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预测工作开始就陷于被动的台湾官方,在救灾中更显狼狈。
南都周刊记者·单崇山 综合报道
台湾遭遇破坏力超过莫拉克的台风,已是50年前的事了。当莫拉克8月4日凌晨在太平洋西北洋面上生成时,人们只是将它当作每年吹袭太平洋西北沿岸的十余个热带风暴之一,没想到它会带来如此严重的伤害。
被低估的莫拉克
我国东南沿海省份,每年夏季都会经历几次台风吹袭,但行踪诡异的莫拉克这次还是没能被精确定位。
天气系统是典型的混沌系统,影响因素极其复杂,一个因素发生细微改变,就可能导致结果的巨大变化。台风的路径也受诸多因素影响,预测只能根据一定时间内的数据进行分析,而运动中的台风,即使能掌握到的因素,也会随时改变。虽然用了最先进的计算机,对台风路径预测的不准确还是难以避免。
莫拉克在台湾登陆前,无论是台湾气象部门,还是大陆的中央气象台,对它的强度都有比较充足的估计,不过都认为它将从台湾岛东北部登陆或擦过,因而当时台湾北部被认为是防灾的重点。
在台湾东部近海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漫步”了12小时后,莫拉克于8月7日23时45分在台湾东海岸中段的花莲登陆,靠近台风中心最大风力达13级(40米/秒)。它从容地绕了个小弯,用了9小时穿过台湾,又在台湾海峡踌躇,平均移动速度慢到5公里/小时,30多小时后,才终于登陆福建。猖獗时期的莫拉克,7级风圈半径达500公里、10级风圈半径达120公里。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速度慢,路程曲折,影响面积广,这些特点都使莫拉克成为灾星。
国际上以台风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来确定其强度并进行分级,莫拉克属于“强台风”,仅次于“超强台风”。2007年,超强台风圣帕横扫台湾,但造成的损失远小于这次。莫拉克如此肆虐,最主要的客观因素还是捉摸不定的路线和缓慢的速度。这主要由三方面因素造成:一是引导气流弱,牵引动力不足;二是莫拉克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热带低压,它们相互牵制,影响前进速度和方向;三是下垫面即狭长的台湾海峡,气象资料显示,以前经过相同区域的台风,移动速度都比较慢。
莫拉克在台湾东部近海和台湾海峡的长时间滞留,让它有足够的时间把海面上的水汽向上提升,再变成豪雨倾泻下来。过去70年,台湾年平均降雨量2286毫米,但莫拉克来袭时,阿里山一天的降雨量就突破了2654毫米。
伴随着大风和豪雨的是洪水和土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未能及时转移的几百名小林村村民,就这样被吞没。
台风撕开的群相
综观台湾30年来台风期间的降雨量统计,排名前十名的有五个是发生在2000年之后,前五名中的莫拉克、辛乐克和贺伯,也都是在最近15年袭台,因而有人将全球变暖作为这次风灾水灾的自然原因之一。
但民间更多的责难,则指向了台湾官方。
在莫拉克袭台期间,除了事前台湾“行政院农委会”发布的土石流警戒,以及8月7日下午“建议”包括高雄县甲仙乡小林等五个村“提早疏散”外,其他部门并没事先要求撤离可能受灾的居民。小林村在台风中被土石流吞没,官方事前的不作为遭到了广泛的指责。
台湾官方受到的批评还远不止此,接下来的救灾工作也招来一片骂声:反应迟钝、缺乏经验、军队出动迟缓……还有水利工程不完善、过度开发山林,新账老账一块儿算,马英九看着当面指责自己的村民,一脸苦相,连道歉都被人挑毛病。
莫拉克带来的雨量确属罕见,而台湾“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结构,在紧急状态时社会动员能力的低下,也在此次灾难中充分暴露。
于是,从预测工作开始就陷于被动的台湾官方,在救灾中更显狼狈。与十年前“9·21”地震后的众志成城相比,现在的台湾,在媒体呈现中一片口沫横飞。
除了生命和财产损失,莫拉克还把台湾社会再次撕裂,这次分裂的不是党派或族群,而是官员与媒体和百姓。
救灾工作还在继续,死亡和失踪人数也没有最终统计结果,即使要把天灾和人祸做个几几开,现在也还不是时候。
按照台风命名规则,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循环使用,但如果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而声名狼藉,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其使用的名称从表中删去,这个名称就永远属于了这次热带气旋。也许以后人们再提到“莫拉克”,想到的将永远是2009年8月的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