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秦基伟拉开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序幕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5日09:24  环球人物
秦基伟拉开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序幕
秦基伟

秦基伟拉开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序幕
迟浩田

  秦基伟 拉开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序幕

  《环球人物》杂志特约撰稿  李一军

  秦基伟(1914-1997)湖北黄安(今红安)人。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军长,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兼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成都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政治局委员。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88年4月至1993年2月任国防部长。

  1988年4月,秦基伟升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部长。这一年,他已经73岁,成为当时国务院各部部长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秦基伟担任国防部长期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正在经历波折和反复,其中中美两军的关系更是明显“由暖转冷”。

  1988年,应秦基伟的邀请,美国国防部长卡卢奇、空军司令、海军陆战队司令和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等重量级人物访华。秦基伟也收到了访美的邀请。这些密切的往来,被一些美军人士形容为“欣欣向荣”。但1989年,美国政府严重干涉我国内政。6月5日,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宣布“制裁”中国。中美两军交往随之中断。

  但是,中俄两国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合作。1992年8月,秦基伟访问俄罗斯,与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会面,讨论军事合作问题。莫斯科某军事指挥学院教官瓦列里后来回忆说:“1992年,俄罗斯首次向中国出售了苏-27战斗机,就此拉开了俄中军事技术合作的序幕……俄中军事技术合作渐入佳境,为建立新的国际安全秩序树起了典范。”

  秦基伟曾多次率团出访。当时,中国的军事、综合实力还未被普遍认可。在和一些欧洲国家的将领打交道时,跟随秦基伟出访的一些工作人员常常“发怵”,觉得对方“高人一等”。秦基伟曾就此对一位将军说:“别看他们‘派头’不小,却未必经历过真正战争的洗礼。他们经历过长征吗?经历过长征的人,比谁都更懂得什么叫军人、什么叫战争。不信你把麦克阿瑟叫过来,我们两人一同到地狱里走一趟,我能活着回来,他未必。两万五千里长征对于中国军人是意志的锤炼,是10个西点军校也培养不出来的。”

  对国防建设,秦基伟也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他就任国防部长的头一年,我国的基础性国防建设就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军训的普及。1988年,全国有342所高校和高级中学开展了军训,参训学生达17.5万余人。另外,秦基伟还组织编纂了《公民国防义务手册》,由邓小平题写书名。在该书的序言中,秦基伟坦言要通过国防教育,“使广大群众懂得什么叫国防……知识就是力量。公民掌握必要的现代军事知识,不仅在未来战争中可以转化为战斗力,在平时,它也是履行国防义务所不可缺少的。”

  1994年12月,已经80岁高龄的秦基伟接受了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采访,回忆起自己8岁丧父、13岁加入义勇队、15岁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战士的经历。主持人问他:“粉碎‘四人帮’以后,您兼任那么多职务,后来又做了国防部长。如今离开这些重要的岗位,回望波澜起伏的一生,不会觉得闷吗?”秦基伟答道:“从当兵的那一天开始,我从没想过要当官。参加革命,我就是这样一个想法,革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要经受这些苦,就要靠自己坚强。要想得开,乐观,不背包袱。”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秦基伟传》)

  迟浩田 撞机事件中严厉警告美国

  《环球人物》特约撰稿  毅军

  迟浩田(1929-)山东招远人。历任北京军区副政委,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93年3月至2003年3月任国防部长。

  1993年,迟浩田接替秦基伟,出任国防部长。在担任国防部长的10年间,他在军队建设方面建树颇丰,在军队的对外交往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向美国军官送《孙子兵法》

  1996年12月,迟浩田率团访美。在位于得克萨斯州的美军胡德堡基地访问时,美方陪同人员邀迟浩田一行参观新型MlA2坦克,并请他们“坐进去看看”。迟浩田熟练地戴上头盔,套上军靴,穿上防弹衣,进了坦克。介绍完坦克的性能及电子系统后,美方人员提议迟浩田试射一炮。他没有推辞,坐在仪表前,调整瞄准镜,对准目标开炮。对讲机里马上传来报告:“目标的距离是l500米,一发命中!”随后,副总参谋长熊光楷、广州军区司令员陶伯均等人也相继开炮,均命中目标。这引来了美方军人的连连赞叹。

  在之后一次欢迎宴会上,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位高级军官主动走到迟浩田面前,对他说:“迟将军,听说您在朝鲜打过仗。我的父亲也在朝鲜打过仗。当时,他在东线的海军陆战队第一师,是一位上校。”

  迟浩田听到这话,知道对方研究过他的履历,是有备而来。他立刻问:“你父亲还健在吗?”

  那名军官答道:“还健在。我父亲告诉我,中国人打仗特别勇敢,摄氏零下40度挡不住,飞机大炮挡不住。我父亲还说,那次他差点就被中国人民志愿军‘解决’了。”

  这番话令迟浩田想起了当年在朝鲜的一场场恶战。他笑着说:“我当年就在东线,当时天气冷,中方冻伤的士兵特别多,我们的装备又差。我常想,如果我们当时的装备能有现在一半的水平,那整个美军陆一师,包括你家老爷子在内,恐怕一个都跑不了。”这段话,让旁边的人都笑了起来。迟浩田注视着对方,放缓了语速:“令尊是战争的幸存者,我也是战争的幸存者。这场战争告诉我们,对话好过对抗,我们要化干戈为玉帛。美国也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搞对外扩张。请转告你父亲,代我向他问好。”那名美国军官心悦诚服,连说“我一定转达”。

  第二天,中美两国的国防部长举行会谈。会谈结束后,那位军官又一次向迟浩田走过来。他把一个小包送给迟浩田,说:“这是我父亲让我转交给您的一件纪念品。要不是离这里600多公里,他一定会亲自来看望您的。”迟浩田随即拿出一部英译本的《孙子兵法》回赠,请他转交给他的父亲。中方代表团回国后,那位美国军官特意给迟浩田寄来一封长信。在信中,他说:“我们的相处是短暂的,但是您给我留下的印象却是深刻的。希望我们永远是朋友。”

  冷对“麦克阿瑟”

  迟浩田常常告诫自己:“我的形象代表着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军队。国有国格,人有人格,军有军格,不能因为我的一举一动使我们的国家、军队有一丝一毫的损失。”

  2001年4月1日上午9点多,中美战机在南海上空遭遇,美机与中方一架歼8战机相撞,致使中方飞机坠毁,飞行员王伟失踪。两机相撞后,美机未经中方允许,侵入中国领空,于9点33分降落在海南岛陵水机场。对此,中方向美方提出了严正交涉与谴责,要求美国必须向中国人民道歉,并进行赔偿。5月13日上午,受江泽民主席委托,迟浩田看望了王伟的妻子阮国琴。他说:“这次撞机事件完全是由美方造成的……美方想推卸责任是不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不答应……美方这种强词夺理、霸气十足的做法已经过时了。”他的措辞,被海外媒体评价为“一种极为严厉的警告”,甚至“有些出格”。但事实证明,在这次危机中,他的言行与中央一致,对美方表现出了恰如其分的强硬和严厉。

  迟浩田的直言也是出了名的。一次,他在会见一个日本代表团、谈及历史问题时,毫不客气地“调侃”说:“我要感谢你们日本人啊。我本来的理想就是读书当一个乡村的教书匠。你们侵略中国,屠杀我的村子,才逼得我参了军。不是你们,我又怎么会当了国防部长,成为上将,在这里接待你们?”还有一次,在菲律宾访问时,他指着一座“二战英雄麦克阿瑟”铜像说:“我不喜欢他。”这话出自一位经历过二战和朝鲜战争、两次被炮弹击中、左眼几近失明、弹片至今残留在右腿内的老兵之口,外界不但没有不解,反而更添敬意。

  退休后,听说有关部门要为他写传记,迟浩田坦言,他本人原本是不同意的,“像我这样的人,平常得很,在全军数以万计,还写什么呢?”在6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先后7次负伤、3次患重病,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说,自己充其量只是一个幸存者,从没想到能活到今天。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迟浩田传》)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