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执政党新形势下巩固基础:多渠道满足民主需求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4日10:35  瞭望
执政党新形势下巩固基础:多渠道满足民主需求
执政党建设新使命

  《瞭望》文章:执政磐石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巩固、加强、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使党的执政基础稳如泰山、坚如磐石,是新形势下党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一个重要命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定于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9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了“六个必须”。会议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责任。

  这“六个必须”,高度凝练而科学地总结了我们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60年来在自身建设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具有重要的启迪。狭义的党的建设,主要指的是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广义的党的建设,还包括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党的纲领的制定,包括党在各个阶段的中心任务的确立等。“六个必须”既从广义的视角强调了党的建设的思想路线、根本任务、宗旨和核心价值等,也对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等狭义的党建内容作了阐述;既大气宏观又细致周密,相互之间形成了有机的统一体。

  党的建设是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强调自身建设,并在不同的时期不断丰富和完善党的建设的内涵。以新中国成立为标志,我们党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开始向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执政党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执政党,开始向对外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执政党转变。世事沧桑,无论国内外风云怎样变幻,我们党作为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中流砥柱的核心力量,之所以从来没有动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在党的建设中不断完善,并在60年执政的实践中坚持了“六个必须”。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党既要敢于和善于在自己所领导的伟大事业中不断改革创新,又要敢于和善于在自身建设中不断改革创新。“六个必须”凝聚的正是我们党在执政后不断改革创新的精神。例如,第二条强调:必须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根本保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就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新阶段改革创新的成果。60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我们党只有扭住了发展这个“牛鼻子”,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确保党建工作始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才能百姓安民心稳,才能不折腾。

  执政党的建设比没有执政的党要难;在开放条件下建设党,比在封闭半封闭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建设党也要难。但是,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决不能丢。“六个必须”的第四条强调: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经历了长期执政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当前确有少数领导干部官僚主义、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有的地方和有的干部的问题比较严重,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近来,一些地方出现的群体性事件暴露了个别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冷漠和执政能力的脆弱。党的这一优良传统在新时期面临着考验和挑战。如果执政党的党员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甚至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个党最终会被人民所抛弃。我们党要长期执政、执好政,就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这一条启示既是宝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许多领导干部的警诫。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巩固、加强、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使党的执政基础稳如泰山、坚如磐石,是新形势下党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一个重要命题。

  鉴往知来。中国共产党自从“进京赶考”以来,其前30年的执政基础就一直经受着严酷考验和锤炼。这些考验,有来自外部的压力,如美国所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叫嚣和在我国周边的战争挑衅,苏联霸权主义对我们的凌压,西方对华长达20余年的封锁;也有我们自身的不足和失误,如“大跃进”、“反右”,甚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全局性失误。但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大旗始终未倒,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可动摇。何以然哉?因为我们党有统一的思想基石,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有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有门类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有经得起糖衣炮弹考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有服从党的绝对领导、能够保家卫国的人民军队,有自红军“三湾改编”后一直传承下来的官兵一致、官兵平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尽管勒紧腰带、也要“超英赶美”的英雄无惧的人民。有了这样的执政基础,再大的风浪我们也经受得住。

  如果说前30年我们是在家大而业不大的环境下执政,那么今天,我们是在家大业也大的环境下执政。我们的人口总数由解放初的4亿到今天的13亿,人口增加了两倍多,家当然更大了。我们经济总量,翻的倍数就更多了;我们的境外资产及利益,则更加是前30年所无法比拟的,业当然更大了。但在家大业大的环境中,执政者如何跳出“成于忧患、毁于安逸”历史循环怪圈,是一个需要时刻警醒的大命题。

  应该清醒地看到,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经济社会形态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也直接反映到党员的构成上:有掌握大量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配置权力的领导干部,有拥资累亿甚至数十亿的民营企业家,有大量的个体经营者和自由职业者。共产党员来自如此多样的社会阶层,利益诉求能否一致,如何一致?理想信念能否统一,如何统一?价值取向能否同一,如何同一?今天的糖衣炮弹,与改革开放前的糖衣炮弹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每年总有相当数量,甚至相当级别的党员领导干部和身家数千万、数亿的企业家党员,在这种战斗中打了败仗,这种局面如何才能扭转?在实行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及产业安全?如何保证国内及境外的资产安全?我们如何实行军队的现代化转型,拥有一支胜任当代保家卫国要求的英雄军队?

  经验是财富,启示鉴后人。“六个必须”所体现的是我们党继续前进的动力和保障。面向未来,我们要珍惜过去60年的宝贵启示,承前启后,与时俱进,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向前进,使党的执政基石更加坚不可摧、牢不可破。□(文/慎海雄 杨桃源)

    【文章导读】

    多渠道满足日益增长的“民主需求”

    基层党组织引入网络等新技术

    传统党建在基层遭遇新困境

    人肉搜索时代考验干部选任

    学者称党内民主建设需要加速推进

  《瞭望》文章:执政党建设新使命

  党员队伍在规模扩大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提升质量,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郭奔胜

  一个拥有7000多万名党员的执政党,在领导13亿中国人奔向富裕文明的征程中,如何不断破解自身建设难题,如何不断展示自身建设的活力和魅力,如何不断整合社会认同,如何不断制度化巩固执政地位,即将召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专门研究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予以回应。这一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作出的重大决策,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事关执政、事关中国,也事关世界。有理由相信,拥有28年革命历史和60年执政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必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收获执政辉煌和自身建设辉煌。

  辩证看待“7600万”的“大”与“小”

  执政党最活跃的细胞是党员,执政党最基础的认同是党员认同,在新的时期,党员队伍建设既是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一项挑战。

  执政60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截至2008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党员总数为7593.1万名,是新中国成立时的17倍。而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2583.3万名,占党员总数的34.0%,1949年时这一比例仅为0.3%。这些数字反映了党员队伍建设取得的巨大进步,党员数量的大幅度提升表明加入中国共产党仍是中国人最主流的政治选择,高学历党员占比大幅度提升表明社会精英对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认同仍热情不减。拥有近7600万名党员的执政党,所具有的生命能量和发展能级是不言而喻的。这无疑已经并还将继续创造世界政党史的奇迹。

  不过,对于十分重视党员“组织入党”和“思想入党”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入党后的党员先进性愈加成为党考量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点。从现实情况看,这个领域存在许多值得警惕的现象。党员来源的多元、党员身份的变化、党员收入的差异,等等,客观上使得党员的思想状态、认知感受、价值认同变得更加复杂,党整合党员思想认同的难度加大。比如党内既存在一部分生活困难的党员,也存在一部分非常富裕的党员;既存在党龄达到几十年以上的党员,也存在党龄很短的党员;既存在党员领导干部,也存在普通党员;既存在文化程度高的党员,也存在文化程度很低的党员;既存在工作在传统体制内,比如行政单位、国有企业的党员,也存在工作在新体制内,比如非公企业、新社会组织的党员,等等。党员的生活状况、工作状况、财富状况、阅历状况,客观上会影响到党员与党组织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社会之间的亲疏关系。党员队伍以多元化的结构形态和思想形态存在,成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正视的基本条件。

  党员规模越大,党与社会接触的界面就越大,如何在更宽的界面上展示党员的影响力和党的形象,需要在新的实践中给予回答。从艰辛的革命道路和执政道路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每当面临重大考验时,党和党员的表现无疑是社会的中坚,尤其在战胜洪水、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以及非典等重大疫情过程中,党员都获得了表现的高分。但如何实现关键时候“冲得上”与平日里“做得好”的统一,党和党员都需要作更多的努力。

  社会更习惯从细节处体察党员的作为,比如在拆迁、征地中党员是如何争取自身利益的,比如群体性事件中的党员参与行为,比如遵守社会秩序中的党员表现,比如社会舆论中的党员表达,比如社区生活中的党员意识,等等。党员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不可否认地存在如其他社会成员一样的正常的利益诉求和一般意义上的行为,但党员对党组织的忠诚,党员在处理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的抉择,党员在维护执政党形象上的自觉努力,党员联系其他社会成员的作为,等等,这些都成为社会评判党员的重要依据,坦率地说,这些领域、这些节点上的党员形象建设还面临很多难题,需要逐一予以破解。

  7000多万人的党员队伍建设是一件大事,需要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从小节着手,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在规模扩大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提升质量。

  求解“支部建在连上”新命题

  基层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实现组织动员的最重要载体,基层组织是党员活动的最重要阵地,基层组织也是执政党执政的最重要基础。党在革命时期的一个宝贵经验就是把“支部建在连上”;执政后,共产党人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来形容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执政60年来,党的基层组织获得了蓬勃发展,截至2008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党的基层组织发展到371.1万个,是新中国成立时的19倍。这些基层组织分布在城乡中、不同所有制企业中、不同社会主体中,扩大了党的社会影响力,提升了党的社会基础,是党执政60年来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

  不可忽视的是,尽管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社会结构变迁导致的人员流动、身份多元、产业业态多元等情况出现,使得“支部建在连上”的实施遇到了一些挑战,基层组织设置和运行都面临着重大的调整压力。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在基层组织设置上已作出了不少探索,基层组织在有一定党员数量的“两新”社会组织、非公企业等领域设置推进较快,不少地方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的党组织做到了全覆盖,有不少农村地区把党的组织建到了产业链上、建到协会中,建到合作社里,城市社区探索在楼幢、社团、离退休党员和流动党员集中点建立党支部,等等。基层组织的生命力和先进性在运行,运行的质量决定基层组织存在的质量。对于在新的领域里设置的党组织,须完成从追求覆盖率向追求影响力的转变,在这个方面,基层已经作了一些探索,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基层组织建设形态是党的建设形态的重要体现,互联网、手机等新技术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的组织形态,也改变着党的组织形态。从总体趋势看,哪里思想最激荡,党组织就应该延伸到哪里;哪里集聚的人气最旺,党组织就应该影响到哪里;哪里矛盾最复杂,党组织就应该发挥作用到哪里。“支部建到互联网上”、“支部建到手机上”、“支部建到沙龙上”,等等,这些过去未曾实践过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在新形势下都有探索的必要。

  党的基层组织要建设成为有感染力、有凝聚力的组织,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当前,一些基层组织只讲政治活动,不讲文化建设,缺少可亲可信的活动载体;一些基层组织只管普通党员,不管党员领导干部,难以做到支部活动一视同仁;一些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偏弱,尚做不到“产业工人转移到哪里,党组织服务延伸到哪里”,等等。党的“强基工程”,既要强有形的阵地,更要强人心这个无形的阵地。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执政能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