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瞭望东方周刊:旱象之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8日11:00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旱象之说
旱象之说

  旱象之说

  牛年的开篇就是几十年一遇的大旱,讲究开年大吉的民众心里总有一点别扭。再加上几场“凑热闹”的火灾,心情又多了一份沉重。

  旱灾乃自然天象,无关吉凶。但应对旱灾得力,则可以减少损失;抗旱不力,遗祸就大。所谓既要天帮忙,更要人努力。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同理,抗天之旱,需水之利。水利是抗击这次特大旱灾的核心,兴利除弊,是这次旱灾带来的独特意义。《抗旱条例》的即将问世,抗旱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即是眼下的抗旱可能带来的制度性结果,这比历史性启动的I级抗旱响应更具长远意义。

  有许多的细节值得人们注意,这些细节包含了缺陷,若不去注意,就会变成让抗旱努力流失下陷的漏斗。但加以注重,却正是兴利除弊的起点。

  中原水利寻访

  几年风调雨顺  水利设施渐成摆设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金明大   河南郑州、登封、禹州报道

  宋国典十分吃力地把水泵和水管搬上手扶拖拉机,失望地向井口回望了一眼,然后拿起摇把走向车头。

  “不中,也没水!”他无奈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今年62岁的宋国典是河南省登封市唐庄乡唐东村村民,他家那块两亩多的麦田就在村东头的山坡下。连续3个多月的严重干旱已使麦苗变黄渐枯,“再不浇就彻底旱死了。”

  2月9日是农历元宵节,宋国典本想趁着浇麦的人少来给自家的麦田浇水,谁知连续看了附近3口水井都没有水,他只好回家继续等雨。

  “突突突⋯⋯”,宋国典加速摇了几圈,拖拉机吼叫着发动起来,排气筒喷出几团黑色浓烟,把他呛得一阵咳嗽。他坐上驾驶位,开动拖拉机,沿着狭窄颠簸的田间小路,摇摇晃晃地离开了。

  2008年冬季以来,我国北方冬麦区发生严重旱情,共有15个省市受到影响。作为我国小麦主产区,河南省也遭遇了自1951年以来的最大旱情,受旱面积达到4519万亩。2月7日至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河南旱区。

  用井水浇地

  “3个多月都没下雨了!”正在浇地的宋树仁告诉《望东方周刊》。

  宋树仁也是唐东村村民,他家的麦田也在村东头,离宋国典家的麦田不远。

  宋树仁说,从去年秋天种麦时到现在,他们这里就没有下过大雨,地里一直很干旱。昨天下的那场小雨仅仅湿了地皮,“连麦根儿都没湿到”。

  村边的颍河早已干涸,田间原来用来浇灌的水井也大多无水可抽,村民们只好想其他办法浇麦保苗。有的从个别有水的井里抽水抗旱;有的把石材厂里流出的废水收集起来,沉淀以后引到麦田;还有的把水泵放在附近铝厂的生活污水排放口,抽水浇麦。宋树仁家用的就是铝厂的污水。

  “能浇的只是极少数,”宋树仁告诉本刊记者,“就这还得排队,还要跟人家铝厂说好话。”

  在唐东村70公里外的禹州市方岗乡杨北村,情况更加严重。

  这里是岗地地势,附件没有水库、河流,地下水也不丰富,没有灌溉条件,80%的庄稼都是“望天收”。

  “我们吃水都很困难,更别说浇地了。”村民张秀珍说,他们自家井里的水少得可怜,根本看不见泉眼,“都是一点一点渗的。”往往是渗一晚上,才够第二天用,如果用得稍勤点,连续取水,井很快就干了。

  但是,这次遇到的是特大旱情,麦苗都快旱干了,无奈的村民只好从家里的井里抽点水,拉到麦田临时解解燃眉之急。

  一桶水只能浇一小片,家里的井水也很有限,看着麦苗一天天变黄,他们也没有别的办法。

  杨北村61岁的村民高相欣则告诉本刊记者,几十年没遇到过这么严重的旱情了,“上一次是1960年。”高相欣说,以前也旱,但多少总下一点雨,不绝收,可是今年,从种上麦子到现在一直没下雨,“如果再不下(雨)就绝收了。”

  在豫西、豫北地区,部分小麦已经干枯,油菜等作物出现大面积枯黄,少数作物甚至完全枯死。

  在河南省东部,一位老农抓起一把土壤想看看墒情,结果干燥的土粉从指缝里散漏殆尽。

  来自河南省有关部门的统计表明,河南省受旱面积已达4519万亩,有50万亩麦田不同程度地出现麦苗枯死现象,山丘区有13万多人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

  由于持续干旱,连续100多日无有效降水,受旱面积已占到小麦播种面积的56%,2月5日下午,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宣布将Ⅱ级抗旱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抗旱应急响应。

  总理亲临的村庄

  2月7日至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河南旱区,在地头拿起水管浇水。

  禹州市方岗乡杨北村村民张秀珍向《望东方周刊》记者回忆了与温家宝总理地头聊农活的情景。

  2月7日下午,张秀珍正在自家的麦田里锄草,忽然,一群人朝她走了过来。

  正当张秀珍停下手中的活计向人群望去时,一个熟悉的面孔令她激动万分:“这不是温总理吗!”

  这时候,温家宝总理已经走到了她的面前,主动和她握手聊起来。

  在麦田里,温家宝总理拔出一棵麦苗察看墒情,看到麦苗遭旱发黄,温总理关切地问:“如果天不下雨,你们有什么办法抗旱?”

  张秀珍回答:“没办法,靠天吃饭。”

  得知这里种庄稼还是“望天收”时,温家宝总理说:“通过这场特大旱灾,我们也要很好地反思一下,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要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想方设法建设一批灌溉设施。要把基本农田水利建设纳入到扩大内需的工作当中去,希望大家认真搞好这方面的规划。”

  1月6日,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宣布启动Ⅲ级抗旱应急响应,要求各成员单位按照《河南省抗旱应急预案》所赋予的职责和规定的程序,全力投入抗旱工作。2月2日,河南省抗旱应急响应升至Ⅱ级,2月5日下午再提升至Ⅰ级。

  面对旱情,河南省委、省政府三次召开会议,对抗旱和麦田管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派出14个抗旱浇麦保丰收工作督导组。

  与此同时,做好资金和物资保障工作,加大引黄灌溉面积,增加大型水库放水流量,组织各种力量投入到抗旱浇麦一线。

  驻豫部队组织官兵用车辆协助拉水抗旱,民权、宁陵等地用“小白龙”塑料软管节水喷灌,禹州市农机局及时为购买抗旱排灌设备的农民发放农机补贴,登封市君召乡组织人员清挖井渠,确保抗旱设施的充分利用。

  截至2月10日16时,河南省投入抗旱资金10.47亿元,日投入抗旱人数162万人,启动机电井41万眼,累计浇灌面积8153.8万亩次。

  成了摆设的机井渠道

  本刊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河南省境内像禹州市方岗乡杨北村那样“靠天吃饭”的地方不在少数。

  来自水利、农业、粮食等部门的信息显示,之所以造成“靠天吃饭”的困境,除了与地理条件、水源缺乏等因素有关外,农田水利建设不足或维护不周也是重要原因。

  杨北村村民反映,他们那里根本没有什么有效的水利设施,村民种庄稼有没有收成完全是“老天爷说了算”。

  村民们说,他们那里地下水位很低,加上近几年附近煤矿的过度开采,造成水位急剧下降,“家里打上几十米才出水,地里估计要打几百米才能出水。”

  本刊记者在禹州市鸿畅镇东高村看到,十几辆军车正在岗上帮助当地群众拉水浇麦,而取水点就在山坡下的兰河内,距浇麦点仅仅五六百米远。

  距离水源如此之近,岗上麦田为何还要受旱?

  “这里缺一个提灌设备⋯⋯”随行的禹州市水利局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孟自强表示。

  而在登封市唐东村,有些水利设施却成了摆设。

  在村东头,一条东西走向的水泥渠道残缺不全,里面填满了垃圾和杂物,旁边一个方形的水泥墩上,写着“AOD”字样。村民们说,这些渠前些年还用得好好的,最近几年风调雨顺,该渠没有使用,加上维护不周,最终就荒废了。

  不远处的麦田里,散布的几座白色小房子异常醒目,这些房子的门窗已经不翼而飞,里面也没有什么设施,仅剩下一个空荡荡的框架。

  “那是原来的机井和配套房!”村民们告诉本刊记者,这些井没怎么用过,现在都成了摆设,“天不旱时用不着,真正旱时又没水。”

  本刊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井深十几米,看上去尚有存水,但当丢进一块石头,听到的却是“咣当”乱响,“没有多少水,根本经不起抽!”

  而这样的机井和房子,在附近就有多个,村民们对此意见很大:这些井在打挖时就没有科学勘测、准确定位,而是草率了事,最终既花了钱,又起不了作用。

  正在河南旱区拍摄旱情的河南省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张晓理告诉《望东方周刊》,他在近几天的拍摄中发现,各地均有水利设施建设不足或维护不周的现象。

  张晓理说,在洛阳市伊川县,有的槽渠因多年不用、维护不周已经损毁,村民们甚至将其扒掉,取走其中的砖头回家使用。有的闸门因多年不用,如今已经打不开了,费尽周折引来的宝贵水源却被这些“锈死”的闸门牢牢挡住,无法到达田间。在陆浑水库西干渠,渠道已经被各种杂物堵塞,甚至有人把房子建在了渠道内,造成渠道无法通水。

  水利设施能否垂直管理

  据业内人士介绍,其实,农田水利建设的“欠账”问题一直存在,只是今年旱情异常严峻,使得这个问题尤显突出。

  往年,没有遭遇大的旱灾,位于平原灌区的粮食主产区基本上能做到及时灌溉、保持丰收。而在山冈等水利建设不足、无浇灌条件的地方,粮食的产量会因为旱情而减产。

  但主产区的丰收往往会弥补山冈区的减产,因而会无意中掩盖其中的不足,导致农田水利建设的“欠账”问题一直隐存至今。

  对此,禹州市农业局副局长张东旭建议,国家在重点支持粮食高产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也应该对其他地区加大投入,加快农田水利建设,解决相关遗留问题。

  例如,对于杨北村的问题,张东旭分析说,如果是就地打井,虽然可能解决水源问题,但几百米深的井水要抽上来浇地,成本太高,难以开展。“浇一亩地要100多元,老百姓肯定接受不了。”所以,要改变这种局面,引水是必由之路。

  张东旭说,可以争取从附近的南水北调工程取水,也可以利用周边的大型水库建设引水工程,彻底改变缺水现状,“但这些都是大工程,都需要国家来规划、投入。”

  对于一些不适合种粮的土地,张东旭则建议“退耕还林”,改种生态林或经济林,既改善生态环境,又增加农民收入。

  禹州市水利局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孟自强认为,目前的灌溉体系中存在诸多不配套。自流灌区的节水改造工程没有进行,造成水资源浪费;田间配水设施建设不完善,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充分利用;田间工程渠系配套不完善、农业灌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已建设施管理不到位⋯⋯

  从管理上看,目前存在的农田水利设施,有水利部门建的,有农业部门建设的,也有当地政府建的。这些设施建成后依据“属地管理”原则全部交给了当地,甚至到了生产队手中。

  但由于此前风调雨顺,使用不多,当地没有充足的资金来进行维护,导致这些设施最终损坏、荒废。

  “最好由国家统一管理。”张东旭认为。

  “脸盆战术”不如长期机制

  大旱当前,河南省各级政府、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或者包点指导抗旱工作,或者分组下乡进行督导,或者出资出物支援抗旱⋯⋯这种“紧急集合”式的支持措施虽然有利于促进抗旱工作,但难免对这些单位的本职工作造成影响,其效果也有局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抗旱问题。

  “总不能让他们一直坚守在抗旱一线吧。”一位参与抗旱的人士说。

  该人士深有体会地说,解放军官兵端只脸盆运水浇麦,场面确实很感人,但同时却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能浇灌的面积也很有限,“在设施、体系方面建立长效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不仅仅是大旱来临了才进行“包点指导”,平时就要加强联系,做好准备,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其次,对于一些水利设施和农机物资,要加大投入,加强维护,不能临渴掘井,先损再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相关专题 瞭望东方周刊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抗旱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