刘天昭:儿童节是全民的节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4日09:51 南方人物周刊

  刘天昭

  韩国电视剧里,女主角和男主角一起坐在钢琴前,女主角不会弹,男主角很同情地说,怎么小时候没有学过?女主角很委屈地说自己是家里第三个孩子,到该学这些的时候,家里已经很穷了,大姐二姐都学过钢琴,只有自己没学过。——看来韩国家长和我们中国人一样,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就一定要尽可能地送孩子学更多的东西,技多不压身嘛。同时又有这样的心理:如果没能送孩子去学各种各样的东西,那就证明了父母的无能,父母以后是要对孩子愧疚的。

  去年春天,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做了一个亚洲儿童的封面。封面上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小姑娘穿着校服,背着一个大书包,里面装满了东西直往外溢,胸前另外抱着一堆书,肩上还背着一个

网球拍。这个封面的主题是,Asia's Overscheduled Kids。亚洲的孩子们不仅学业繁重,而且还要念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班:网球班、钢琴班、英语补习班……报道提出的疑问是,你是想让孩子成功,还是紧张?这事不用美国人告诉我们,我们自己身在其中早就知道。一个朋友的儿子念小学了,她说如果不让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班,就没有人和他一起玩儿,会很寂寞没有朋友——因为所有的同学都在念这个那个的辅导班。看来这事已经形成了社会强迫,父母和孩子根本就没有选择了。

  多数父母的动机恐怕不是给孩子找个同龄人俱乐部,也不全是迫于随大流不甘人后的心理。他们是真心实意地要把孩子培养成材。只是对于成材这个概念,他们自己也有点搞不清楚:咋才算成材呢?这事好像不归父母评价,更不归孩子自己评价,这事要靠社会来评价。但是社会是一个多么难以琢磨的概念啊,社会的意志、社会的评价标准,是要靠人们的自身经验来获得的。父母们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似乎两个字就可以概括:艰难。这个艰难的游戏规则到底是怎样的呢,它奖励什么、惩罚什么呢?这又是一个多么艰深的课题啊,父母们亲身有感的只是简单表象的结论:要有文凭,要有本领。

  可是仔细想一想,一个有文凭有本领的人,或者是一个认为本领和文凭就能最大程度证明其价值的人,他多么像是一台配置很高又装了很多软件的电脑啊,谁是使用电脑的人呢?怎么会千万父母梦寐以求呕心沥血省吃俭用倾家荡产就是要把自己的孩子塑造成一台让别人使着方便愉快的电脑呢?

  如果非要去分析,我们恐怕要毫无创新能力地把这悲剧归结给我们的社会发展阶段,先别说大国崛起,其实人们对生活的期待才刚刚跳离温饱没多远,做一个身怀技艺的人,不愁失业、不愁还贷、不愁看病养老,这已经是幸福的指标。做一台幸福的电脑有什么不好呢?总好过一把没有安全感随时可能被抛弃的算盘。

  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人,然后才能讨论把他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套话听起来多空洞,但是它其实有所指。在现代文明中,一个人他必须具有这样的完整性:有个人意志、能够自我评价、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简单说,他必须是一个拥有自我、拥有内核的结实的人,而不是一个才艺点缀的空心团子。实际上,技能培训和应试训练不仅无助于一个小孩子建设自我,过度的培训可能还会阻碍自我的成长。

  我自己受教育的经验,基本上就是不停地被评价的经验。任何事情都有对有错,有好有坏,而那些事情的对错好坏全不由我做主,发表成绩和核对答案带来了最真实的苦恼和快乐。一直到大学毕业我都不能摆脱答案依赖症,如果人生的全部问题都能用考试来解决,那它多么像一场打通关的游戏啊,那将是一件多么简单快乐而且让人沉迷的事情啊,那将是一件多么适合小孩子的事情啊。可惜人生的大部分问题都不能用考试来解决,人生的大部分决定没有人来告诉你对错只能由你自己来决定。这几年来常有新闻说中国人的心理疾病程度很严重,我总觉得这和人们不习惯于为自己做决定有关系,这和人们恐惧于为自己做决定有关系,这和人们恐惧拥有自我有关系,这和人们不想长大成人有关系。

  有学者创造过一个概念,说我们中国人都是类人孩,我们的社会是类人孩的社会。这个概念很有解释力,而且它还有一点启示。在学者看来,类人孩社会是一个过渡阶段,它的终点是人类社会,完整成年人的社会。如果我们确信这个趋势,那么我们就可以更聪明地看出来,这个社会它不仅奖励工具型人才、给他们安定的生活;这个社会还必然要奖励完整的人、有个人意志的人,这个社会将会给他们更让人满足的成功——如果没有这样的激励,社会趋势怎么能演变成现实呢?所以已经成年的明智家长们,还是想办法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独立完整的人吧,自我意志才是核心

竞争力;那些尚未成年的家长呢,先和孩子一起过个开心的儿童节吧——这是你们的共同节日,也差不多是我们全民的节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