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父亲为什么要给母亲写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2日10:35  南方周末

   2。父亲为什么要给母亲写诗?

  该诗当然是父亲要去察南作战,给母亲的临别赠言,即兴赋诗。

  母亲参加革命前,已是高中一年级的水平,比父亲初中一年级的水平还要高,并有相当的古文基础。她就教过我们兄弟一些文学作品,如《归去来辞》、《五柳先生传》、《春夜宴桃李园序》、《阿房宫赋》等古文。1948年3月3日,她给父亲写来词曲一阙:

   一去一来三百里,

  五日以为期,

  六日归来已是迟。

  但愿相烦喜鹊儿,

  先报那人知!

  父母两人感情极好,相见离别都有约期。父亲当年33岁,母亲27岁,母亲一直挂念父亲的安危祸福,还多情劳驾喜鹊,要把自己的心情告诉父亲,她想跟父亲说什么呢?两人之间的话,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母亲那时又有身孕,是老三,老二远在陕北,老大……父亲读后动情,即把自己部队的出征壮举告诉了母亲:

   连去连追将千里,

  胜利必可期。

  三月虽归竟大迟,

  但愿娓娓燕,

  及时伴春飞。

  母亲对“一去一来三百里”都在计算,忽听“连去连追将千里”是否把母亲吓着了?三天以后,他又补写了本文开篇所引的七律,重申“胜利必可期”的信念。父亲写诗之日的第二天即出征北上。

   3。察南绥东战役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解放战争中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是中国进步力量和反动势力的大决战。辽沈战役则是三大战役的第一战。辽沈战役早有酝酿,毛泽东同志是观察战局大势,捕捉每一战场动向的战略家,他1947年5月20日就曾致电林彪司令员,说明中央解决东北问题的战略设想,并要求其早作准备。郑维山同志介绍,1948年2月7日,毛泽东明确指示东北我军不休整,抓紧冬季作战,争取主力早日南下北宁线,“完全控制阜新、义县、兴城、绥中、榆关、昌黎、滦县地带”,以“应对蒋军撤退”。这就是设计辽沈战役“关门打狗”的最早蓝图。同时,毛泽东指示晋察冀野战军2月底、3月初可打平绥,即察南绥东一线,4月或5月打冀东。总之一个意图就是把傅作义集团留于华北,配合东北野战军解放全东北。

  我认为这就是察南绥东战役的战略目标。晋察冀军队也据此制定了新的具体作战方案,实施宽大机动,迫使华北敌军分散,远离东北战场。如果毛泽东的作战方案能更早落实,借东北野战军猛扑锦州之机,华北野战军围打山海关一线,那么辽沈战役或许可以提前几个月大捷告成。

  晋察冀野战军认真贯彻了毛泽东、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才积极北上作战。

   4。注释首联

  一句“一纸命令往北征”,形象反映了人民军队一切行动听指挥,令行禁止,军纪严明,忠于人民,服从党中央领导的极为可贵的优良品质。

  作战命令由野战军首长杨得志、罗瑞卿、杨成武、耿飚发布,时在1948年2月28日。三纵队一个旅于3月4日出发,东向出击平保线,主力则于3月7日秘密北进。

  “十万熊罴似潮涌”,我军动用多少兵力实施这次战役,有这么庞大的兵力吗?有!

  这次晋察冀军区投入了六个纵队,分两个兵团发动此役,左冀兵团为一纵、六纵,由唐延杰、王平同志指挥。右冀兵团为二纵、三纵、四纵,野战军司令部随四纵进行指挥。七纵则留在大清河北吸引敌人。与兵团同行的支前大军数万人,大车200辆,担架5000副。当北上大军跨越北岳恒山,出现在城关隘口上时,真是人流滚滚,人马欢腾,有如潮涌,说十万熊罴也好、十万精兵也罢、十万兵民也行,我想都不为过。

   5。颔联注释

  “兴师已定云霄志”,较难作准确的解释。因为“云霄志”不像“一纸命令”,“北征”,“十万熊罴”那样可以做出具体的说明。“打倒国民党,解放全中国”是种“云霄志”,“进军察哈尔,解放张家口”也是一种“云霄志”。这些努力目标都是父亲胸中的“云霄志”,但此外还有没有什么更有意义的新元素,能使父亲树立我军此战必胜,华北战场必胜,全国解放必胜的“云霄志”呢?我认为这种新元素就是1948年3月初刚刚结束的“新式整军运动”。这次整军运动,是在晋察冀军区野战军前委制定的“关于深入三查展开三整的决定”指导下进行的。

  郑维山同志认为这个“决定”是难能可贵的,他在回忆录中说:“它的可贵之处,就是迎着‘左’的政策来的,对着简单粗暴的过火斗争,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从华北到西北:郑维山回忆录》,p51)如“决定”把整党中的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的“三查”工作,明确为主要是查思想,反对以阶级出身、成分划分敌我阵营;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反对听任群众的过火斗争;保障受处分的同志有上诉申辩的权利;避免在群众大会上追问题、追线索的做法。曾为红四方面军的老同志郑维山,对此“决定”和运动颇有体会,他说:“自我参加红军直到‘文化大革命’的几十年间,经历过的政治运动不算少,现在回想起来,没有产生扩大化的为数不多。”

  因为正确执行了“三查三整”的整军路线,所以运动一经结束,部队的求战热情十分高涨,“察南绥东”作战方案,同时出台。

  父亲参加过延安审干的抢救运动,知道运动把中央军委机要部门的大部分同志都打成“特务”的错误做法。所以在这次整军运动中,他的反“左”态度、立场是十分明确的。三个月的战场整军执行了正确路线,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肯定又再次催生了他再战、求战的“云霄志”。

  “雪恨那堪儿女声”,“堪”字当作“胜”、“禁”、“能”解,意思是报仇雪恨,胜于家庭妻儿之情。

  “雪恨”又是何意呢?我晋察冀野战军曾在平绥线上的张家口、大同、集宁等军事要地吃过大亏。尤其是1947年10月因轻敌丢失张家口,从而使整个华北战场形势为之一变,也使蒋介石在当月召开的伪国大上反动气焰达到顶峰。现在我军反攻又赴故地作战,岂有不报仇雪恨之志?十多年后,父亲还对家人说过,只要在张北某处隘口放一个团,敌人就进不了张家口,可见他对战场失手的追悔。

   6。颈联注释

  “寄语虽嫌情意短”,何意?父亲给母亲的七律,是附于一封信函之后的,诗未尽意,信也写得很短,主要内容是:昭:

  去了。

  还有什么叮嘱没有?你可以生活,林汉臣会带孩子,孩子相信爸爸,不久要接他。如此,就想不出来了。

  此外还对母亲“生了一点气”,抱怨母亲没有把他的一枝好笔和墨水送来,并附上陈正湘夫人康捷同志给母亲的一封信,如此而已。对母亲安慰不够,恐怕父亲心中还是有所愧疚,但这不是和平时期,马上就要北上打仗了,急迫的战事催人上马,轻快的马蹄定能补偿家庭的损失。参加革命多年的每个同志都能算清这笔账,父亲也是其中一人,何况他还是一位纵队政委呢?林汉臣是曾参加红军西路军远征到新疆的一个老战士,让他带孩子,他还老大不愿意呢?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胡耀邦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