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社论:如何保证类牙防组健康发育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2日06:32 大洋网-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社评 昨天上午,卫生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关于牙防组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审计结果认定,牙防组存在的违规问题主要表现在违规收取“认证”收入208.5万元、违规领取补贴、财务管理问题等三个方面。 在公众的质疑下,有关部门给出了自己的审计结果,然而这个审计结果依然受到公众的再质疑。首先是违规收取的“认证”收入是否真的就是208.5万元,在没有审计部门介入的前提下,只能姑且听而信之。其次,对于牙防组的违规认证,似乎没有表现出相应的处罚和问责力度。 举一反三,透过这次事件,更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是:类似“牙防组”的社团组织和专业机构如何理顺它与政府机构的关系,在政府机构的指导下有效运作,尽快成熟起来。 众所周知,现代意义上的政府都是有限责任政府,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类似资格认证、名优评比等这种介于政府、企业、公民之间的准市场行为,通常都是委托给专业的社团或机构来具体执行,而政府只是制定具体的标准和规则,并行使监管职能以及对违规行为的行政处罚。 比如说,在全民牙病防治和口腔保健方面,政府不可能全部包办,将其委托给牙防组来具体执行,不失为合理选择。我们也看到,在牙防组撤销后,卫生部立即成立口腔卫生处,但这样的机构还不是社团组织。同理,在其他行业,也有很多“类牙防组”需要并存在着。 也就是说,社会需要牙防组这类社会团体组织,由它们在相关领域中分担和代行政府的职责,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这类社会团体组织能够理性、健康地成长壮大,避免其泛行政化。 梳理一下我们的社团组织就会发现,当下诸多类似牙防组的社团组织都是挂靠在某个部门下来运作的。不是说这种路径本身存在问题,关键是一旦某个社团组织和某个权力部门挂钩,就很容易和权力部门形成一种默契关系,或者干脆就异化为“第二部门”,或者是成为权力部门的“小金库”,为部门牟取私利。权力机关的腐败还好查处,这种准机关的隐性腐败查处起来却有相当的难度。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卫生部对牙防组违规认证的处罚就带上了某种范例的意义,一方面政府要监管社团组织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其演变成“第二部门”。 专业性社团组织和政府机构之间本不该有什么“父子”之情,而应该完全脱离利益瓜葛,只是行政监管和专业化运作的关系。专业性社团组织应当去行政化、合法承担本来部分由政府承担的事务,更好地起到中介性桥梁作用,这才是健康发育之道。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