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州地铁工程验收造假引发信任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7日13:21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广州地铁缘何陷入“检测门”

  对于舆论沸沸扬扬的“检测门事件”,一则网帖这样评价道:如果不是老工程师“冒死爷”钟吉章报料,地铁三号线北延段一处联络通道工程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恐怕永远不会被公众知道!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杨峻、陈安庆 | 广州报道

  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工程师“冒死”举报,令当前广州地铁建设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这位老人是有理有据,还是捕风捉影?地铁工程及其监管体系是否真的像有关方面所说的“万无一失”?如果真有问题,有关方面会否彻查严办?这些谜底还有待揭开。

  “冒死爷”的冒死举报

  今年8月30日,一篇名为《“冒死爷”爆料:通往广州亚运会的广州地铁存在安全隐患!》的文章,开始在新浪博客之间被疯狂点击、转载和回应。这篇博文的作者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工程师,名叫钟吉章,网民都尊称其为“冒死爷”。

  钟吉章在博文中实名举报:“广州地铁三号北延长线的一段,由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检测《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检测六个地方,设计要求C30(表示达到30 MPa才算合格),只有一个地方才刚刚合格(30.9MPa),其余的都相差甚远,分别为21.9、23.6、24.5、27.6、28.7 MPa⋯⋯再由广州穗监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检测《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应判为不合格!”他特别强调这一段工程“有严重安全隐患,要采取加固补强措施”。

  更令人关注的是,钟吉章在博文中披露,其被聘任的广州穗监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下称“穗监中心”)与施工方北京长城贝尔芬格伯格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可能存在内幕交易,使这段曾被检测不合格的工程“变成合格”,并且通过了地铁公司的验收。

  钟吉章在博文中表达了自己“冒死爆料”的勇气,他写道:“虽然遭到恐吓、威胁,甚至有人说如果我去爆料,就准备快速地消失在这个星球,可是,我活够了,已经快70岁一把老骨头了,我不能在快瞑目前昧着良心闭上眼睛,死也会不快活的,对不起养育我的祖国,所以我冒死爆料。”

  “冒死爷”的博文在网上越传越火爆,一时间惊动了国内各大媒体,今年国庆节之后,钟吉章顿时成为当地的公众人物,广州地铁工程也因各界质疑而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有关方面的各种回应

  今年10月10日,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以下简称“地铁公司”)建设事业总部质量安全部副经理苏振宇最先接受媒体采访作出回应。他表示,钟吉章在网上发布相关信息后,9月30日,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将“不合格”的检测报告送到了地铁公司。“我们当时才知道,我们是被施工方蒙骗了!在去年验收这个工程的时候,根本没有这份标示工程不合格的检测报告。”

  “9月30日晚,我们就请专家前往该地段再行检测,发现确实不合格。已经要求设计方拿出方案补救,进行加固。”苏振宇称,他们邀请专家进行评估和数据检测后得出,目前的这个结构是安全的,列车可以通过。“该地段是两个车道之间的联络通道,不是轨道,我们可以在晚上下去施工,不影响车的正常运行。”

  地铁公司新闻发言人钟学军当晚也接受了媒体采访,他表示,此事不会影响到11月前地铁三号线北延段的开通。

  此后两天,地铁公司有关负责人反复强调,早知该段联络通道不达设计要求,因第一次检测报告是由地铁公司委托检测机构做出。但对于施工方为何向其隐瞒另外两份不合格的报告,以及对这一隐瞒的处理意见,地铁方面始终没有进一步说明。

  10月12日,广州市建委有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他们已经开始对地铁三号线北延段工程质量问题展开调查。据前期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初步调查结果,施工单位瞒报了部分混凝土强度检测达不到设计强度的事实,属于违规行为。

  上述有关方面的回应,当时并不能平息各界对地铁工程安全的质疑和争议。

  10月13日,广州市长万庆良接受媒体采访时表态:“该地铁工程如果不符合安全标准,绝不会投入使用,所以请市民放心。”他同时认为,此事要听专家的意见。

  10月15日,广州市建委负责人正式对外通报,地铁三号线北延段工程质量问题调查处理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媒体报道钟吉章先生反映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个别联络通道混凝土强度局部存在不达标问题的报道属实。但存在问题的部位不是地铁的主隧道,而是地铁三号线北延段嘉禾至龙归区间2号、3号联络通道。

  建委该负责人表示,联络通道是用作工作通道或在紧急情况下作为应急疏散通道使用,并没有列车通行,对整个工程质量不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虽然三号线北延段个别联络通道局部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达标的情况,但地铁公司已在2009年10月发现这一情况,并根据国家有关验收规范,委托原设计单位进行结构安全验算,原设计单位也于当月出具了验算报告,确认该联络通道仍可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

  据该负责人介绍,市建委委托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邀请了王梦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隧道局副总工程师)、杨光华(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唐孟雄(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教授级高工)、钟显奇(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总工,教授级高工)、魏立新(广州市市政设计院副总工,教授级高工)、晏启祥(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工程系副教授)、叶翼先(中铁隧道集团顾问,高工)等国内知名专家,于10月14日晚完成对上述质量问题评估和复核工作,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后,一致认为满足安全要求,可投入使用。

  “检测门”疑云未散

  “论权威性,我不敢与国内那些知名专家相比。但是我认为,结构安全与混凝土的耐久性应该是两个概念。现在看来结构是安全的,但是时间长了呢,地铁是百年工程,抗压强度或者耐久性的指标应该不低于C30,国内许多地铁工程都是这样要求的。并不是有关方面所说的‘由于设计方提高了设计标准,虽然该段工程未能达标,只要满足安全就可以了’”,钟吉章介绍说,他在混凝土耐久性方面长期进行研究,据他了解,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已将建筑工程的混凝土耐久性指标提高至C50以上了。”

  钟吉章认为:“如果联络通道降低标准,那么其与主隧道的连接部位就是薄弱环节,就会构成集中应力,如果混凝土耐久性又不够,往往难以支撑。上海地铁就曾经发生联络通道的问题。”

  对于有关方面将责任仅仅归咎于施工方,钟吉章也表示不满。10月17日,他向本刊记者提出一些疑点:“本应是一份检测报告,后来为何变成两份?检测时间与报告出具时间为何无法对应,前后矛盾?这些疑点都值得我们去推敲,检测方与施工方是否在‘共同造假’?如果对此不了了之的话,就无法从根本上杜绝瞒报情况再次发生!”

  钟吉章向本刊记者提供了一套详细的检测资料,2009年8月31日,广州市建设监督检测中心受地铁公司委托,对地铁三号线北延段施工6标(嘉禾站~龙归站盾构区间)土建工程的混凝土表面强度进行 “回弹法”检测,检测报告结果显示,3号联络通道的三项指标均不合格,2号联络通道的三项指标只有一项合格。此后,受施工方北京长城贝尔芬格伯格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委托,穗监公司于2009年9月11日通过 “钻芯法”对该工程的混凝土内部强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3号联络通道依然不合格,2号联络通道合格。不久后,2009年9月29日,穗监公司再次对3号联络通道进行“钻芯法”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该通道一处检测值合格,另一处检测值不合格。

  “根据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三号联络通道肯定是不合格的,二号联络通道是否合格还要打个问号,”钟吉章强调说,“但是后来,由于检测方在出具报告时‘留了一手’,给施工方‘瞒报’提供了操作空间。”

  钟吉章解释说:“按照惯例,同一天对同一个工程做检测,应该只用一个报告就可以。穗监公司两次检测提交了四份检测报告,而且有意把检测合格与不合格报告分开。这样,施工方就可以把合格的报告提交给业主,而把不合格的报告隐藏起来。”

  钟吉章还提出:“穗监公司第一次检测的日期是2009年9月11日,但是检测出具的两份报告编号却相差23个编号,据我了解,穗监公司同一天不可能出20多个报告。这说明两份报告也不是同一天出的。穗监公司第二次检测的日期是2009年9月29日,但是检测出具的两份报告编号却相差8个编号,情况类似。”“我专门就此事向出具报告的有关人员了解,他说报告编号是电脑生成的,有些人想改也改不了,他的意思是报告时间与编号不能对应、前后矛盾,说明其中也有猫腻!”

  “按照正常程序,联络通道两次检测都不合格,第三次就要进行全面检测,由设计单位复核,该加强补强的,该整改的,都要采取措施了。如果这样,施工方耗资不菲,这是他们不愿面对的。因此,施工方要求‘退回报告’,”钟吉章表示,“作为检测方面的负责人,我当时就表示反对,既然检测本身没有问题,施工方没有理由要求‘重新做一份报告’。”

  据钟吉章曾经的同事、后被辞退的检测技术人员毛珊表示,为了能够通过验收,当时委托检测的施工方---北京长城贝尔芬格伯格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找到了穗监公司。“本应该做成一份检测报告的却被分成了两份,在第二次检测结果出来后,就把前后两次检测中达到标准的报告放在一起,伪造成一份合格的检测报告。”

  毛珊称:“事实上,检测中心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段是不合格的,但大家都不愿出来说。”毛珊透露,凭借那份“可以公开”的检测合格报告,该项联络通道工程后来被有关方面验收通过。

  “冒死爆料”的代价

  由于钟吉章“不愿意重新做一份检测报告”,自然就成为单位或者说主管领导的“眼中钉”。

  去年11月,穗监中心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要将钟吉章从结构部调至检测管理部。钟吉章解释说,“调岗”就是为了让他远离地铁工程的检测岗位。

  对此,钟吉章表示不服,据理力争。他反问前来“劝调”干部说:“我是穗监中心唯一拥有隧道检测工程师资格的人,如果你们把我调出结构部,隧道检测将来由谁承担?”可是,穗监中心已不再看重钟吉章的资格,硬是将他与地铁工程“隔离”了。

  此后,钟吉章多次向穗监中心主要领导反映,结构部的检测报告存在“造假”嫌疑,希望单位调查此事。但是,这些领导根本不予理会。

  今年8月30日钟吉章实名发帖举报后,穗监中心某些领导更是觉得脸面扫地,但又不敢明着采取措施,就千方百计“逼”着钟吉章辞职。首先是不再给他安排检测工作,令其处于“半失业状态”,其次是减薪。钟吉章原先的同事、检测技术人员毛珊也因接受了媒体采访,一样不被安排工作,近期被迫辞职。毛珊曾经在电话中向钟吉章诉苦:“我现在受到了各方的压力,一些公司听说我也是地铁‘检测门’举报者,都不敢聘用我,我现在找工作都难啊!”这些天,毛珊不知何因,连手机也关了。

  “我有资历,而且精力充沛,难道因为说了几句真话,就要遭受这样的对待!”钟吉章向本刊记者投诉。他还透露,那天在深夜11点刚回到家就接到过匿名电话恐吓说:“你还敢回家住啊!”当时钟吉章反问:“我不偷不抢,没有违法犯罪,我怕什么呢?”对方就把电话给挂了,听口音是广州人。

  “令我备感欣慰的是,还有一些素不相识的网友一直在支持我,鼓励我,给我提出各种建议,帮助我搜集证据,发帖举报。”钟吉章告诉本刊记者,国庆节后有很多媒体的记者都来约见他,他顿时成为公众人物,现在每天接待采访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

  漏洞不堵 隐患犹存

  对于舆论沸沸扬扬的“检测门事件”,一则网帖这样评价道:如果不是老工程师“冒死爷”钟吉章报料,地铁三号线北延段一处联络通道工程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恐怕永远不会被公众知道!

  目前,许多关注地铁工程安全的市民都在质疑:地铁工程及其监管体系是否真的像有关方面所说的“万无一失”?如果真有问题,有关方面会否彻查严办?

  钟吉章还在继续“爆料”,他告诉本刊记者,除了三号线,穗监公司还参与检测广州地铁五号线,据他了解,五号线的一段联络通道也出现过“回弹法”检测不合格,但是后来的“复检”又变成合格了。“工程在检测中出现不合格,本来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检测方受到利益驱使,与施工方存在‘黑箱’操作,这就是很危险的事情!”钟吉章说。

  钟吉章告诉本刊记者,行业内部并没有规定施工单位取检测报告时,一定要有监理人员陪同,这也是一个漏洞。施工单位如果单独取回报告后,就可能修改或者隐瞒报告中对自己不利的部分,留下工程质量隐患。

  钟吉章还向本刊记者反映,目前检测单位“无证上岗”的现象较为常见,“那些没有资格的人,也敢在报告单上签字。”钟吉章建议:“地铁工程要确保万无一失,检测这一环节十分重要,有关方面应该加强对检测单位的监管,检测结果绝不能由个别人拍板决定。”

  尽管钟吉章“冒死爆料”的仅仅是地铁三号线北延长线的一段联络通道的“检测门事件”,并非主隧道,也并非大工程,但是,这一事件还是值得有关方面举一反三,防患于未然。业主、设计、监理、施工、检测⋯⋯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与这些相关单位都息息相关。

  正如广州市建委日前对外作出的承诺:“继续加强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管,高度重视市民的投诉,及时发现和排除工程质量隐患,确保各工程使用安全。所有工程都必须严格依制度和规范建设,尽力杜绝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瞭望东方周刊

更多关于 广州 地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