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生活之变:工业改革路上的生计与追求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6日13:54   大众生活报

  大邱庄的变革,由工业而起,最终落在生活上。企业的“公”、“私”之变,生活是它的“倒影”——有人还在怀念那个事事不谈钱的“公时代”,更多的人却已经享受到“私时代”里的富裕生活。这反映在曾经繁荣的香港街,老一辈“议事堂”的活动中心和建设成排的私人别墅中。

  老年活动中心成坐标

  老年活动中心是大邱庄老年人的聚集地,2007年11月16日建成的,从那一天开始,大邱庄镇的老人们就有了固定的娱乐场所。

  老年活动中心是镇里人捐款建成的,总共捐了326万余元,在活动中心的墙上专门有一个公德簿,记录着每一个捐款人和捐款数额。活动中心有棋牌室、健身房、阅览室和观影厅,每周五的时候,市京剧团、评剧团还来给老人们唱戏,能够容纳200人的演出大厅经常是座无虚席,没座的只能站着听。

  每天早上9点,62岁的杨全胜都会准时到大邱庄镇上的老年活动中心上班,他们一共两个人,主要就是负责安保工作。在值班室有两张床,杨全胜他们每天中午都会在床上睡一个小时的午觉。杨全胜大爷家里不缺钱花,但他总觉得在老年活动中心过一天比在家里有意思多了,还能见到很多老乡亲。

  84岁的李长功是老年活动中心的常客,只要不下雨,他每天中午吃过饭后都会去的。尽管大邱庄早已经升格为镇,但李长功说话时嘴里提到最多的还是“村”,他说村里的老人们基本上都认识,老年活动中心就是他们聚会的地方。

  杨全胜说,尤其在冬天的时候,老年活动中心的人特别多,很多老人们都围在一起看电视、聊天。坐在保安室的杨全胜指着一楼大厅几个上岁数的大爷就说:“你别看他们穿得很一般,但家里都很有钱,离咱们最近的这个大爷家里有好几辆车呢,在这里说不定哪个大爷身家就上千万呢。”

  李长功从上个月开始从尧舜领取400元的养老金,之前一直都是领取每月200元的养老金。尧舜街从今年7月份开始调整了发放养老金的额度,依旧从60岁开始每月200元,70岁每月300元,80岁每月400元,90岁每月500元。除了尧舜街之外,万全、津美、津海三条街每月都只发200元。过年和八一节的时候,发给米面。从今年开始,李长功的大儿子也可以开始领每月200元的养老金了。

  刘金清也说:“我60岁退休后每月可以从街道领200元的养老金,那时真的就是200元,没有效益工资了。”

  香港街无法满足消费

  随着工业发展,大邱庄人的生活水平一直都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原先的香港街已经无法满足现在人们的购物需求。

  平日的时候,香港街是镇子里最为繁华的地方。1992年,这条街建成,当地人给它起了个很“资本主义”的名字——香港街。这里也曾经被誉为当地的“南京路”。

  香港街上的店铺可谓是五花八门,饭馆、服装专卖店、超市、电脑城、网吧、台球厅一应俱全。

  街是东西向的,用巴掌大的六方形水泥块铺成,但街上除了一辆辆驶过的轿车外,行人并不多。街道依然是旧模样,但是店铺已换了好几茬。

  42岁的张楠是地道的大邱庄人,他在香港街的把角处开了一个拉面馆,雇了几个外地人打工。前几年,张楠在当地开了一个家装公司,但生意很不好,所以他就给关了。现在这个拉面馆开了有五年了,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赚个万捌千不成问题。

  一旁的东北饭馆,老板黄梅是黑龙江人,来大邱庄已经10年了。她开饭馆有几年时间了,生意算还可以,“我听老人们说,现在香港街的人流比前些年要少很多了。”黄梅很羡慕自己有的老乡,“他们来得早,有的八几年就过来了,赶上了好时候,大多变成了老总、有钱人。”

  黄梅说现在的香港街已经同十几年前的那条著名的商业步行街有了很大的不同。当时,香港街以餐饮和娱乐业为主,外地厂商来大邱庄,都在这条街上谈生意,而现在香港街已经和周边的黄山道、长江道一起成了集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商业街。

  大邱庄镇里人几乎没有逛夜店的习惯,晚上天刚擦黑,店铺就都关门了。张楠说大邱庄的有钱人现在都是“国际化”的思路,一般都不会在镇里买东西,而是去市里或北京,甚至去国外。

  大房子里的好生活

  现在大邱庄的别墅楼已经由房改前的100多座增加到500多座,三分之一的家庭拥有汽车。

  这些都是工业发展带来的改变。

  1994年,杨全胜23岁的儿子结婚后搬离了父母的家。小两口没赶上分房,起初就住在集团分的一间40平方米的独单里,房子虽然让他们住,可是产权不归私有,小两口住得也不舒服。

  2001年,他们存钱买了一间102平方米的商品房。2006年,杨全胜的儿子又搬了新家,住进了一间189平方米的四室两厅,当时花了26万元,还带个车库。杨全胜说:“我儿子开着一辆十多万的车,就是东风日产的蓝鸟系列,不算是好车了。村里有钱的可多了,有的是开好车的,有的还有好几辆呢。”

  据杨全胜介绍,他的两个女儿一个嫁在了本村,一个嫁到了外村,嫁到外村的女儿住得要更宽敞些,可惜不是楼房。周边的这些村庄,只有大邱庄的楼房最多,现在几乎看不见平房了。

  与杨全胜相比,李长功的家里条件没有那么好,他有三个儿子,他和大儿子一起住在一个60平方米左右的独单里。李长功的大儿子今年60岁,退休前一直在津美集团上班,他说现在厂子里要的都是年轻人,他们50岁就得退休了。如今他在友好集团的工厂里做卫生,每个月能赚1068元。

  李长功的大儿子也有三个儿子,二儿子最有出息,在津美集团下属厂子担任技术人员,每月能够赚到6000多元。

  和大邱庄很多外来务工者一样,38岁的张猛是大邱庄薄板厂的技术骨干,他的月薪能够达到5000元,当厂里产量高的时候能够达到7000元。张猛是1990年从东北来到大邱庄的,他最早来到薄板厂时只是一个学徒工,如今他已经在那里工作了将近20年。

  2007年,张猛把老家的媳妇和两个儿子都接到了大邱庄,住在单位的两间宿舍里,没有房租,彩电、冰箱都是免费提供的。张猛计划着再过几年买套150平方米的大房子。

  杨全胜平常穿得十分朴素,但他的家里并不缺钱,目前他们老两口住着150平方米的三室两厅。大邱庄镇现在的商品房一般都是每平方米2000多元,最贵的能达到每平方米3000多元。

  大邱庄大事记(截止到2009年6月份)

  2009年1~6月份,完成生产总值20.7亿元、工业销售收入2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5%和10%。人均收入5900元,比去年同期纯增500元,

  2008年,全镇生产总值完成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实现工业销售收入380亿元,增长23.4%;实现利润14亿元,增长11.8%;全年钢铁加工量1700万吨,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2001年,税收下滑到3700万元。

  2001年8月23日,百亿道重新开通。

  2001年3月,大邱庄镇招商办公室成立,为投资企业提供全程服务。

  1998年6月9日,大邱庄被注册为商标,使用商品为啤酒、矿泉水、制矿泉水用配料。

  1997年,工业销售收入达到了117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6亿元,税收9300多万元,大邱庄经济上达到了最高峰时期。

  1996年,进行了四大改革:住房制度改革;交通、通讯工具改革;物业管理改革;产权制度改革。

  1996年9月11日~24日,大邱庄镇所属尧舜、万全、津美、津海四个街组建党委工作圆满结束。

  1995年11月20日,大邱庄镇赴港恳谈团在港活动五天,签合作意向8个,协议投资金额3亿人民币。

  1995年10月,大邱庄镇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在原有四大集团公司之下又新组建了22个集团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1993年11月18日,大邱庄撤村建镇,为镇管街体制,原先的四大集团分别改为尧舜街、万全街、津美街、津海街。

  1992年,将四个工业公司改为尧舜、万全、津美、津海四大集团公司。

  1990年,大邱庄工业总产值、纳税及纯收入在全国村级乡镇企业中均占第一位,人民生活超过了“小康水平”,赢得“中国第一村”美誉。

  1987年,将以冷轧带钢厂、高频焊管厂、印刷厂、电器厂为中心的四个总厂改为四大公司。

  1983年2月23日,大邱庄农工商联合公司成立。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