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总理飞抵荆江前线强调 炸堤未必能解决问题
8日上午,一夜未眠的朱镕基总理又亲自飞抵荆州。然后,在温家宝、贾志杰、蒋祝平的陪同下,朱总理来到荆江大堤观音矶。
“这两天,我叫王忠禹一小时问一次水情。”总理说,“昨天会上,江泽民同志要我到湖北来,今天动身的时候我就知道沙市水位最近四个小时一直都没有涨。现在看来,水位有所下降,形势在好转,我感到很高兴。”
晚上,在谈到荆江分洪问题时,朱总理说:“……谁来下分洪命令?现在常委会就定清楚了,授权温家宝。家宝同志跟我讲,就是下了分洪命令,也得等48小时,让群众跑出来才好。这句话非常重要,这也是常委的精神。……我们要对人民群众负责任,千方百计转移群众,给一定的时间,多顶一会儿再开这个闸。分洪以后,长江大堤的防守也不能放松。不要以为分洪后就万事大吉。1954年你这里分洪后,沙市水位下去了0.76米,到监利下40厘米,到洪湖只下20厘米。解决不了大问题,还是可能溃堤的。因为你分了洪,这里减轻了1米,但要垮的那个薄弱环节有减多少,还是可能垮的。因此严防死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不要把希望和幻想寄托在分洪上。”
送走朱总理后,温家宝难以入眠,一个一直萦绕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的问题又浮上心际:“荆江分洪区真的没有一个人了吗?真的成了无人区了吗?听说有的移民偷偷跑回分洪区了?移民的生活状况到底怎么样?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行,我不能光听汇报,我得亲自去看一看,轻车简从,不要去惊动他们……”
长江委专家反对炸堤
温家宝仔细分析后决心严防死守
到了8月16日,风云突变,形势又一次急转直下。下午16时整,当时的水利部部长钮茂生紧急电话,要求水文预报处在60分钟内回答六个要害问题。这是国家防总总指挥温家宝副总理要对启用不启用荆江分洪区进行最后的定夺!
温家宝看到长江委的预报后,紧锁的眉宇舒展开来。他奉江泽民总书记和朱镕基总理之命,马上就要动身再飞荆州,此去荆州,分洪不分洪将见分晓,他表示要听听长江委的意见,并点名要见长江委主任黎安田和长江委的副总陈雪英……
长江第四次、第五次洪峰顺利通过荆江后,水位已经逐渐回落。荆州人民好容易松了一口气,谁知风云突变,川东和三峡库区暴雨倾泻,清江流域山洪如瀑,致使8月16日的沙市水位在14时将回复到第四次洪峰时的超历史高位44.84米,在16时达到44.88米……预计在20时将超过45米大关。形势一下子到了最凶险的时刻。
温家宝的飞机是晚上9时21分到达沙市机场的。省委领导请示汇报工作,温家宝告诉他们,先缓一步,他现在最紧迫的是要先找专家谈谈。
陈雪英同黎安田一样是赞成不分洪的,他和黎安田对分洪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叫做不合算,划不来。“一碗水不用去拎大脚盆。”对分洪不分洪的争论或者说对立,关键之处在什么地方,陈雪英很清楚。为什么有相当的一些专家和行政领导主张分洪?因为他们不掌握应有的数据———最科学最准确的数据。没有这个东西,你就摸不透洪水的脾性,你就会产生畏惧心理。而黎安田和陈雪英有科学的准确数据。
与陈雪英谈完话和看完黎安田的书面意见后,温家宝沉吟片刻,有专家和部队领导同志撑腰,他觉得决策可以定下来了,觉得应该向江主席和朱总理报告了,他拿起了电话……
荆江分洪区没有炸堤 历史最高水位洪峰终于低头
在向江泽民总书记和朱镕基总理汇报后,温家宝召见了省委书记贾志杰、省长蒋祝平,时间是17日凌晨1时30分。
温家宝恳切地说:“所以我现在找你们商量,能不能坚持严防死守,咬紧牙关,顶过去。因为即使分洪,对洪湖堤段险情会稍有缓解,但作用不大。”
温家宝还郑重地告诉当时湖北省的这两位主管:“我临来时,总书记交代,能不能考虑再看一下,坚持一下,慎重决策,坚守大堤。江总书记昨天已发出命令,解放军官兵全部上堤奋战两天,迎战洪峰。地方能否也下决心,让群众全部上堤,奋战两天,死守大堤。保住大堤,守住大堤,这是重中之重。同时也要加快分洪准备进度,拉警报,发通告,拉网式检查,不留一个群众,分洪的步骤、预案要搞好,检查每个环节,真正起到削峰作用,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8月17日9时,温家宝一行来到沙市,此时沙市水位45.22米,比1954年的最高水位高0.55米,高出分洪争取水位0.22米。洪峰最大流量达到53700立方米/秒,均创历史新纪录。他对江陵县委书记、县长和查堤人员说:“一定要严防死守,再顶一顶,水位就会下去,顶过这两天,就好了。我相信这个水位是今年的最高水位了。”不久,雨停了,水位开始缓慢下降,沙市水位降至45.17米。
在百万军民的抗击下,长江洪水终于屈服了。“我们胜利了,中央的决策胜利了。”温家宝激动地说,“最厉害的第六次洪峰即将过去!”
分洪区没有分洪,长江大堤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