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芳:邹恒甫事件拉开一幅群丑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6日03:06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林金芳

  中国学术界已经有了太多的口舌之争,继“易宪容事件”和人大“张鸣事件”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邹恒甫和院长张维迎再次开战。(《成都商报》6月14日)

  在邹恒甫的博客上,不仅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被“示众”,周春生、蔡洪滨等响当当的人物被揭短,而且,有“改革智库”之称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号称中国最好商学院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也被曝光“内战”,其勾心斗角、拉帮结派的场景丝毫不亚于行政衙门。

  这一次,邹恒甫是真生气了,以至于博客上的言论都有些语无伦次,自然,后果也很严重,许多经济学家们都被他扒光了衣服,来了一次集体裸奔。许多网友不禁哑然,原来,我们为之仰望的顶级教授学者,竟然也都是沽名钓誉、弄权耍谋之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管是“易宪容事件”,还是“张鸣事件”,再到如今的“邹恒甫事件”,这一系列学术界的明争暗斗,却也让我们看到了学术之外的世界:一个尔虞我诈的权力场,一个被世俗化的名利场。

  看过钱钟书《围城》的人都知道,这本书不但描述了“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这种“婚姻围城”,还描绘了一幅知识分子的群丑图。三闾大学的校长高松年,其“从前大学之道在治国平天下,现在治国平天下在大学之道”的办学理念,透露出了一个活脱脱政客嘴脸,所谓教育,成了他升官发财的阶梯;还有诸如汪处厚、韩学愈、陆子潇等主任、教授之流,莫不是不学无术,荒淫无耻、攀权附贵、浅薄猥琐之徒。一本《围城》,让我们看到的是抗战初期国统区高等教育的黑暗腐败;而现在,邹恒甫《给教育部长周济的一封信》,则将钱钟书《围城》里的群丑图,又活生生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大学等研究场所向来有“象牙塔”之称。在《圣经·旧约》里,象牙塔是用来描述

新娘美丽的颈项的,后来,被西方学者引申为“世外桃源般的梦幻境地”,意指“超脱现实社会,远离生活之外的小天地”。可现在的大学还是象牙塔吗?鲁迅先生曾号召知识分子要“走出象牙塔,到社会中去,到漩涡的中心里去”。确实,众多的高级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已经站在了改革的最前沿,特别是经济学家,其言行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形势。可是,他们的“走出去”,却不可避免地被异化了,甚至成了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成了资产豢养的一只
宠物

  对于张维迎和邹恒甫之间的争议,似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谁对谁错,在我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邹恒甫事件”所透露出的信息。原来,我们的学术是这个样子,大家平日里所最努力做的,不是教书写字做学问,而是勾心斗角拉关系,愚昧、卑劣、虚伪、诡诈、腐败,这些丑陋的标记竟在这我们的最高、最好的学府里若隐若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