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悟本被指根本不是中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9日11:52  新民周刊

  别总拿中医说事儿

  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的弟子、上海市名中医王庆其指出,张悟本根本不是中医,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应该加倍珍惜它,不能把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按到中医的头上,更不要总拿中医说事儿。

  记者/黄 祺

  每当一种养生谬论被掀开遮羞布,中医总是不免被误伤,因为各种养生谬论,都要把中医大旗抗在肩上,为的是博取信任、借彼东风。中医有几千年历史,诞生于民众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所以,中医发展过程中有着鱼龙混杂的漫长阶段,这给种种奇技怪方提供了广阔天地。张悟本也不例外,无非自称中医,独创“偏方”。

  科学缺少之处,迷信就盛行。在各种所谓中医养生概念铺天盖地的时候,更需要专业人士廓清真伪。

  养生与中医是什么关系?怎样的食疗才算科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王庆其,对如今的养生乱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王庆其教授钻研《黄帝内经》及中医内科临床数十年,师从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20多年。

  《新民周刊》:你怎么看张悟本的这些所谓“养生方法”?

  王庆其:在中医看来,绿豆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消暑,一个是解毒。过去在没有西药的时候,绿豆、甘草是用来解毒的。中医一般认为,绿豆不宜与药同服。任何食疗都只是辅助方法,不能过头。食疗也有适应症,也有剂量的问题。如果一个食疗方子或者一种药什么都能治,那它往往就什么都治不了。

  我没有在中医药文献中看到关于用茄子和苦瓜可以治百病的记载,张悟本说茄子吸油,大概是他从炒菜里得到的灵感,以为茄子比较吸油就能用在高血脂患者身上,这完全是想当然,没有科学依据,我从来没有看到中医书上有这样的说法。高血脂、肥胖的患者,吃得素一点是有好处的,这个老百姓都应该知道。

  至于奶制品,也是因人而异,都有度的问题。比如缺钙的人,喝点牛奶是好的,只要他没有牛奶过敏症。肠胃菌群紊乱的人、经常胃肠不舒服,喝点酸奶也有好处。但胃酸过多、胃寒的人吃了就不舒服。我非常推崇一句话是清代医家叶天士所说的“胃喜为补”,上海话叫“乐胃”。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对食物、药物的顺应性也不同。

  《新民周刊》:食疗的定义是什么?食疗在中医学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王庆其:我理解的食疗,包括用食物作为辅助治疗的方法,和用药物做成食品作为辅助治疗的方法。

  从中医起源来说,食疗和医学起源是同步的,就是我们常说的“药食同源,医养同理”。《千金方》记载,“为医者,当需先洞晓医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在没有找到特殊的药物之前,人们就用食物来进行治疗。俗话说“七分治三分养”,这个“养”里面就包含了食疗。现在在一些偏僻、贫穷的地方,现代医学覆盖不到的地方,对一些小病还是有人用食物来解决疾病问题。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也不能夸大食疗的功效。我认为对待食疗有三个原则:一是食疗可以辅助药物治疗,二是食疗不可以取代药物治疗,三是药食同治相得益彰。

  《新民周刊》:你怎么看待民间“偏方”“单方”?

  王庆其:在汉代以前,中医方剂学形成之前,中医都是偏方和单方,这些治疗方法在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以后,才成为正式的方剂。我们应该科学、客观地看待民间偏方、单方。首先,偏方、单方是广大民众与疾病作斗争中自发形成的治疗经验和方法,但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

  《新民周刊》:因为常有张悟本这样的人出现,大家都会有一个印象,感觉中医界比较乱。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庆其:首先,张悟本根本不是中医,他的所作所为与中医学无关。张悟本仅仅读了个函授,没有取得医师资格证书,怎么可以自称中医呢?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应该加倍珍惜它,不能把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按到中医的头上,更不要总拿中医说事儿。

  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一些教训是必须要总结的。比如,一些学校乱办班,像张悟本读了个函授,可能只是几个月,顶多学到一些中医的皮毛,就拉大旗作虎皮,败坏中医的名声,这是十分可憎的。还有就是,中医界应该自尊、自重、自强。我反对社会上个别中医的“江湖腔”。喜欢说过头的话,这样会让患者不信任你。

  《新民周刊》: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人自称“中医”、“中医大师”、“老中医”等等,怎样才能辨别哪些人是真正的中医,哪些是江湖郎中?

  王庆其:建国以来,中医管理逐渐正规起来。现在,我们的中医师,都要求正规专业院校毕业。进入医疗机构的医生,必须要有执业资格证书等专业的资格认证,然后从住院医生开始一级一级干起。对中医的管理规范,与西医是一样的。

  “大师”、“名医”不可以滥用,我们国家对“国医大师”的认定,到现在为止只有一次。2009年,30位中医师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国医大师”的称号。要成为“国医大师”,有很多严苛的条件,比如从事临床工作55年以上,对中医事业有突出的贡献,理论造诣深厚,有很大学术影响,临床经验丰富,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培养大批接班人、形成学术梯队等等。我的老师、刚刚去世的裘沛然先生,也是在这次评选中获得“国医大师”荣誉的。“上海市名中医”是经过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联合评定的,共有70余人获得。

  《新民周刊》:张悟本这一类江湖术士自古就有,但是,在我们宣称教育水平、生活条件都已经大幅度提高的今天,为什么这些谬论,还有市场?

  王庆其:这里面恐怕有很多原因。第一,我们大众的卫生健康知识还是非常欠缺的,容易被误导。第二,民众的理性思维能力还显得很薄弱,社会上常常有一种“跟风”现象,缺少独立思考,听到一个人有“专家”“大师”的头衔,就盲目地相信。

  另外,媒体没有承担严格把关的责任,有些媒体为了收视率、经济效益,不顾起码的常理常识,蒙蔽观众。我曾经在一份很权威的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一家诊所号称治疗尿毒症,疗效达到97%。如果治疗尿毒症的疗效能到97%,是可以拿诺贝尔奖的,怎么可能是真的?作为一份权威的报纸,为了广告费,就可以登这样的广告吗?

  现在,出版养生类的书籍,完全没有门槛,造成各种没有依据的“伪养生”观念流传,出版界应该大力地整顿养生书籍市场。我认为,出版健康、养生类的书籍,应建立专家评审制度,让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社会责任感的专家来把关,不要让谬论流传,祸害广大群众。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专业人士没有做好科普的工作,给这些以牟利为目的的外行钻了空子。写科普文章、办科普讲座,应该是由具备一定学术造诣的专业人员来承担,必须体现科学性、趣味性、通俗性,这个工作特别需要专家来做。但现在很多专业人士因为没有时间,或者不屑于做科普,就把这块市场让给了那些不学无术的人。我前段时间看到一个电视节目,一位非专业人士在讲《本草纲目》,我感到十分惊诧,我真佩服这种人的胆量和勇气,其效果可想而知。我反对把中医神秘化,但是也不能把中医知识庸俗化、娱乐化。▲

  养生的前世今生

  食疗是我国传统养生方法的一种具有特殊魅力的方法,它运用中医理论,有意识地选择相关饮食,或者饮食与药物相结合来进行治疗。张悟本所引用的历史上有关食疗的经典言论,本身并没有错,毛病出在他们的滥用。因为饮食对于身体其实是双刃剑,运用得当,有益养生;运用不当,则会损害身心,甚至导致死亡。

  撰稿/章 原

  时下正在热议的张悟本事件如同一个罗生门:

  有人怒斥、有人力挺,有人观望、有人彷徨,悟本堂主的身份、学历、经历则扑朔迷离,据说他的背后有一个团队,据说他其实只是一个口才不错的幌子,所有的东西都是别人操刀,又据说绿豆涨价是他引发的……的确热闹,确实喧嚣,看上去不像养生事件,倒像是娱乐新闻。

  然而,不管结果如何,受伤最深的都是中医的声誉与养生的口碑。张悟本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是行医,但最终站出来澄清的却是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你提到的这个人(张悟本),把他和中医和养生联系起来是个错误,中医养生理论没有错误,但是现在有人借着行骗,而且有人模糊了这个界限。”(《新京报》6月5日)

  如果稍微回忆一下,近些年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排毒教主”林光常、“太医后人”刘弘章、“盖世华佗”胡万林……虽然行骗手法不一,炒作方法各异,但无一例外地,最终都是中医代人受过。

  何以骗术层出不穷而屡屡得逞?何以大众不断受骗而乐此不疲?何以中医总是成为受害者?个中原因固然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大众对于养生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甚至缺乏常识。

  的确,日常生活中每个人似乎都能说出点养生小常识:多喝水、多运动、少抽烟……不一而足。但这些只能算是个人养生的经验,并不等同于养生本身。正如每个人都吃饭,但并不等于就是营养学家。

  其实,养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养生是人类的生命本能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就意味着死!

  无论是君主或是平民,无论巨富或是乞丐,生命的终点都是死亡,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平等。人生一世,短短数十年,至多百余岁,在茫茫宇宙中真如草芥一颗,其情形恰如庄子所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早在2000多年前,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荀子就曾经大声疾呼:“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死甚矣。”人类最大的欲望便是生存,最厌恶的事则是死亡。贵生恶死可以说是人类共同的心声,自发地探索影响生命长短的因素,积累能够延长生命的经验也是东西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东方的《黄帝内经》与西方的希波克拉底的学说,可以说是不同养生文化的标志。

  成书于秦汉之间的《黄帝内经》的第一篇就是关于养生的内容,已经形成系统的养生观,对后世影响深远。而大量的实践也证明,科学养生的确行之有效,能延长人类的寿命,提高生命质量。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与自己的日常养生有关,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与社会因素有关,8%与医疗条件有关,7%与地理、气候、环境有关。

  很显然,长寿的美好愿望,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古今概不例外。所以,当我们看到书店热销榜上总充斥着林林总总的养生书籍,当我们看到每天清晨无数的人进行晨练,当我们看到每年秋冬,许多人不惜花重金、排长队去开膏方的时候……我们应该感到欣慰,因为养生寄托着人类延续生命的美好愿望,代表着人类对于未来充满了希望。

  但令人痛惜的是,别有心计的人也往往利用人们的求生心理施骗,这样的例子从古至今比比皆是,比如中国历史上三位有名的君主:

  一心想长生的秦始皇受惑于徐福,于是派其率领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孰料一去不复返;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一生笃信长生术,屡屡遭受方士欺骗,但痴心不改,杀掉骗局被拆穿的方士后,又立刻寻找下一位方士,他的传记里一大半是有关求生的记载;

  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是千古传颂的明君,但也逃不过长生的诱惑。服食国内方士献上的丹药不见效之后,不以为诈,反认为国内方士道行浅,于是四处派人去异国求药,在服下了一名自称200岁的印度和尚配置的方药之后中毒而死,时年才52岁……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骗术都是一致的,利用人们“贵生恶死”的心理,投其所好,诱人上当。有志于养生的人们当引以为戒,慎之,慎之!

  仁者未必寿

  一提到儒家的养生,许多人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仁者寿”。

  借孔老夫子的金口,“仁者寿”一语被推崇备至,被无数希翼长生者或悬或挂,奉为金玉良言,

  毋庸置疑,“仁者寿”的风靡自有其合理性,精神因素在养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精神的愉悦与道德的满足感均有助于身心的安泰。尤其令人信服的是,此言非虚,有史为证:历史上著名的儒家学者也大多长寿,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郑玄、朱熹均年过70,其中荀子、董仲舒的年龄甚至有考证说超过90岁。不止古代如此,近现代历史上的大儒如冯友兰、梁漱溟、熊十力等均年逾80。很明显,这绝非偶然的现象,“仁人多寿”确实深符养生之道。

  但是且慢,仁者就一定长寿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为何却最早死去?莫非他道德修为不够,还不够“仁”?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仁者寿”的养生内涵进行简单的剖析。

  “仁者寿”的命题有两个关键部分:其一,何为仁者;其二,仁者和寿的关系。对于这两个问题,董仲舒的回答最详细,同时也最具养生意味。

  何为仁者?董仲舒认为“仁者,所以爱人类也”,这无疑是继承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董仲舒对仁者的标准做了具体的阐述:“仁者惨怛爱人,谨翕不争,好恶敦伦,无伤恶之心,无隐忌之志,无嫉妒之气,无感愁之欲,无险诐之事,无辟违之行”。可见,在他看来,仁者应该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中能够真诚恳切地爱人,恭敬和睦地待人,喜好憎恶要切实明确,无伤害厌恶他人之心,无暗中怨恨他人之志,无妒嫉他人之气,无伤感忧愁之欲,无危险邪恶之事,无偏激悖谬之行。事实上,董仲舒的长寿与其素有仁行有密切的关系,他为人正直,不屑与阿谀上位的丞相公孙弘交往,《史记·儒林列传》载其“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即使以骄横著称的诸侯王也对其以礼相待,胶西王为人暴戾,曾经杀掉或者毒死其国相数人,但“素闻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董仲舒为人之品格与感染力可见一斑。

  那么,仁者为什么能够长寿呢?董仲舒认为“精神者,身之内充也”,“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其治。”也就是说仁者由于道德高尚、内心平和,再加之能够调养身体,故此“多且治”,“多”即长寿,“治”即健康,长寿并且健康,这才是有质量的人生。

  可见,“仁者寿”所隐含的意思不止是道德修养足够就能长寿,还要注意物质对于身体方面的影响,要从自然界汲取有营养的物质来“养其身”。在思想境界上最接近孔子的颜回之所以早夭,多半就是物质条件太差的缘故。据说他死去的时候,才29岁,但已经是满头白发,死了后,连棺材都买不起,其家境之窘迫可想而知。

  明代养生学者吕坤在“仁者寿”之后又增加一句“生理完”,其意与董仲舒相同,都认为仁者只有在形体、精神方面都注重才能获得长寿。

  近些年,郭店楚简、上博所公布的出土文献中,“仁”字多做“■”(上身下心)讲,意为身心的和谐方才可以称得上是“仁”。也有学者从文字学的角度,给我们勾勒了仁字产生的文化轨迹:“仁”与“夷”在古代一体,“仁”系由“夷”而起,其内涵亦复如是。夷即东夷,东夷人素来有三种风气:好生、好让、重血缘。“好生”就是热爱生命,崇尚生生不已的生命力。可见,在仁最初的含义中就已经包括了精神(好让)与身体(好生)两方面的内涵。

  于是,我们明白了,仁者的最高境界是身心和谐。过去我们只重视了仁字所强调的人与人之间的爱的涵义,而忽视了仁字还有“爱自己”的一面,而这个爱自己就体现在对于身体与精神的呵护,追求精神与身体的和谐。倘能达到此种境界,长寿也就悄然而至了。

  帝王为何不住大房子

  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痿。此阴阳不适之患也。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台。(《吕氏春秋》)

  高台多阳,广室多阴,远天地之和也。故圣人不为,适中而已矣。(《春秋繁露》)

  鸟有巢,兽有穴,即便是蜗牛,也知道背着自己的壳慢慢地爬,几乎能想到的一切动物,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栖息之所,可以在里面躲风避雨,这几乎是它们的最后的港湾了。

  在这一点上,人和动物其实并无区别,都渴望能拥有自己的居所,这不仅是生理上保护自己的需求,同时也是心理上的慰藉。但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人还有贪心。狡兔有三窟是为了躲避天敌。而人呢,总是希望房子越大越好,房子数量多多益善。甚至于有的人用非法手段获得了二三十套房子之多,却不敢写自己的名字,只能间接占有,心理何其扭曲,何其贪婪!

  自然,我们不是政治家,也不是心理学家,我们只想从养生的角度来探讨一个问题:房子是越大越好吗?

  关于这个问题,早在先秦的《吕氏春秋》就已经给出了答案:“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痿。此阴阳不适之患也。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台。”意思是居室过大,阴气就盛,房屋过高,阳气就过盛。如果住在这样的阴阳之气不平衡的房子里,就会导致疾病。故此,即便是帝王的居所也不能过于高大宽敞。或许有人听了觉得奇怪,皇宫向来以气势雄伟、殿阁众多而著称,阿房宫据说有300里之广,而北京的故宫据说有9999间房,难道皇帝的住所还不够多吗?其实,皇宫虽大,但是皇帝本人的寝室实际上并不大,也才10个平方左右,深符“不处大室,不为高台”的养生之道。

  从现代卫生学的角度来看,古人对于居室的要求很有道理。目前城市中一般的卧室面积约在15平方左右,层高则以2.8米左右,太大或者太小都不利于房间的通风和换气。

  房间的大小高低除了与阴阳之气的平衡有关之外,还与房屋的采光有密切的关系。历来的养生家都非常重视采光,《遵生八笺》就建议用帘子来调节室内的光线:“太明即下帘以和其内映,太暗即卷帘以通其外耀。内以安心,外以安目。心目皆安,则身安矣。”如果室内光线过于明亮则放下帘子使得光线柔和,如果太昏暗,则卷起来使自然光线能够进来。总之,适宜的采光不仅能够使眼睛舒适,同时也能安心,对于身体的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自然,古今人口、住宅的条件不同,有些观念虽然是好的,但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也不可一味死守。如现代城市里面人口密度极大,房屋价格飞升,许多人的住宿是无法满足上述标准的。此外住宅也以楼房为主,有些摩天大厦更高达四五十层,形象地称呼就是“鸽子笼”。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灵活运用居室养生的精髓,注意房间的通风、朝向、进深等,一样可以保养身体。

  在目前的房产市场上,90平米以下的属于小户型,大多是两室一厅或两室两厅。其实,如果从养生的角度来看,三口之家的话居住在这样的房间里具有最佳的性价比,卧室的大小较为适宜。

  所以,笔者揣测制定90平方米作为大小户型分界岭的专家或许是深谙养生之道的,它在经济与舒适的天平上找到了较合适的平衡点。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张悟本 养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