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综合素质评价培养孩子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8日09:51   央视《新闻调查》

  胡德秋(云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调研员):其实这个综合素质评价另外有一个含义,也是培养我们这些孩子正确地行使民主权利。你看自评和他评,客观地评价别人,正确地认识自己这么一个过程。

  解说:教育厅表示,为了确保评价和录取的公正性,还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包括公示制度、监督制度、申诉制度、评价的等第,录取的依据都要在校园里公示,如果学生和家长有异议可以申诉,由专门的监察部门及时受理。

  胡德秋:我们还要给学校建立诚信等级制度,查证属实了,要降低你这个学校的等级,校长要承担责任,要问责。处罚的措施跟得上,得不偿失,那么他不会去做。

  记者:觉得对自己不公平的话,可以申诉,你觉得可行吗?

  昆明市第二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家长:这个从时间和难度上可能有点大,反正我们尽量保证不要走到这一步。

  昆明市第二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家长:我们不可能知道它里面到底有多少这种成分,这是暗的,现在谁都知道。

  解说: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的操作,人们有各种担忧和疑问,但调查问卷显示,超过80%的家长和学生,又表示赞成把综合素质评价纳入评价体系。小小问卷,也反映出人们矛盾的心情。

  记者:素质教育我们说了这么多年,跟升学不挂钩的话,你根本推不下去。真的跟升学的实际利益挂钩以后,又有可能变质,变味。好像制度设计上是有一个矛盾的。

  胡德秋:制度设计上应该说不矛盾,正常地做这项工作,该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做好了在选拔的时候自然会参考你。只是我们在操作中,按照应试教育的思想去操作,就把它变味了,异化了。

  记者:所以就有人说了,是不是为时尚早?在社会背景,所有条件没有具备的情况下,拿出一套东西,那不会成为空中楼阁吗?

  胡德秋:如果教育没有超前的引领功能,那么我们的社会怎么进步。我们不能因为存在这样那样的疑问,就让我们现在的学生,还跟上一代人一样。那么我们希望我们的新一代人在这个教育氛围里面成长起来,他的观念比上一代人有所进步。将来走向社会,推动这个社会进步。

  解说:在调查问卷中,家长和学生普遍担心的另一个问题是,改革之后学生的负担和压力真的能减轻吗?过去中考共考7科: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物理、化学和体育。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则考13科,增加了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音乐、美术。考试科目多了,学生会不会更不堪重负呢?

  记者:李晓辉,你最想提的问题,你写的是这样是不是增加了我们的学习压力。你自己觉得呢?

  昆明市第二中学初一年级学生:是会的。科目增多的话,我们就不只是像原来那样,只专门把精力放在那几科,放的范围就要大了,作业就可能会多了。每科一小点,就多起来了。

  解说:24%的学生认为新的评价考试体系会减轻学生负担,35%认为会增加学生负担,41%认为负担不会有太大改变。一位学生这样提问:为什么中考考7科,而改革后要考13科呢?

  杨必俊(云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在现行的中考制度下,有些科目不考,学校可能就不开这个课程,多集中时间去攻考试的几个科目,就带来学生群体性的偏科。

  李暾:6.5%的学生没学过地理,16.1%的学生没学过生物。

  解说:云南民族中学对高一新生做过一个调查,中考不考的科目部分学生完全没有学过。

  记者:但是我们教育部对每个课程有很严格的一些规定,应当上到什么程度。

  李暾:有的学校我说一句话,它有两张课表。一张课表就是我自己按照实际上课来排的课表,另外一张课表就是应付检查的。

  解说:即便是开齐了科目的学校,师资结构和课时安排也严重不平衡。昆明二中是音乐家聂耳的母校,但这个学校的音乐老师却感到:迄今为止,音乐课被边缘化了。

  侯臻禹(昆明市第二中学音乐教师):我们副科怎么说呢?也习惯边缘了。我就说一个待遇,我14年教龄,工资我跟门卫是一个级别的,最后一级。一周一节音乐课,我也想建功立业,有那个报国之心,没那个报国之力。

  吴丽虹(昆明市第二中学数学教师):但是你知道我们有多羡慕你吗?

  记者:你会羡慕他?

  吴丽虹:上课的时候和学生一起唱歌,下来以后轻轻松松的不用批作业。我们到期末更压力大了,全身心地都想着考些什么题目,不要弄偏了。

  记者:说穿了就是有点猜题的感觉。

  吴丽虹:对,应考。

  侯臻禹:你可能没听出来,她说的意思就是对付考试。

  解说:我们采访了几位参加过中考命题的老师,在他们看来,学校之所以普遍采用题海战术,也是由中考命题的模式间接导致的。

  孙毅(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它毕竟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只能让少数人在这一题当中过关,它才能把高一点层次的学生能够把它区分开来。

  王干才(大理州教育局教科所教研员):专门就要设计一些比较难的,就有意识地去变,去为难学生。

  孙毅:有时候可能就出得有点偏了,教学还是风险比较大的。

  记者:为了能碰对,有时候就得撒开网,就得多做题,有这种情况吧。

  樊潇(昆明市第八中学教师):对,就是学生所说的题海战术了。

  解说:初中教学模式的后果,直接反映在学生身上。非中考科目知识严重缺失,而中考科目的教学效果,在高中教师看来也并不理想。

  和德飞(云南民族中学语文教师):课程没开足,它发展后劲就不足。现在很多学科都是综合性的。语文学科,中国人说自古文史不分家,你如果是历史和其它学科的基本常识掌握得比较少,对整个语言的把握还是比较差的。

  卢启毅(云南民族中学英语教师):上第一节英语课的时候,我们全讲英语。学生说,老师不要讲英语,我们听不懂英语。拼命地为了得高分,就去练题,哑巴英语、聋子英语也就出现了。

  杨敏(云南民族中学化学教师):多少套的考试题拼命练,训练到见了题都会知道答案,但不会想这个题是怎么得出的答案。

  杨必俊(云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像我们云南每一届(初中)学生有66万、67万左右,三分之一上普高,三分之一上中职,三分之一就走向社会。我们现在的中考,可不可以说,就是为了选拔这三分之一的学生上普高而设立的呢?

  记者:您觉得可以这么说吗?

  杨必俊:我觉得可以这么说,就导致了大多数学生陪着这三分之一的学生,围着中考转。该学的没有学到,反复在学的又没有学好。

  解说:但中考背景下多年形成的现状,要调整和转变,或许并不容易。尤其是乡镇和山区学校,客观条件相对薄弱,转变起来会不会更加困难?我们走访了一所乡镇中学。康丽红是这所学校的数学老师,刚下了数学课,她就赶紧回到宿舍,脱下长靴,换上球鞋。几分钟后,当她出现在操场上时,她已经变成了体育老师。

  康丽红(玉溪市红塔区洛河民族中学数学教师):因为我们学校体育老师也是比较少,人不够,所以我们数学老师也兼一节体育课。我觉得带着他们出来,我高兴他,至于专业方面我倒是一点都不懂。

  解说:这所学校按要求开齐了全部课程,但过去的非中考科目老师严重不足。

  记者:您兼的什么课?

  柴文坤(玉溪市红塔区洛河民族中学英语教师):音乐课。因为我不是专业的,只能教大家歌曲。

  李银珠(玉溪市红塔区洛河民族中学美术教师):美术我是一直上过来的,由于学校里边有些老师调走了,所以又让我来兼生物,刚开始的时候非常困难。

  记者:忽然跟您说您教生物去吧,你怎么办?

  李银珠:我说我能不能胜任这个的问题,领导说,不能胜任,情况已经在这里。

  柏艳琼(玉溪市红塔区洛河民族中学历史教师):刚开始教历史的那半年,我感觉上课的时候,我都害怕学生,不敢看他们的眼睛。

  记者:你学的专业是?

  柏艳琼:经济管理。我中专毕业,中学那个时候缺财务,我就招进来了。历史老师不够,所以我就改教行了书,今年我又开始教历史、政治,同时教。

  记者:您呢?

  康建华(玉溪市红塔区洛河民族中学地理教师):我是上地理的。

  柴文坤:我们全校就他一个地理老师。

  记者:你本来是学什么的?

  康建华:我本来学经济学,贸易经济。

  赵永辉(玉溪市红塔区洛河民族中学校长):老师在我们这儿工作的话,感觉要变成多面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万金油,哪儿需要哪儿就抹一下。因为在山区,条件相对艰苦,许多老师有机会、有条件就会调走。只能先按照国家的标准我把它开起来了,至于效果上到多好,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

  记者:云南省共有1800多所初级中学,而其中类似洛河民族中学这样位于乡镇和山区的学校占了80%以上,与城市学校相比,无论在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上,它们都相对滞后,但是在数量上却是绝对主体。而只有这部分学校和学生能够从中考改革当中获益,这个改革才能说是成功的。那么改革的设计者是否充分考虑到了这类学校的现实呢?

  记者:农村的学校本身现在就是比较弱势的地方,我可能压根儿开不出来一些副科,但这些都纳入评价当中来了以后,它该怎么办?

  罗崇敏(云南省教育厅厅长):我们是反向思维,我们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改革,来促使它开这些课,促使加强这方面的教师队伍建设。

  记者:它的确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它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它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罗崇敏:除了专业上,现在人才可能还有些紧缺。核心还是一个钱的问题,这里面涉及到政府对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应该是政府承担这个责任,不是学校。基层政府就有好承担这个责任,我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会采取一些行政措施,来进行干预。

  解说:非中考科目被纳入了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这促使学校和学生都必须开始重视这些科目。但这种重视,会不会转化为学生新的负担和压力呢?

  李劲松(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水平考试是选拔考试是不一样的,难度是比较平缓的,希望把老师引导到你不要去弄很多偏题怪题来让学生做题海,给学生的压力实际上是在降低。

  解说:改革希望通过命题方向的调整来改变教学模式,但老师们却心存疑虑。

  吴丽虹(昆明市第二中学数学教师):如何如何给学生启发,如何如何做多少活动课,一考试,学生的成绩不太好。你说你教的好,那你就拿出成绩来给大家看看。因为你学生考的成绩就是评价你老师的标准。

  卢启毅(云南民族中学英语教师):科科老师都怕自己的成绩低,所以每个老师都要这样。一个老师教一科,他的心里面就只有那一科,但一个学生要做十科,一个学生怎么能做完十个老师的作业呢?

  张贵贤(云南民族中学教师):怎么评价老师,这是一个核心问题。推行素质教育关键在老师,大家公认的标准,第一条还是分数。要解放学生,要给学生减负,但实际上老师都认同不了这个东西,就很难执行。

  王跃昆(云南民族中学教师):为什么老师认同不了?实际上就是一个上面对老师的认可,社会、家长对老师的认可。

  李旭(云南民族中学教师):老师压力越大,学生压力越大,减轻(负担)素质教育就层层化解不了,那么就是如何评价老师?

  解说:分数,不仅一直是评价学生和老师的标准,也是评价学校的标准。

  罗艳新(昆明市第二中学校长):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也是,你中考怎样?你昆明二中中考成绩取得丰收,你昆明二中就是名校,你昆明二中中考成绩如果稍有下滑,昆明二中不行了。它就会出现这样一些现实的状况。

  解说:或许,正是这样的现实,让过去多次“减负”都难以见效,也使得学生们对这次改革能否真正减负不敢奢望太高。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