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网络监督成为威慑问题官员力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0日11:41  南都周刊
网络监督成为威慑问题官员力量
南都周刊第2009024期封面

  【文章导读】:

    官员的达摩克利斯剑

    网络侦探的人海战术

    官员暗战网民

    “超级低俗屠夫”的非典型成名

     监督官员网络七招

     贺卫方:想逃避网络 那是中世纪脑袋

    【文章内容】:

    中国官员2.0危机

  技术改变世界,网络影响社会,信哉斯言!

  这是一个得益于更开放的互联网技术,人人都可以成为发言人,博客、播客(视频分享)、网络社区等深入影响现实社会的网络时代。

  如果说,奥巴马是一个有别于传统的2.0总统,因为网络为他提供了举足轻重的吸引献金与选票的平台,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以“周老虎事件”为标志,特别是2008年以来,中国的官员迎来了2.0危机,一张帖子在受到网友狂热的点击、回复与转帖之后,足以改写一名权焰炙人的官员的命运。

  在2.0时代,一个官员,哪怕说了一句昏话,立即就会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即使你匿了名,也很快会被强大的人肉搜索找出真实身份。

  在2.0时代,一个官员,即使偷偷摸摸地做了不宜公开的事情,只要留下痕迹,比如公款按摩的发票,都可以被网友传上网络,遭到千夫所指。

  在2.0时代,一个官员,只要在网络上留下一张照片,就可能会被火眼金睛的网友搜出来,看看是否抽天价烟、戴天价表。

  在2.0时代,一个官员,即使什么事都没做,只是引人注目,都可能受到人肉搜索,出身背景、论文是否造假等底细都被翻出来。

  这一切,在互联网被开发并普及之前,都是不可想象的。

  技术改变世界,网络影响社会,信哉斯言!

  官员的达摩克利斯剑

  网民在主张公众知情权和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问责时,利用了虚拟世界对现实身份的掩护。这是一种让“问题官员”们更心惊的力量——你的对手是个“隐形人”。

  南都周刊记者·王越

  7月13日上午接到记者电话的时候,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王培荣正在派出所里。这天早上七点,有人到王培荣家砸门,他做完笔录走出派出所不到一百米,便有一男一女包抄上来,男的拿一个防暴头盔砸向王培荣头部……

  王培荣说,这可能与他实名举报徐州市某常务副市长有关,而他也记不清这究竟是第几次因网络“反腐揭黑”而遭到打击报复了。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一篇题为《全国最荒淫无耻的区委书记和全国最牛的黑恶势力》的帖子突然在网络上涌现,帖子揭发的主角是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委书记董锋,发帖人就是王培荣。

  “无耻区长”的实名敌人

  此前,王培荣已是徐州当地小有名气的“维权斗士”。从2006年开始,他以所在小区风华园业主委员会主任的身份,常年向各级部门举报居委会主任侵吞业主公共财产的涉嫌违法行为,并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了董锋的情况。

  去年初,王培荣获得了董锋妻子提供的董锋经济和作风问题的部分证据,进行核实后,他从5月11日开始,先后快递了11份举报材料给纪委机关和领导,然而近两个月时间过去,并无回应。

  “要么是纪委正在暗中调查取证,要么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王培荣曾遇到过举报材料落入被举报人手中的经历,也遭遇过有关部门的拒绝、推诿和搪塞,这一次,他决定直接在网络上制造“热点”,也让被举报人“无法及时阻止”。

  去年7月6日,他从下午5点多开始在各大论坛发帖至第二天早上。帖子中除了描述董锋的种种劣迹,还公布了此前寄出的举报快件号码供网友查询。7月7日一早,就有网站据此编发了文章《江苏徐州:区委书记演绎荒唐“一夫二妻”制》。又过了一天,徐州市纪委秘书长赵兴友等人前往王培荣处做笔录。7月9日,董锋被停职,17日被正式“双规”,现在,因受贿罪他要在监狱里度过漫长的13年刑期。

  这一役,被视为“网络反腐”的首次重大胜利,王培荣也成为“网络名人”。他在新浪上的博客“反腐揭黑举报人王培荣”迄今浏览记录逾27万次。由于在博客上公开了电话和邮箱,他常常能接到全国各地的举报线索和求助信息。

  董锋落马,让王培荣看到了对官员进行网络监督问责的可能性,但内心深处,他希望有一天能不再将大多数时间和心力都花在网络上,而是由纪检、监察等部门来完成像他一样的网民们难竟的事业。

  “双周”的隐形对手

  确切地说,王培荣并不算对官员进行网络监督问责的代表人物。近10年从维权到反腐的经历,他从未放弃过传统的信访和诉讼途径,为了能够让自己的举报更真实可信,他坚持实名发帖,甚至冒着风险公开自己的现实身份和联系方式。而更多的网民在主张公众知情权和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问责时,利用了虚拟世界对现实身份的掩护。这是一种更让“问题官员”们心惊的力量——你的对手是个“隐形人”。

  在百度键入“周森锋”三个字,短短的0.002秒内,能看到逾40万个结果。

  自从成为“中国最年轻市长”后,这位“80后”官员被动地迅速走红网络。连带着被裹入舆论漩涡的,除了宜城市的上级主管部门襄樊市政府,还有他的妻子、家人,以及攻读硕士研究生时的学校和导师。

  周市长的麻烦始自今年6月21日。这天,一个称“周森锋可能是目前最年轻的县市长”的消息由湖北当地媒体发布在网上,随即在各大门户网站转载。然而,许多转载略去了“可能”二字。

  对很多人来说,29岁,还是个要为养活自己、买房买车而苦苦奋斗的年纪,而这个年轻人却已成为一个城市的父母官,据称还是在选举中“全票通过”,这立刻引起了网民的极大关注。从6月21日至22日,众多网民围绕着周获选背后是否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使出浑身解数,寻觅他升迁背后的“大人物”,“老爸是谁”、“老婆是谁”、“岳父是谁”、“舅舅是谁”的问题被先后提出。

  然而这仅仅是个序幕。6月23日上午10时许,百度“周森锋贴吧”里出现一篇题为“最年轻市长论文抄袭”的匿名爆料帖,为众多“肉”了周森锋夫妇祖宗三代却一无所获的网民展示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网友“木有下文”是位小学教师,素来关心时事。看到这一线索后,他很快将周曾发表的论文和涉嫌抄袭的文章下载来比对。结果,他惊讶的发现,其中好几段竟然一模一样,不少段落仅修改了几个字,而且周也并未脚注注明“引用”。通篇读后,他认为周抄袭的内容不止帖子所说的“相似度50%”。

  对于刊登了周这篇论文的期刊《商业研究》,“木有下文”颇为不齿。“据说,很多学校的老师以在此等刊物发表为耻”。“木有下文”了解的刊用的标准是“1200-1500元一篇”。

  出于对周森锋的同窗妻子霍焰的好奇,“木有下文”根据网友“人肉”得来的线索又搜索了霍焰的硕士毕业论文。虽然没有发现抄袭现象,但“木有下文”从文后所附的个人简历中得到一个意外发现:霍焰曾经有一篇论文发表在《东北师大学报》(社科版)上。

  “《东北师大学报》是较为严肃的学术刊物,和见钱就发的《商业研究》不是一个档次的。”抱着这样的质疑,“木有下文”一鼓作气在学术期刊网上查阅了当期刊物,却没发现署名霍焰的论文。而以“霍焰”为关键词在cnki.net上找到的20条目录中,没有一条署名为清华大学,更无一篇与法律相关。他推测,霍的论文应该是发表在该期刊社科版的增刊或专辑上,二者含金量的差别不言而喻。

  至此,“木有下文”认定,霍焰的“个人简历”存在欺诈行为。6月24日,他将这两个发现贴在了凯迪网“猫眼看人”社区里。短短几天,这个帖子获得超过1000次的点击量,跟帖400多个,引发的转载更是不计其数。6月27日,国内素以“反伪科学”闻名的方舟子也加入到声讨“抄袭”的网民队伍中,在博客上发表了题为“最年轻市长周森锋两篇论文均为抄袭之作”的博文。

  “抄袭门”,最终困住了在“背景门”中化险为夷的周森锋。无处不在的网民们以显微镜般的探究和考察汇合成民意,产生足以影响他命运走向的制衡力量。

  基于以往打击“学术造假”的经验,方舟子和许多网友一样,并不认为周的仕途会因此发生根本改变,但不能否认的是,网络舆论已经切切实实地对周的生活产生了影响,相关方面也无法对此无动于衷。周读研究生时的清华大学称正在调查。而周森锋本人则在唯一回应媒体时说,自己“压力很大”。

  周市长的麻烦还没有到此为止。他开会时抽“天价”香烟的说法又在网站论坛中甚嚣尘上。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另一位与“天价烟”有着“不得不说的故事”的官员。

  2008年12月10日,南京江宁区房管局局长周久耕接受媒体记者采访。就开发商降价售楼问题,周久耕表示,对于开发商低于成本价售盘,下一步将和物价部门一起对其进行查处,以防止烂尾楼的出现。他解释“查处”的初衷说:“查处不是为了处罚开发商降价卖房子,而是担心其造成的后果,我要对老百姓负责。”

  那一刻,这位声称要为老百姓负责的局长大概做梦也没想到,仅仅14天后,自己就因为“擅自对媒体发表不当言论”和“用公款购置高档香烟”丢了乌纱帽。而导致他丢官的高档香烟,是曾以“厅局级的享受”为广告词,售价高达1500元至1800元一条的南京“九五至尊”香烟。

  正是前“周局长”抽“天价烟”被揭露,将网民们“人肉搜索”的热情由星星之火迅速催化到可以燎原,随着“戴名表、开豪车”的生活细节陆续曝光,周久耕成为国内首个“被网络双开”的官员。不过,多年以后,谈及对官员的网络监督,人们或许不会再记得“华阁”这个默默无闻的ID。

  这个ID,于2008年12月14日凌晨2点在天涯论坛“经济杂谈”版块率先发表了一篇帖子“赞一下那个要处罚低价房局长了,看人家抽的烟”,还贴出那张让周久耕扬名四海的“吸烟照”。

  这个隐藏在ID“华阁”背后、火眼金睛的网民究竟是何方神圣?迄今,也没有人能确切地回答这个问题。追寻这个ID在网络上的轨迹,他曾经活跃在2006年虐猫事件、2007年黑砖窑事件、2008年林嘉祥事件等网络声讨大事件中。并且,近两年来,天涯社区中关于房价涨跌、房产政策的讨论里,常可见他的影子。对于南京市房价、房贷限额、公务员收入水平和购房档次等数据,“华阁”尤为了解。

  但在帖子成为引爆“倒周运动”的导火索之后,这个ID开始有意淡出公众视线。多家媒体记者试图联系ID的本尊,却都没有得到回应。12月16日,“华阁”在“天价烟”帖子中留言请求版主锁帖:“现在各大门户网站都有报道,这个帖子已经没必要再存在。”

  不论是否如一位网站编辑认为的“事情影响已经很大,揭发此事的网友目的已经达到”,所以功成身退,还是像另一位在某门户网站任职的编辑分析,“没预计到有这么大轰动,担心招致打击、报复”,总之,2008年12月19日13点57分最后一次上线之后,“华阁”就在天涯社区销声匿迹了,一切平静得像泰戈尔诗中描述的那样: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鸟已飞过。

  【文章导读】:

    官员的达摩克利斯剑

    网络侦探的人海战术

    官员暗战网民

    “超级低俗屠夫”的非典型成名

     监督官员网络七招

     贺卫方:想逃避网络 那是中世纪脑袋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南都周刊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网络 监督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