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协作的浙江经验
在中国,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是一个明显的特征。这种不平衡同样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省份的内部发展中,发达的浙江省也不例外。当地政府在大力推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高度关注内陆山区、海岛等欠发达地区发展问题。
采写/《小康》记者于莉娟
在长三角地区,人们都在往全面小康的路上奔。然而,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
在发达的浙江省,当地政府在大力推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高度关注内陆山区、海岛等欠发达地区发展问题,通过开展山海协作工程,加强沿海发达地区与山区、海岛等欠发达地区的经贸协作和横向联系,实现均衡发展。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2002年4月,浙江省正式启动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山”主要是指以浙西南山区为主的欠发达地区和舟山市,“ 海”则指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山海协作工程以项目合作为中心,以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配置为主线,推进发达地区的产业向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组织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向发达地区合理流动,动员发达地区支持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实现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山海协作工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富帮穷”,而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把“山”这边的资源、劳动力、生态等优势与“海”那边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两头“积极性,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中实现互动发展。
换句话说,即是优化全省生产力的布局。
2003年,浙江省政府专题成立了山海协作工程领导小组,明确杭州、宁波、温州等发达地区与衢州、丽水、舟山等欠发达地区的65个县(市、区)结成对口协作关系。随后,先后出台了全面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的若干意见、财政贴息管理办法、山海协作工程“十一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各有关部门也按照职能分工制定相应配套政策,组成了山海协作的政策指导体系。
而构建高层次的平台体系也是政府为山海协作工程扩大成效的有效措施。
山海协作工程实施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全省欠发达地区各市轮流举办了七届山海协作工程系列活动,历届省委书记、省长均共同参加有关活动并召开专题会议作重要讲话。另一方面,山海协作工程融入浙江省内的义博会、西博会、工科会以及长三角地区的一些大型展会,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如从2004年开始在义博会设立山海协作专区,已累计组织617 家欠发达地区企业参展,共实现成交额6.35亿元,不仅为欠发达地区企业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搭建了有效平台,也为促进低收入群众增收提供了有效途径。
浙江山海协作的成功之处不只在政府层面的全力推动,更重要的是通过政府引导激发了市场的力量。这也是浙江山海协作工程的“活力”所在。
“在对口协作过程中,刚开始各个地区都按照省里规划的结对地区寻找合作。但是,没过多久,市场主导占了上风。 ”浙江省协作办区域发展处处长韩海祥接受《小康》采访说,比如,省里原先确定常山和绍兴市的嵊州是协作伙伴,但由于两地的产业和要素资源不对接,合作起来比较勉强,而常山拥有的丰富的矿产和旅游资源,正是绍兴县和诸暨市一些企业的运作强项,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丽水市的对口市为宁波和湖州,但丽水却积极利用地缘优势,引进了一大批适合在本土成长和扩张的温州、金华企业。“山海协作是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各方参与的开放平台,我们从不去强迫企业”。韩海祥说,这是浙江省推动山海协作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原则,必须坚守。
“对于产业转移,政府也只是引导为主,企业自愿才行。”他表示,虽然省里有产业指导目录,但这只是一种引导,你一定要在这里也可以,只是权衡之下,相信企业会有明智的选择。
以杭州的一家玻璃企业为例,它原是一家大企业,杭州当年给予的财政支持也很大,但现在它的发展已经落后了,它的设备要升级,新的厂房要改造。而从目前杭州新的发展战略来看,会要求它退到欠发达地区去,以便空出来它所占有的颇具规模的厂房用地。因此,利用升级改造的机会,迁往他处是最好的选择。
在市场机制的调控下,加上政府的牵线搭桥,企业主动参与山海协作工程的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大。同时,近年来欠发达地区投资合作环境不断改善,企业跨区域扩张正在由政府引导下的自发变为市场调节下的自觉。
保增长,促转型
根据浙江省经协办统计,截至2009年3月,全省累计实施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4797个,到位资金978. 64亿元;累计实施山海协作新农村建设项目335个,到位资金8936.9万元;累计组织培训劳务22万人次,转移输出劳务46.18万人次;累计帮扶社会事业建设资金1.62亿元。实践证明,山海协作工程不仅成为推进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发达地区企业的跨区域扩张,特别有利于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互促共进不仅体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而且使浙江这个经济大省在发展中更显和谐。
浙江省经协办副主任黄荣海对《小康》表示,山海协作既能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又能促使发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它是一项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互惠互利的双赢工程。
对于欠发达地区,通过山海协作,引进了产业项目,拓宽了人力资源增收途径,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更新了干部观念,有力推进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近5年衢州GDP的增长,35%是靠山海协作的项目。”衢州市协作办主任姚小毛告诉《小康》,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给衢州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06年我们刚来时,衢州的出租车都是破破烂烂的。结果半年后出租车都换新的了,租住的小区里车也多了,现在更是不可同日而语”。浙江蓝苏氟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国楚切身感受到衢州的日新月异。
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衢州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6%,丽水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0%,衢州、丽水、舟山三市2008年生产总值增速分别达到13%、11.8%、14.5%,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分列全省前3位。
同时,实施山海协作工程为欠发达地区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广阔舞台。近年来,欠发达地区引进的一大批山海协作企业提供了7万多个就业岗位,吸纳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衢州市2007年底山海协作项目的从业人员达到5.1万人,当年报酬7.1亿元,占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报酬增量的30.2%,实现了欠发达地区低收入群众的就业增收。丽水市通过与宁波、嘉兴合作共建山海协作劳务实训基地等方式,每年有组织培训后向发达地区输出劳动力1万人,显著增强了劳动力素质并有效提高了劳动收入。
山海协作工程在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低收入群众增收方面同样效果显著。丽水市协作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丽水已与宁波、湖州、嘉兴等地利用山海协作参与新农村建设机制,落实资金1000多万元,建立了茶叶、种猪、笋竹两用林、鹊山鸡、水果、食用菌6个种子种苗基地,对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于发达地区而言,山海协作缩小了劳动力缺口,满足了企业扩张需求,实现了腾笼换鸟,促进了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更新。
“杭州的发展,离不开兄弟城市特别是衢州的大力支持。这几年,两市开展资源与产业合作,有效缓解了杭州土地等要素资源的制约,拓展了杭州的发展空间,促进了杭州经济社会发展。”杭州市经合办负责人说。
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对具有扩张愿望的企业更是重要机遇。一方面,实施山海协作工程满足了沿海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加快后对短缺资源的需求,参与山海协作的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寻求欠发达地区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而发生转移符合产业转移规律;另一方面,发达地区企业向欠发达地区扩张发展,促进了发达地区资本、技术、服务的输出,加深了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市场渗透,增加了发达地区的贸易机会,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欠发达地区的区位、科技、信息、市场、土地等资源,加快企业成长,提高市场运作能力,规范企业行为。
对于浙江全省,这样的存量调整和布局分工,无疑对目前的“保增长、促转型”更具现实意义。
深化内涵,创新机制
“山海协作是个系统工程,要求方方面面的总动员,更要求配套设施及服务的完整性,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琐碎的工作,对大局的影响不可小视。”韩海祥感触颇深。比如,科技人才的短缺一定会影响企业的产业升级和发展,“不少企业跟我讲过,他要搞某个项目,但是没有懂行的人才。”于是,对企业发展的人才支撑成为浙江省有关部门着力解决的问题。“我们想通过省里的科技人才部门搞一个服务点,来推进技术人才工程的合作,帮助欠发达地区这些企业升级。”在实施山海协作工程过程中,浙江省不断积极探索新的内容和形式,从而使山海协作拥有持续的生命力。
“保增长、促转型”是当前浙江的头等大事。近日,浙江省政府印发文件部署实施新一轮山海协作工程,充分发挥山海协作工程在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深化合作内涵是谋求山海协作更大作为的重要一环。在产业合作上,新一轮山海协作工程把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和扶持山海协作企业创新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要求发达地区既要帮助欠发达地区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同时也要帮助解决项目建成后的技术开发、市场拓展、管理营运等具体问题。在新农村建设合作上,引导省内发达地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省内外浙商等社会力量,重点在欠发达地区开展农村经济项目合作和农民素质培训,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培育新型农民。在人力资源培训就业合作上,重点建设一批山海协作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支持欠发达地区开展农业技术和适应二三产业发展要求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欠发达地区人力素质和增收本领。
韩海祥表示,激励引导方面的举措在不断的探索试验中。比如不断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欠发达地区资源要素瓶颈这个难题,也将通过改善欠发达地区的投资环境,探索欠发达地区金融、土地、人才、科技等要素资源的配置政策,不断增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要素支撑得以改善。
山海协作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将把山海协作工程延伸到“浙洽会”、“西博会”省内重大会展活动。总之,务必使新一轮山海协作工程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