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淮河卫士霍岱珊:决不能让淮河变成第二条黄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3日11:03  新民周刊
淮河卫士霍岱珊:决不能让淮河变成第二条黄河
国道边的“徐寨古木园”

  发生在淮河源的林木被盗伐、木材的非法交易、古树买卖、木炭和黑木耳的生产是一个巨大的利益链,他们看到的只是眼前的经济效益,却没有关注淮河源林木的生态效益,如此下去,淮河将会面临新的危机。

  撰稿·胡展奋(主笔)

  淮河卫士——霍岱珊:55岁,淮河卫士(环保NGO)会长。

  他原是一名摄影记者,因揭开淮河治污达标的大谎言成为全国闻名的"淮河卫士",英国BBC广播公司对他进行专访;他辞去公职,独自走过淮河沿线20多个县市、自淮河源头到淮河尽头行程4000多公里;他自费拍摄了1.5万多幅有关淮河流域水污染的作品,《花朵拒绝污染 》、《污染造成癌症村》被全国多家媒体转载,震惊了全国;受他的影响,他的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也成为他手下没有报酬的“民间环保者”。他10年守望一条河、被人们称为“淮河卫士”。

  2003年起,他精选自己拍摄的淮河生态图片120多幅,制作成105块展览板,以“淮河家园的呼唤”为主题,先后在北京、河南、安徽、江苏、湖北等知名高校和沿淮城市进行了70多次展出。同时举办“淮河——两亿人生命之所系”的演讲,受众超过100万人次,有力地促进了“淮河环保热”。拯救淮河希望工程的三大任务(对淮河水污染及其排污口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与监督、对沿淮村民实施清洁饮水救助和医疗卫生救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15家污染企业已关闭,救助癌症村已争取到部分救助资金和项目,为癌症村每家每户安装了滤水器,发放了治癌药品,救助癌症患者200多人、为18名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实施手术救治;国家根据他反映的情况,决定每年拨款4000万元为污染区打深水井,使数以万计的农民喝上了清洁水。

  2003年10月创办了淮河流域第一家民间环保组织——“淮河卫士”,在他的感召下,有1000多名环保志愿者加入,建立了“淮河水系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继先后获得“环境好新闻一等奖”、“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奖”和“全国十大民间环保优秀人物奖”之后,2007年他又获得“中国生态小康建设十大贡献人物奖”、“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等四项大奖。对他的颁奖词明确肯定“十年来,霍岱珊以一个普通公民的力量,推动淮河治理为世人所关注,他对于环境与健康的前瞻式呼吁,也为现实所验证。他的参与证明了民间力量能够成为政府监管的重要补充”。

  自4月9日开始,“淮河卫士”与考察团成员一起跋涉在淮河源头的千山万壑——   

  《新民周刊》:这次参加“淮河源头生态考察”,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

  淮河卫士:河流是有生命的,人们喜欢用奔腾不息来赞美河流,而河流的生命是从源头开始的,源头的生态对整条河流的生命至关重要。所以,我们非常关注淮河源头的生态,我们对淮河的多次考察都是从源头开始的。其实,这一次的考察是我第五次走进桐柏山。

  发生在淮河源的林木被盗伐、木材的非法交易、古树买卖、木炭和黑木耳的生产,是一个巨大的利益链,人们从不同角度把目光聚焦在淮河源一望无际的林木上,他们看到的只是眼前的经济效益,却没有关注淮河源林木的生态效益,如此下去,淮河将会面临新的危机。我这样说绝非耸人听闻,想当年,淮河水污染初露端倪之时,淮河卫士惊呼:若继续污染,后果将不堪设想!只可惜,先富起来的贪欲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淹没了环保的呼声,淮河持续污染下去,直至今日,癌症村、儿童出生缺陷、畸形、先天性心脏病高发等问题一一凸现,悔之晚矣!如今桐柏山林木被大量盗伐,发展趋势亦如当初的淮河水污染,同样会造成生态灾难,只是人们的视力或感觉有问题,没有感受到迫在眉睫的危险。

  《新民周刊》:如果选择一个高度谈淮河,您觉得目前淮河最不能回避的问题是什么?最令人焦虑的问题是什么?

  淮河卫士:上面我已经说到,强调问题敏感而采取回避的态度其后果是很危险的,我们不能回避问题。

  目前淮河最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治理污染和保护生态。如果污染得不到尽快治理,流域的生态恢复就无从谈起;若河流本身及其相关的生态得不到有效保护,河流的污染状态也会雪上加霜。

  淮河水污染治理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淮河经过15年的治理,至今仍然没有恢复人们期望的状态。淮河的水污染问题,凸显了人类巨大的不可遏止的物性贪婪和有限的资源之间的矛盾,也可以说,淮河问题十分清晰地演示着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动力和环保、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冲突。

  从目前向以往的15年追溯、回顾,淮河流域的很多工业项目及其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为什么“人家不要的项目,我们要;人家害怕污染,咱不怕”?它说明了物性贪婪的力量是巨大的。整治前的河南“中日合资味之素”、安徽蚌埠的大型化工厂、遍地开花的小造纸、小皮革无一不是如此。先前,世界皮革生产的集中地不在中国,因为在1996年欧洲诸国实行了严格的禁令,不准使用带有偶氮素和含有氯代醌的染料(因其有很强的致癌、致畸形毒害),他们的皮革业随之萎缩,一年一度的皮革会展不得已由巴黎移师香港,当时中国业内人士曾为此兴奋地眼放金光,狂呼“我们有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从此,亚洲取代了欧洲的地位,成为世界皮革生产的集中地,有很多生产皮革的老板一时财大气粗,“我的产品出口”。其实,他们出口的是蓝湿皮,皮革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都集中在这个阶段上,他们生产蓝湿皮的原料皮来自于欧洲和澳洲,这些蓝湿皮出口之后经过上浆、涂饰等工序后就成了柔软、光亮的成品革,其价格比起蓝湿皮来已经翻了好几番。说白了,欧洲、澳洲的皮革商拿走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却把污染留在了中国。从腰包上看,中国的老板们是赚了钱,而我们的生态环境却被一块又一块地被吃掉了,这一切都在人们的贪欲、麻木中愈演愈烈,由此而引发的生态环境危机,让老百姓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我最焦虑的就是担心淮河变成第二条黄河。近年人们对河水污染的关注度相对较高,而对于淮河的高度浑浊、泥沙含量增高的问题关注不够。根据我们的长期观察并与知情者访谈,近年的淮河愈发显示出在这方面的趋势性现象——泥沙含量增高、河水高度浑浊、河床在渐渐抬高;常年以水为家的商船老板常常抱怨淮河的支流泥沙量大,河床在以每年约10厘米的速度抬高,行船时造成搁浅,后果十分严重。

  《新民周刊》:万一淮源的森林都消失了,淮河的水文会发生哪些变化?以你对淮河的了解,可否从假想的角度出发,描绘一下淮河变成“地上河”的景象?

  淮河卫士:淮源的森林一旦消失,势必会造成山体裸露、水土流失,河流的泥沙含量会进一步增加;以淮源的地质而言,没有森林,土地将失去涵养水分的能力,山洪暴发也会频繁发生,一方面会加剧河水泥沙的含量,一方面会增加发生水灾的几率,这两个问题交织在一起就更加危险。

  其实,淮河的水患灾难在很大程度上是泥沙淤积,河床抬高造成的。但这不能怪淮河,淮河的泥沙来自于黄河,是黄河决口携带泥沙淤积河道给淮河造成了无尽的灾难。自12世纪20年代黄河决口夺淮改道以后,大量黄河泥沙淤积淮河河道,造成淮河中游盱眙以下河道抬高8—9米,从此给淮河埋下了祸根,“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是对其无数次灾难的写照。容纳淮河水的洪泽湖是淮河入海尾闾被黄河夺走后冲出来的一个湖泊,湖底比淮河河床还高,形成倒坡,中游洪水到此还会回流,每每淮河水情告急,莫不与此相关。淮水排海不畅,在江苏三江营借道入海,淮河也真够无奈的。我们说淮河与黄河、长江“三脉一体”,指的就是这个。在解放以来的50多年里,治淮投入累积已达1000亿元左右,但谁也不敢说淮河的治理可以高枕无忧了,近年发生的淮河水灾已经足以说明这个问题。不仅1975年淮河驻马店大水令人不堪回首,1991年、2003年、2007年的淮河大水也使人们记忆犹新。淮河的王家坝闸素有“千里淮河第一闸”之称,自上世纪50年代建成以来,共有14次开闸分洪的记录(向蒙洼分洪区泄洪),而在2007年就连续两次开闸分洪。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深思。目前,淮河流域共有水库5700座,病险水库占40%,其中36座大型水库中有18座为病险水库。与淮河防洪调度关系密切的梅山、响洪甸、鲇鱼山、宿鸭湖水库,除宿鸭湖外,均为病险库,不能充分发挥防洪作用,念及这些,我们没有理由不忧虑——“淮河不能成为第二条淮河”!怕就怕有些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会“不幸而言中”。

  我们治理淮河的历史几乎是和新中国的年龄同步增长,如今是水患未了又添水害。频繁发生的水污染事件使淮河又多了一副濒死的面孔。20多年的水污染俱往矣,咱不说它了。但在淮河流域限批之后,却又发生了国内最大的水体砷污染事件——河南省民权县的一家化工厂向安徽亳州排放高浓度的含砷污染水(安徽方面筑起5道大堤拦堵防范)、周口山都丽化工有限公司向沙颍河排放高毒害污染水的事件,我该怎么说你呢?!“淮河,你太不争气了!”

  《新民周刊》:我们通常已经对如此反复出现的生态环保事件感到厌倦和烦躁,甚至有时候感到绝望……作为淮河卫士,您能指出希望所在和已经治理成功的典型事例吗?

  淮河卫士:只要控制淮源和支流发源地的森林资源,制止滥砍滥伐,“地上河”的后果就不会出现,但是要制止森林资源的破坏,还得各条产业链的优化配置和“革命”才能见效。比如必须制止小煤窑,而解决小煤窑的根本,还是要解决“新能源”,目前的能源结构不可能根绝小煤窑;又比如,香菇和木耳的种植业、烧炭业、高档房地产开发等等,这些产业不协调或不转移,桐柏山永无宁日!

  无论是森林资源的保护还是淮河水环境的保护,都要建立起公众参与机制,公众在环境治理中行使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就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我的希望所在。

  “莲花模式”就是已经治理成功的典型事例。众所周知“莲花味精”是淮河流域的排污大户,近几年通过淮河卫士的深度参与,促使其重建“绿色诚信”,实行循环经济,做到了深度治理和达标排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循环经济,绿色诚信是“莲花味精”重获生机的战略法宝。目前,我们正在淮河全流域复制推广“莲花模式”,希望它成为“淮河模式”。同时,我们扩大公众参与的力度,构建起“淮河自然生态保护网络”,从桐柏山至安徽省蚌埠市800公里的河段上有8个工作站在发挥着公众参与的作用。

  可以这样说,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是淮河水环境保护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更多关于 淮河 毁林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