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网友眼中的援藏干部:他们为西藏牺牲很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1日12:20  人民论坛杂志

  网友眼中的援藏干部

  可惜没拍下援藏干部的眼神

  新浪网友感动的心 :我曾去过西藏,感受到自然环境对身体的巨大影响;我曾接触过援藏干部,他们满脸黑红,原本健康的身体经过援藏之后,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问题;我在回程的路上看到援藏干部的眼神,可惜没有拍下来,那种不舍、孤独和寂寞非常让人难忘;我曾去过援藏干部的家,好端端的阳台窗户上贴了一层膜,这是援藏干部妻子的发明——因为她不想让外面的人看到家中只有母子二人;我曾经带过援藏干部的孩子,由于经常没有父亲的陪伴教导,见什么都害怕;我和援藏干部的父母唠过家常,很多年过七旬的父母都没在城里逛过,因为他们优秀的儿子一直在援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援藏干部选择了援藏,就会对个人和家庭造成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让我们向肯于舍小家为大家的好同志致敬吧!他们付出的太多,太多了!

  进藏干部的付出远比援藏干部多

  人民论坛网网友守四方:作为新时期进藏报国大学生、研究生中的一员,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内地进藏干部在西藏的付出和牺牲远比援藏干部大得多,得到的却少得多,比其他西部欠发达地区干部都累,都可怜。那些没有亲身参与到西藏工作特别是基层工作的人,是不可能体会得到的。

  我曾经想过去西藏工作,只是因为我喜欢那里

  中国西藏网网友田村狂跳子:不管怎样,我很佩服那些长期在西藏工作的人。援藏真的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浪漫,要面对太多的问题。在拉萨可能要好点,在偏远的地方,工作就很不好做。我曾经想过去西藏工作,但是父母不同意。我也没有崇高伟大的理想,只是因为我喜欢那里,那里很吸引我而已。

  他们依然面临着很多考验

  人民网网友竹叶青青:我是1995年至1998年广东省第一批援藏干部中唯一的女性,那是一段人生中浓墨重彩的经历和回忆。那时的援藏干部很不容易,交通、通讯、生活条件、自然环境都很差。现在这些条件好多了,但作为援藏干部所面临的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并没有减少,他们是不容易的。尽管现在援藏干部的待遇有所提高,但他们依然面临着很多考验,是令人尊敬的。

  我所见到的进藏工作人员,包括大学毕业进藏工作的大学生,以及因父母辈进藏而在西藏出生的第二代更加不容易。文化的差异和生活习俗的差异有办法适应,但没有归属感,没有根的心态将伴随他们一生。在西藏他们是“少数民族”,回内地他们是“西藏人”。他们应该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向他们致敬!

  朋友在安多县呆了三天,回来就觉得老了许多

  人民论坛网网友纽约的秋天:你且别说援藏干部到西藏去工作了,光是呆在那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就足以让我们敬佩。有一年十月份,北京有个检查团来西藏,我一个朋友代表他们单位,一起去那曲检查一个企业,也是青藏铁路的施工单位之一。北京那个团里有个人还没到那曲就撤下来了,还有一女同志刚到安多就倒下了,每天只能在驻地吸氧,坚持到他们完工。我朋友给我打电话时,必须背着风才能听到我说话,因为风太大了,他穿着军大衣还冻感冒了。他在安多才呆三天,回来时就觉得老了好多,手和脸都被风吹裂了,我让他抹护手霜抹了好多天才好过来。

  单位里发出援藏的通知,着实让我激动了一番

  人民论坛网网友我心飞翔:上中学的时候,我就有到西藏去锻炼一番的遐想,可能是平日的生活太索然无味了,但是遭到家长的反对:“我们这里不是大西北吗?难道这里还不够你锻炼?”其实那时候信息闭塞,缺乏通道,即使家长支持,想去也难。

  后来工作了,每天忙着过琐碎的日子,每天都有操心的事。一晃十五年过去了,也没有遇到什么特别有挑战、特别能得到锻炼的事情。近日,单位里发出援藏的通知,着实让我激动了一番。我赶紧报了名,梦想马上要变为现实了,我现在非常地激动!我要好好学习西藏的知识,好好锻炼身体,争取为西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摇摆不定的援藏梦

  人民网网友留住青春:得知单位有两个名额可以派到西藏林芝地区工作一年半,我几天都在摇摆不定当中。想去,是因为西藏是我梦想的地方,援藏又是给乏味的都市生活增添色彩的事情,可以用一年半的时间去体会西藏美丽而又神秘的风情,可以了解真实的西藏情况,了解西藏与内地的差异;不想去,是因为我刚到学校工作不久,现在去援藏有不安分之嫌。还因为自己年纪大了,还没嫁出去,怕从西藏回来带着两朵高原红就嫁不出去了。

  反反复复、犹犹豫豫地到了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最后一刻,我一咬牙,还是交上了申请,大概是西藏的诱惑太大吧,反正我一定要去。

  他们为西藏牺牲很多

  ——林芝地区地委副书记、地区行署专员卓嘎对赴藏采访组的讲述

  时间 _ 2010年4月6日

  采访地点 _ 林芝

  我来林芝与这里的第五批援藏干部一起共事,已经两年多了。以前在阿里工作时,也接触过第三批、第四批的援藏干部,对这个群体有着非常深刻的感受。

  贡献很大牺牲很多

  不论是整个西藏,还是某一个地区,大规模对口支援这15年,都可以说是西藏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林芝是西藏的江南,可以说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有广东、福建两个强大的省来对口支援我们。15年来, 300多名援藏干部来到林芝,带来资金26亿,为林芝的稳定与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从援藏干部的领队,到每一位普通的援藏干部,都把这里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把这里的老百姓视为自己的亲人,亲力亲为,参与地方政府的每一项工作。首先是把援藏工作作为重点,其次是完全服从、服务于西藏当地发展建设的需要。援藏干部一是通过大项目来带动西藏的发展,二是搞民生项目,来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环境,还一个就是支持公益项目。另外,他们也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想必你们采访中已经去看了工布印象,这个项目做得非常棒。这个项目启动的时候,应该说是在一张白纸上画画,有很多未知的困难。比如说大面积的拆迁,很多干部都感觉拆迁就像捅马蜂窝,会有一系列焦点难点问题随之而来,援藏干部迎难而上,并把这个项目越做越大。这既有利于林芝打造旅游城市、宜居城市,又凸显了民族风情。

  尼洋阁也是一样,它是由第四批援藏干部兴建,并由第五批援藏干部完善的。两批援藏干部把那里打造成了林芝一个新的景点,成为西藏地市级一个零的突破,体现了文化援藏的内涵。这两个项目和当地文化完美结合的例子,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一些启示,不但要项目援藏,文化方面的援助也非常重要,有利于民族间文化交流与融合,促进民族团结。

  援藏干部们来到西藏,为西藏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个人却做出了很大的牺牲,经历了很多你们体会不到的困难。福建省领队陈秋雄同志在出差时摔伤了腿,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他依然坚持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指导、部署工作,特别敬业,让人非常钦佩。

  援藏带来理念更新

  西藏近些年的发展很迅速,但是跟内地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虽然援藏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好的项目,但是,从输血到造血,实现西藏自身的发展,还需要西藏的群众和干部转换观念,多“向外看”。

  西藏因为地势封闭,交通不便,老百姓语言、饮食习惯也有差异,因此与外界的接触较少。我们当地干部通过组织部来统筹、组织,到中央各部门、企业去挂职锻炼,到福建、广东两省的党校去进行3个月的培训。我们的村干部曾到内地农村去参观,他们以前以为内地农民很清闲,但是参观过后,觉得内地农民比他们勤劳多了,也更新了一些致富的观念。

  我们有个县的藏刀很有名,但是以前完全是粗加工的小作坊式生产,我们也在慢慢地往产业化的方向去引导,组织他们去云南学习。他们去了之后,发觉自己简直是太落后了。所以看和不看,出去和不出去,完全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加强引导和宣传,让他真正感到转变的迫切性。

  我们的一些基层干部,为了帮助老百姓尽快发展,可以说是在手把手地教。以前这里的老百姓是不种玉米的,慢慢地就尝到了甜头,并开始从粮食作物转向经济作物,增加了收入。应该让老百姓意识到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生活面貌,提高生活水平。我每次下乡的时候也会跟老百姓说,过去咱们没钱的时候,一日三餐吃什么,现在有钱了,一日三餐应该变成什么,能不能丰富餐桌内容。有钱要会花钱,你买电视机,可以第一时间听到党的声音;你买洗衣机,可以解放自己的劳动力。很多情况都是老百姓从不认识到认识,从不接受到接受,去自我发展。这种思想转变是非常难的,关键是要靠引导。

  互动增强援藏效率

  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之后,中央要求援藏项目、资金要逐步向基层倾斜,我们也在逐步做着这方面的调整。我们的新农村建设从2006年开始搞,到现在成果非常明显,农牧民基本都住上新房了,但是村容村貌依然比较落后,乡村道路还有待完善,水电通讯还有待加强。所以,将来第六批援藏资金一定要围绕配套设施、村容村貌建设,拓宽老百姓的受益面来倾斜。

  对于援藏项目的设置,怎么来建,两地都要参与、配合,应该共同商议,互相监督。除了项目援助,希望在干部援藏上也能有所突破,在援藏干部的选拔、配备上,多选派技术干部、一专多能干部,而不单单只是行政干部。另外,我觉得援藏和整个西藏的发展需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因为有了中央的关怀以及全国各省市、人民的支持,30多年来西藏的发展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但是,很多变化都不为人所知。现在西方敌对势力利用达赖来分裂中国,其实西藏的天永远不会变,永远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部分老百姓都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共产党给的。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对外宣传,将西藏的现状展现给区外、国外的人们,要让世人看到西藏的变化。 (人民论坛赴西藏采访组)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援藏 干部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