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的生存环境依然在不断退化,淮河生态的现状可以说是一个极端化的例子。
撰稿·郑度(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什么是伦理?
伦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规范的总和,或者说就是一种道德约束。
什么是环境伦理学?
作为一种全新的伦理学,环境伦理学在强调人际平等、代际公平的同时,试图把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纳入伦理关怀的范围,用道德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伦理对象从人类圈逐渐扩展到环境和自然界。
那么,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又出了什么问题?
众所周知,人作为自然历史演化发展的产物,既依赖自然而生存,又是改变自然的力量。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利用与改造自然,就必然引起自然界的变化。但如果这些活动背离了自然规律,就会反过来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损害人类自身。
回过头来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婴幼时期,即采集和渔猎时代,人对自然表现为依赖和适应;进入农耕文明,人类的物质生产方式虽然直接作用于自然客体,但因其活动规模和范围有限,对自然界的利用强度较弱,负面影响并不突出。其后随着人口的逐渐增长,人们不断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大面积开荒种植,以满足其对食物和燃料的需求。过度垦殖和放牧引起土地退化,使人类与土地的关系紧张,导致很多古代文明的衰落;在工业文明时代,技术的进步成为人类影响自然最强大的力量,在自然界面前,人们的能力和信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但令人遗憾的是,科技在创造着巨大进步的同时,也被一再滥用,从而造成了危及自然环境与破坏生态系统安全的负面作用,这在20世纪下半叶更加凸显。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以大气、水、土壤等介质的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有毒化学物品污染以及噪声、电磁波等物理性污染为表征的环境污染,使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发展中国家普遍出现人口剧增、资源匮缺、环境恶化……人类发展遭遇了悖论,“人定胜天”的观念替代了过去对于自然的敬畏与崇拜,露出狰狞的一面,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欲和占有欲开始了极度膨胀。
严酷的现实促使人类冷静地审视所走过的历程,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越来越认识到,人类不仅要关注发展的数量和速度,更要重视发展的质量与可持续性,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寻求文明发展的新模式和战略思想。
社会伦理水平的进步、个人自身素质的提升、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人类应当以尊重自然规律及其内在价值为基础,来规范自身的实践活动,恪守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义务,承担善待自然的历史使命,构筑新时代的文明发展模式。
自然界的许多事物对人类没有直接价值,却有着维护自然界平衡的功能。人类是地球自然界的一部分,要实现人与自然平等,必须承认自然界的价值和利益,转变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正式发表并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来,促进人类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的人地关系协调论的观念,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现人对于自然的义务和责任感。社会、经济与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环境提供了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的生存环境依然在不断退化,淮河生态的现状可以说是一个极端化的例子。
我们在实现一个更加可持续未来的过程中,正面临着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护育地球环境的严峻挑战。
人类能否用道德实现自我救赎?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