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生:这次改革会不会只是说了玩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8日09:51   央视《新闻调查》

  记者:苏子文是谁?

  昆明市第二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就是他。

  记者:你记得当时提问题,你提的是什么问题,用的什么词吗?

  昆明市第二中学初一年级学生:我记得,我提的问题是这次改革会不会像所谓的减负一样,就只是说了玩玩。

  记者:你写的比说的还好 “这一次改革会不会像之前说的减负一样,嘴动手不动,毕竟这减负十几年,也不见减啊。”他说的是这么回事吗?有这回事吗?

  昆明市第二中学初一年级学生们:有。说了几年了。

  记者:减了吗?

  昆明市第二中学初一年级学生们:没有,就像没说一样。

  记者:现在有这种担心吗?

  昆明市第二中学初一年级学生们:有。

  记者:新的评价机制更多是以评价学生为核心,如果说对学校的评价,没有新的东西出来的话,怎么使得对学生的评价能够落到实处?

  胡德秋(云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调研员):这个文件名称叫《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包括对学生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对学校的评价。那我对学校的评价是,你这个学校培养了多少质量合格的初中毕业生。用一个通俗的例子讲,跳高,一米五是锻炼的基本标准,原来那种选拔考试的方式让我们学校着力培养往更高处跳的学生。现在的学业水平考试,学校的着力点是在于保证所有人都跳过这一米五。

  解说: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标准在转变,但是,社会的评价标准能够同步而行吗?

  王跃昆(云南民族中学教师):要考一个好高中,不亚于高考的竞争。

  记者:有人还说中考比高考还难。

  王跃昆:为什么难?难在他要竞争那几个优质学校。谁家的孩子都希望到一个资源好一点的地方,受一个优质的教育。

  李旭(云南民族中学教师):有考试就有竞争,压力大以后,学生负就减不下来。你也争,我也争。

  王跃昆:现在为什么还在争这个东西,它是一环扣一环,一条链子,链子的最终端就是大学。如果哪一天高中也全部开放了,孩子才真正解放了。高中就是一种水平教育。但现在是国家把升学的重担压在了我们高中阶段,所有的一切矛盾都在这个地方,我觉得都在这个地方。

  解说:人们对中考改革如此关注,也是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初中学生能升入哪所高中,直接关系到考大学,关系到就业以及孩子的未来。

  李劲松(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大家都认为上大学是最好的选择,价值观实际上不是多元的,是单一的。你认为什么叫成功,我让学生写下来,他们写下来以后,就写有房子,有车子,很好的社会地位。

  记者:但你还不能说这些不算成功。

  李劲松:对啊,但是大家都认为是这样,趋同,你让他有多种选择,有时候他不去选择。

  记者:但是你要求我会不会过分呢?其实不一定是我自己的一个价值判断,可能是这个社会在判断它。你怎么改变呢?

  李劲松:这种改变是像一个磁场一样,不是某一个方面就可以解决的。大家都产生自己的力量,这个磁场才形成得了,包括学生家长的这种选择性,他应该真正建立起多元价值。很多板子都打到教育上,打在我身上很疼,但是我觉得有点不公平。

  记者:但是作为家长来说,包括学生本人,他看得很实际,我要上哪一个好学校,我将来有一个什么样的好工作?

  李劲松:90年代以后,大学进行了改革,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教育部对大学毕业生的一个定位叫普通劳动者,过去是高层次人才,这是一个变化,极大的变化,很多家长没注意。上了大学不一定有工作,你要是真正没有本事,没有一个对待社会的非常健康的情感、一种价值观,那么很可能你就是失业大军中的一员。

  解说:虽然大学生就业形势早已和统一分配的时代截然不同了,但是在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竞争在所难免的情况下,人们都希望孩子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在情理之中。多年来,中考的指挥棒,其实也是随高考的指挥棒挥动的。在高考应试压力依然存在的情况下,中考改革让学生减负的初衷,会不会变成无解的习题,甚至客观上反而加重学生负担呢?

  记者:有人在说,在高考制度没有完全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只是动了中考这一块,那是不是会让中考(改革)最后也淹没其中,实际上不发挥作用?

  胡德秋(云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调研员):我不赞成这种观点。我个人在几年前做过一个跟踪调查,我们有一所大家公认的很优秀的初中,(它的学生)考取高中以后,我们高考的前十名都没有当年的这些学生。因为学校得来的所谓好名声,就是靠题海战术,把学生的思维禁锢了,他已经没有发展后劲了。所以我们初中这样改,我个人认为是为一些特别是好的学生,在高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记者:您自己的内心当中有没有一些担心、忧虑?

  胡德秋:我最大的担忧,或者说我认为工作最大的阻力是观念的转变。人的观念改变比出台一个方案我个人认为更艰难。

  记者:但是从受改革影响的这些人来看,能够让他们转变观念一个条件就是说,这个制度真的让他们相信,真的给他们带来一些益处。

  胡德秋:对,这个确实是这样。2012年高中阶段的招生能不能给社会、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待,是很关键的一点。

  解说: 教育改革需要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呼应,但观念的转变,往往又受制于现实。在目前的社会现实条件和社会观念背景下,中考改革时机真的成熟了吗?

  李劲松(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只要你不做,永远推进不了。义务教育总的目的应该说是培养合格的国民。我们现在已经背离了这样的思想,中国培养出来的基本上是考生,而不是国民。

  罗崇敏(云南省教育厅厅长):合格的公民难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出不来。文科、理科状元那么多,但是一个创新型、国家级的人才没有见到,这个不就说明我们考试制度需要变革吗?

  解说: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改革既势在必行,又寸步难行。当考试的指挥棒发生变动,庞大的教育体系中的每一环真的能随之动起来吗?今天人们的担忧会不会变成现实,如果变成现实,又能否得到妥善的解决?一切刚刚开始,一切都还是问号。

  昆明市第二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家长:我们每天在这里抱怨,应试教育的弊端,那不如我们做一点事情,向前跨一小步也是一个成功。原来大家也说过,改革开放就像一扇窗户打开了,新鲜空气会进来,苍蝇也会进来,慢慢调整。你每天在抱怨,什么都不做,那又能怎么样?

  解说:面对改革,人们的心情如同镜子的两面,一面,是担忧和质疑;另一面,是希望与期待。

  一位家长在调查问卷的末尾写下了这样几句话:“我们的孩子3岁以后,全家就要为他的学习发愁。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可以说是动用了全家的人力和财力。希望这次改革能够非常成功,不要让他们的孩子再像他们一样。”

  记者:目前云南省各州市正在按照省中考改革的方案,结合自身特点,制定自己的高中招生办法。可以说,这是一项在实施当中仍然不断探索的改革。这项改革在许多人看来,势在必行,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云南省已经开始行走。而今后,人们将要关注的是,它将如何持续行走,并且行之有效。

  采访人物:

  吕晋宁  印刷厂厂长

  李  暾  云南民族中学校长

  王跃昆  云南民族中学教师

  云南民族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罗艳新  昆明市第二中学校长

  陈亚琼  昆明市第二中学语文教师

  李  艳  初一年级学生家长

  罗崇敏  云南省教育厅厅长

  昆明市第二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昆明市第二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家长

  赵  磊  昆明市首席高级教师

  杨必俊  云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

  李  琼  讨论会家长代表

  胡德秋  云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调研员

  张贵贤  云南民族中学教师

  杨  敏  云南民族中学教师

  李劲松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钱柳伊  北京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班主任

  何小杰  北京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校长

  甄  薇  昆明市第二中学初一七班班主任

  侯臻禹  昆明市第二中学音乐教师

  吴丽虹  昆明市第二中学数学教师

  孙  毅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

  王干才  大理州教育局教科所教研员

  樊  潇  昆明市第八中学教师

  和德飞  云南民族中学语文教师

  卢启毅  云南民族中学英语教师

  杨  敏  云南民族中学化学教师

  康丽红  玉溪市红塔区洛河民族中学数学教师

  柴文坤  玉溪市红塔区洛河民族中学英语教师

  李银珠  玉溪市红塔区洛河民族中学美术教师

  柏艳琼  玉溪市红塔区洛河民族中学历史教师

  康建华  玉溪市红塔区洛河民族中学地理教师

  赵永辉  玉溪市红塔区洛河民族中学校长

  李  旭  云南民族中学教师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