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城市第二次转型目标为建设人性化城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8日11:44  《瞭望新闻周刊》

  不能错失二次转型良机

  《瞭望》:你曾提到,城市发展要人性化,要有清晰的文脉,怎样理解其具体内涵?

  仇保兴:这就是第二次城市转型追求的目标。第一次城市转型是建立促进工业化的城市体系。第二次转型就是由为经济发展的城市转变为使生活更美好来建设城市,即建设人性化的城市。

  历史经常给我们很奇妙的感觉。以美国为例,在城市化的中期,从1893年芝加哥举办世博会开始,美国发起了从污染严重的工业化转向注重生态与城市环境的城市美化运动。芝加哥抓住举办世界博览会的机遇,把自己从一个高污染重工业城市转变成一个“梦幻”之城,以第三产业发展优先,漂亮地完成了城市转型。在此之后,城市美化运动在整个美国推行。

  中国在城市化中期也正好遇上世博会,而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恰恰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一个主要的努力方向,在低碳实践区得到体现。历史虽不可能完全重演,但是却有着惊人的巧合。这次世博会就是一个机遇,给我们带来了城市化发展阶段中新的启示。如果不抓紧行动或者思路混乱,都可能使我们错失这次城市第二次转型的良机。所以第二次转型就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城市化转向为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化、对自然干扰最小的城市化,我为之取了个与“新型工业化”配套的名字——“新型城镇化”。

  《瞭望》:你对天津国际生态城市论坛有什么样的期待?

  仇保兴:如果说上海的世博会是在一百多天的时间里向世人展示一个低碳实践区,集中展示了目前世界上最佳的低碳建筑群及生活方式,那么我国的生态城就是一个永久性的低碳生态实践区。新型城镇化需要有一些先锋样板,可供专家定期来学习和实践。我们希望在上海世博会结束之后能有一个永久性的、能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的生态城样板,这个样板就是天津生态城。

  天津生态城的选址体现了当时中央领导层的高瞻远瞩。对当时新加坡提出在中国合作建设生态城的选址问题,中央领导有几点考虑:一是要在北方,因为南方已经有了苏州工业区;二是要在缺水的地方,新加坡的一大亮点就是水循环利用,面对水危机的中国要充分借鉴新加坡的水技术;第三是不能占用耕地,要在非耕地、盐碱地或荒漠上建设生态城。在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如果能够成功建设生态城,对其他中国城市应对能源危机、耕地危机与水危机,走生态化发展之路,都具有借鉴和推广的意义。

  美国的城市化过程中造就了凤凰城和拉斯维加斯,这种在沙漠中不占耕地的建城方式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我国应该建设50个凤凰城。这将为我国城市人口的合理疏导、生产布局的调整、耕地的保护找到一条纾解的渠道。在一片肥沃的耕地上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并不稀奇,但是在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在缺水的地方建设生态城就非常有借鉴意义,因为这样的生态城是可移植、可推广和可复制的。虽然天津生态城的建设条件差一些、建设难度大一些,但是具有极大的学习借鉴和示范意义。所以,天津生态城是一个永不落幕的低碳实践区。这将是后三十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瞭望》文章:本刊专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

  步入低碳宜居城市时代

  城市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好,而不是说带来更多的问题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仁贵

  实习生孙玍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预言,21世纪对世界经济影响大的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二是中国的城市化。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玉庆认为,这一判断具有代表性,高科技产业将来会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而美国在这方面是领先的;同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会是一件影响世界的大事。

  王玉庆对《瞭望》新闻周刊说,之所以把中国的城市化提到这样的高度,原因在于中国的城市化是其他任何国家所不能相比的。中国现在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6.6%,大约有6.2亿~6.3亿人口居住在城市。仅以这个数字作比较,它是美国全国人口总数的两倍多,是日本全国人口的近5倍,只比欧盟27国总人口少1亿。

  让人在城市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瞭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学者一致认为,在注重速度的同时,更要注重发展质量的提高。二者如何兼顾?

  王玉庆:城市化进程推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中国2009年的城市化水平是46.6%,1978年是17.4%,增加了近3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近1个百分点,可以说速度非常快。超过1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已经有118座。现在城市化带来的弊端主要有人口过度集中所产生的安全、环境、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以及人们观念的变化和挑战。

  很多专家认为,城市化要看城市发展的速度,还要看城市发展的质量。不能仅仅将人口居住在城市称为城市化,还要以这些人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来衡量城市化。南美国家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说巴西的一些大城市有很大的贫民窟,其住房和基础设施都非常简陋,失业、犯罪率很高,这些人在农村的土地被剥夺以后,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地,就来到城市,但城市也没有适合的工作,或者只有那些工资很低的工作。实际上城市化并没有使这些人过上美好生活,达到其进城的根本目的。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中国的城市化就要防止这种倾向。相对来讲,有些发达国家,比如日本或者北欧一些国家,居民在农村生活得很好,他们可以享受城市化带来的许多便利条件:水、电、通信、天然气供应等都很充裕,交通也很方便,这使他们与生活在城市没有太大的差别,在农村也享受到大城市所提供的服务,所以这些国家的城市化率达到70%左右就稳定了。

  我觉得城市化不光是要看多少人住在城市,还要看这些人在城市生活得怎么样;也不能看多少人不在城市,如果这些人也能过上相同质量的生活,也完全可以。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句话提得非常好,城市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好,而不是说带来更多的问题。

  像北京交通拥堵严重,让很多人感到难以接受。城市应该是一个提高效率的地方,但目前却适得其反。城市搞得太大了,交通拥堵,效率会更低,环境也很难搞好,再加上这些大城市物价高、房价高,所以现在有句时髦的话叫做:“逃离北上广”。中国现在处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阶段,提高城市化的质量非常重要。不能像一些国家那样盲目扩张,造成城市病越来越突出。

  《瞭望》:城市质量的提高具体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玉庆: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内容很多。首先是就业。维持一个人在城市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要有一定的收入,就是说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第二是“居者有其屋”,有方便的生活条件,电、水、气、通讯、交通,等等。第三是有安全感,能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如果城市的犯罪率高,而且人情冷漠,这就不符合城市发展的目的。第四是受教育的情况和文化氛围,城市要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教育、文化和体育设施。第五就是要有完备的社会保障和较好的医疗保健条件,为身体健康和养老提供一个好的保障。最后是要有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水、空气、声环境以及食品安全,等等。

  对于城市,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环境保护。有些专家评价环境问题时说:“这是涉及面最广的,而且有较长影响的问题。”刚才提到的交通拥堵,影响了城市效率,同时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空气污染。再有就是城市化建设中的高楼大厦,对人的生活环境影响,显然不只是空气,也不只是水的污染,使人对环境的感受就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每到节假日人们都喜欢去郊区走一走,因为那里能使整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感到心旷神怡。这种环境的变化,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污染问题外,还包括人对本身价值追求和对生活目标的希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影响城市化质量的四大因素

  《瞭望》:目前阻碍国内城市化质量提高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王玉庆: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果再归纳一下,主要有几方面:

  一是城市盲目扩张,土地的占用越来越多,而且使用结构不合理。土地对于中国来说是很珍贵的,凡是在城市周围,城市化进程比较快的地区,土地都比较好,是比较优质的土壤。在荒漠化地区、石漠化地区也很难发展大城市。而现在我们的城市化集约度不高,大搞开发区,很多土地闲置。而且土地使用结构不合理,比如过多建别墅;有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在开发区为企业一圈就是很大一片土地,而实际上厂房没多少,周围绿地很大,土地浪费很严重。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合理地占用和使用土地,需要特别关注。

  二是城市功能定位不清晰,贪大求洋。以前有报道说全国有120多个城市都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虽然我国百万人口的城市有上百个,但是都要建国际大都市,定位就有问题。

  城市定位应该考虑这么几个条件:其一,自然因素。是干旱地区还是降雨量多的地区,是北方冬天需要供热地区还是南方夏季炎热的地方,城市是否临海、临江等,这都会有所不同。其二,城市资源禀赋的影响,比如城市周围是否有能源及矿产资源、森林等,以及原有的产业结构与基础。其三,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有些城市有一些独特的文化和文物,一些产业就与历史的传承密切相连。其四,城市和周边区域的关系,是省会城市还是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或是交通枢纽等。比如国家给北京的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这个定位本来是很清楚的,但这么多年北京市的发展没有或无法完全按这个定位办,现在城市大到难以收拾了。

  三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过去城市的建设重视形象工程。多是看得见的、直接能够体现政绩的放在前面,比如说修马路、盖高楼,但是马路底下的污水收集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设施就放到了后面。这几年由于抓节能减排,中央和地方开始重视了,这些设施的建设就加快了。但目前来讲,还有相当多的地级市没有建设污水处理厂,县城至少70%没有建设。一个城市连污水处理厂都没有,几十万人聚在那里,污水都不处理。垃圾也有类似情况,环境能好得了吗?城市化质量能好得了吗?

  近几年公共交通的建设受到重视,本来城市建设初期就应该重点考虑这个问题。现在很多大城市都在加速修建地铁,如果十年前修的话要便宜得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与城市化是同步的急功近利的政绩观、经济至上的思想,导致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

  再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能耗物耗都比较高,高消耗的建筑、大量发展小轿车,工业、生活耗煤也很多,环境污染严重。北京大气污染除了汽车多以外,也与北京一年要烧上千万吨的原煤不无关系。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