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孩子们在灾难面前一夜间长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8日11:49  新民周刊
孩子们在灾难面前一夜间长大
新民周刊604期封面图片。

  灾害发生后,舟曲县城停水、停电,外界救援的水也没有送到,灾民和救援人员吃水成为一个难题。就在8日下午,几个小姑娘一合计,到县城对面的山谷背水,那里有一个泉眼。

  他们每人从家里找了一个大塑料水壶,去泉眼灌水,然后背到县城,给救援人员倒水。每天早晨7点多,小姑娘们就开始出发,一直到下午7点收工,3天内,她们背了20多趟,每趟往返都要40分钟。

  在舟曲三中、一中的灾民安置点,在舟曲的大街小巷,记者都看到了由当地青年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

  这些“90后”甚至“00后”的孩子们在灾难面前一夜间长大,与大人们一起搬运救灾物资、清扫垃圾。

  他们的手上都系有红丝带,这已然成了舟曲灾区的一道风景线。

  “我力气小,不能扛水,但能扛方便面,可以干其他轻的活……”在甘肃舟曲三中灾民生活安置点的志愿者招募站,12岁的李涛因年龄太小被拒绝后,仍在努力争取。

  在舟曲县青年志愿者招募站,每天都有很多人前来报名。灾难发生后,每天都有大量的救灾物资运到舟曲,由于城区道路无法通行,这些物资只能靠人背肩扛送到灾区。志愿者招募站的负责人介绍,在泥石流发生当天县团委就开始组织青年志愿者,短短的3天他们就召集了近700名志愿者。

  记者采访发现,这些青年甚至少年志愿者中很多人家中都有人遇难。

  8月13日上午,20岁的志愿者袁雅晕倒在运送物资的路上,被人送进了舟曲人民医院。

  袁雅的家在舟曲北关村,泥石流来袭时,一家5口幸运逃脱,但她的很多乡亲、老师、同学都被洪水卷走。从9日上午,袁雅拉上妹妹袁莉报名成为了志愿者,袁莉被安排打扫卫生,袁雅被派往距离县城2公里外的一个物资转运点搬运物资。

  袁雅整天不说话,只是一趟一趟地搬运物资。搬运一趟物资至少需要40分钟,每天要跑10多趟,她的脚底都磨起了泡。

  但是袁雅并不肯休息,别人一趟搬一件,她就搬两件,别人休息了,她又奔向物资转运点。

  “姐姐很害怕睡觉,怕睡着了梦见自己的同学、老师。”袁莉说。

  一个身高不过一米出头的小男孩韩博也成为了编外志愿者,小家伙每天推着小车将两桶水送到某防化团炊事班。

  到炊事班需要经过舟曲一中门前的斜坡,小家伙推不动,只得一桶桶往上搬。5斤重的水桶,韩博搬得很吃力,他使劲拽着水桶,身子往另一边斜,最后不得不用一条腿顶着桶底,一晃一晃往上挪。

  战士们每次看见韩博都会劝他不要再送水了,小家伙就是不听。这个内向的小孩,至今未能好意思去报名参加志愿者,只是自己找了块红绸子系在腕上,然后就不声不响地去帮助别人。

  在灾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个行列。

  他们在以自己的方式支持着这场抗洪救灾的斗争。

  希望

  何建舟是月圆村幸存者中为数不多的一位,因为外出打工,他侥幸逃过一劫,泥石流发生时,父亲因为在上游看守菜地也得以幸存。但何建舟包括母亲、妻儿在内的8位亲人已经在灾难中罹难。父子二人相依为命。

  月圆村的村干部除了村长何新朝受重伤正在天水治疗,其余都已遇难。灾后,月圆村仅存的70多人在一片废墟中推选出了新任的村支书与代理村长,30岁的何建舟与25岁的尚方方临危受命,分别担任代理村长与新任村支书。

  何建舟说,这几天他眼泪都哭干了, 他与尚方方一起领着大家搭建帐篷、拉生活用品,还有挖废墟下埋着的村民。

  月圆村受灾后,活着的人一些投奔亲友,一些住在了山顶一个道观旁,一个连队官兵固定帮助他们,外界的帮助让月圆村活着的人看到了希望,何建舟说他一定带领大家度过难关。

  这几天,尚方方做的最多的事,就是为遇难者家属开具遗体安葬证明。但是对于月圆村的重建,这位年轻的村支书也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

  尚方方是月圆村最幸运的人,在这场灾难中,全家无人遇难,这简直可以算得月圆村的奇迹,而且8月8日上午10点20分,他的妻子在舟曲县人民医院为他生下了第二个儿子。

  这是舟曲在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降临的第一个生命,尚方方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尚泽轩。

  尚方方说,他一辈子都不会忘了那个可怕的夜晚,听到轰隆隆的声响后,他带着父母、妻儿爬上自家三楼的屋顶。泥石流顺着房子往下狂奔,妻子重孕在身,行动不便,尚方方背起妻子就从楼顶跳上了山间的一条小路。等一家人爬上山坡,房子就已经一头栽进了泥石流。

  尚泽轩的出生,给悲痛中的月圆村乃至舟曲县都带来了一丝难得的生机。

  灾难发生后的第四天,舟曲县城已经有33家商铺恢复营业,尽管悲痛仍然笼罩着整个县城,生活的秩序却在一点点恢复。

  8月15日,共和国为此次灾难中遇难的同胞举行全国哀悼。

  这是继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后,共和国的国旗第三次为普通民众的遇难降半。

  在北京、在上海、在广州……无数双拳头再一次有力地挥向空中——

  舟曲加油!

  中国加油!

  (感谢兰州晨报为此次采访提供大力帮助)▲

  重走三眼峪

  等你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行进到达三眼峪,望着下方的舟曲城,你就知道8月7日深夜,舟曲人经历了怎样的恐惧与浩劫了。

  首席记者/杨 江

  8月15日,国家哀悼日,舟曲县城笼罩在浓郁的悲伤中,站在舟曲仍在清理淤泥的东街向北望去,一条巨大的喇叭状泥石流冲积带赫然醒目,喇叭收口于北面远处高耸的两座高山之间的峡谷。那里就是给舟曲人带来伤痛的三眼峪。

  逆向重走三眼峪需要一定的勇气,因为你必须沿着这条泥石流冲积带,跨越废墟,穿过悲城舟曲。

  这仿佛走进时光隧道,耳边俨然响起8月7日深夜可怕的轰鸣与惨烈的呼救。

  等你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行进到达三眼峪,望着下方的舟曲城,你就知道8月7日深夜,舟曲人经历了怎样的恐惧与浩劫了。

  记者眼前,峡谷两边的岩石风化明显,峡谷间堆满因风化坠落的山石。8月7日深夜,那场持续40多分钟的瞬间性暴雨形成了特大的山洪,山洪席卷着巨大的山石迅速往山下奔袭,沿途的泥浆不断汇入,最终形成了泥石流。约1000米的落差,使得裹挟着石块的泥石流越下行,冲击力越大。

  舟曲历史上曾多次遭遇泥石流,上次最为严重的发生在1992年,当时死伤87人,房屋倒塌344间。那场灾难促使当地政府在三眼峪下方修建了数道用于拦截泥石流的大坝。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这些大坝发挥了作用,拦截了不少山上滚下的泥沙与岩石。

  但一方面这些坝中的泥沙、岩石已经几乎填满,另一方面,8月7日深夜从山上滚下的泥石流冲击力实在已经大到足以摧毁拦截在它面前的一切。

  泥石流就像一头发疯的猛兽,粗暴地推开这些大坝,直奔下方的村庄。最先受到冲击的是三眼村,而后是月圆村、北关村。

  虽然是农村,但在近几年的城市发展中,由于城区进行旧城改造,再加上舟曲县城面积狭小,不少房屋被拆迁的城镇居民搬迁到了这里,因此月圆村一带人口密集,房屋鳞次栉比。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新民周刊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舟曲 救灾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