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京报:有思想的特区方能天广地阔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7日07:38 新京报
新京报社论 孔雀“西”南飞。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15日向媒体公布,重庆市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正式启动。作为中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最大一块试验田,重庆选择九龙坡区作为这项改革的先行示范区,率先启动改革。借此机会,重庆市委书记和市长公布了电子信箱,问计全球。 6月7日,重庆成为中国第三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划定重庆市和四川省成都市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本次改革的重点包括加快推进户籍配套制度、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城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行政管理体制、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七个方面。 改革首先是一场关于思想或思路的试验,任何改革都会面临某种不确定性。有鉴于此,任何深谋远虑、集思广益都是必要的。6月15日,重庆市委书记汪洋、重庆市长王鸿举分别公布了个人电子信箱,并通过互联网发布《关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致社会各界的一封信》,邀请社会各界群众、网友、海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各类媒体,为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建言献策,力图借鉴世界各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有益实践,国内城乡统筹的经验教训,集海内外之智,纳社会各界之力,努力在改革的探索中少走弯路,争取以较小的改革成本,谋求更大的改革成果。 思想无国界,人类既是命运共同体也是知识共同体。在“全球治理”观念渐渐深入人心的今天,重庆以开放的胸怀问计全球,恳请大家为建设重庆新特区奉献金点子,本质上把全世界智囊当作自己的思想库。在这个渐次开放的时代,省级行政高官通过互联网面向全球问计寻策,在中国政界首开先河,具有标杆意义。 近年来,有关“新特区”的讨论再次引起人们关注。在与重庆展开竞争的新一轮的“申新”浪潮中,广州开发区、湖南长株潭新区、沈阳沈北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均未被批准。新特区的优势有目共睹,无论是浦东还是天津滨海新区,其发展都足以让人羡慕。后者在去年一年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4.2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4.7%,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则创历史最高纪录,全年开工建设了64项工程。 冲着“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名头,一些投资大项目也纷至沓来。 在中国,中央掌控资源配置权限、自上而下配置资源的体制,集中表现在对金融、土地、税收、财政等政策资源的控制上,而“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在中央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大胆尝试各种改革。这无疑是给予了地方更大的发展自主权。正因为此,寻求资源配置的优势与自主权,成为各“申新”城市的首先目标。 同时,人们注意到,在如火如荼的竞争中,有一种资源配置与自主权曾被轻视,那就是以更开阔的胸襟寻求社会资源与思想资源。在此意义上,重庆问计全球,既是在获得“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金字招牌后的“锦上添花”,同样可以刷新人们对“特区”这一观念的理解。 每个城市都可以成为一个新特区,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特区———一个思想的特区、智力的特区,它通达全球,无远弗届。任何经济或政治上的特区,必须奠基于这种“思想特区”的培育,凡欲有所作为的领导者,其首要工作就是要激发每个人的思想创造,既要有开放的眼光走向世界,又有宽阔的胸怀接纳世界。其所见证,必是“有思想的特区大有希望”,天广地阔。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