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59张面孔背后寻找中国软实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2日17:16  《小康》杂志

  西部省份新兴产业攻略

  【内蒙古】

  重点:加快建设蒙西、蒙东大型风电基地,发展核电燃料地。推进煤的洁净利用,发展以整体煤气化蒸汽燃气联合循环技术为主的热电联产,建设千万吨级煤炭地下气化示范工程。积极发展稀土、光伏、电子信息、特种合金和非金属材料,突出抓好稀土原料战略储备,建设世界稀土谷,培育光伏产业集群。

  【四川】

  重点: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和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信息和软件高技术产业基地。政府将从财政资金中专门拿出20个亿,支持新一代信息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陕西】

  重点:以国家大飞机项目为带动,加快大型运输机、新舟和运八系列飞机、通用飞机产业化,构建集研发、生产、试飞、检修、外包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新材料方面,重点发展高性能结构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建设宝鸡“中国钛谷”和商洛“中国钒都”。

  【云南】

  重点:云南省将加强对矿产、电力、生物、旅游等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以及对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和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的合作开发,“十二五”期间经济总量要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

  【甘肃】

  重点:今后五年,甘肃省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西部数控机床生产基地。

  (资料整理:李雅男)

  59张面孔背后寻找中国软实力

  孔子和章子怡,到底谁更能代表中国?根据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调查结论,答案是:孔子。寻找国家软实力,远比寻找国家形象代言人更难。未来五年的中国,将如何提升和打造自己的软实力?

  文|《小康》记者 苏枫

  姚明、邓亚萍、袁隆平、郎朗、章子怡、杨丽萍、周迅、范冰冰、李彦宏、丁磊、马云……他们的面孔,是否可以代表中国?

  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持续滚动播放的这些面孔,提醒美国人,中国来了。这部由国务院、中国新闻办筹拍的总时长为60秒的形象片,被称为“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

  59张面孔背后的中国

  59个人,平均每人亮相只有1秒。

  这一短片从2011年1月17日起至2月14日在纽约时报广场的大屏幕上每天密集播出300次——高峰时段每四分钟播出一次,在播出国家形象片的荧屏侧面写着“感受中国”的英文,非常醒目。与此同时,该宣传片也通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播放。在短片中出现的59位各界杰出人士也被称作中国的形象代言人。美女、运动员、企业家、导演、航天员……一张张自信微笑的中国脸孔,涵盖文艺、科技、体育、金融、思想、企业等各行各业的中国人的形象,诉诸软性宣传的意图十分明显。

  没有过时的八股语言或政治口号,59张脸孔中,没有一个是官员。

  国家形象宣传片面向世界高调推出后,各方褒贬不一。《华尔街日报》认为,世界并不了解中国,所以对中国的想象很容易跟随思维定势。向全球播放国家形象宣传片是中国为柔和自己海外形象所做的系列努力的一部分。

  有很多学者肯定这是不错的尝试,认为通过形象片让世界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国家,是近年来公共外交领域的一个亮点。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意义是把一代真实的中国人,一个真实的中国展示给世界。

  但也有学者认为,短片充满精英意识,缺少人文关怀,无法对受众产生巨大影响,而且那些中国脸孔当中,有些人还持有美国绿卡。另外,还有不少人质疑:“59人能否代表13亿人?”对此,片中主角之一邓亚萍有自己的见解。在她看来,当一个人走出国门时,个体的行为就代表着国家形象。当年在英国留学时,邓亚萍的邻居、老师和同学在与她接触时,时常会有这样的感触:“中国人是这样的!”邓亚萍常提醒自己:你的一言一行代表着中国人。而当外国人来到中国,面对一群中国人的时候,他对中国人的理解才会更丰富、更多元。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学者张鸣则从另外角度提出了质疑:“宣传片既然是为展现国家形象,就不能只是以人为主体,其实,衣食住行都是文化,应该在片中得到立体的展示。革命时期的美学是穷、傻、粗、黑,现在的“官本位”和物质主义社会,权力侵蚀一切,对文化的理解过于肤浅。当前流行的礼仪教育可以速成,而人的修养是需要世袭传承的。”

  2月18日,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等单位联合发布的2010年《文化软实力研究蓝皮书》指出,中国的软实力与硬实力相比差距很大,中国的文化产业比重在世界文化市场中,所占比例不足4%,仅为美国的约1/10。

  试图探寻“中国软实力”的蓝皮书认为,我国尚未出现能在国际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的媒体或媒体集团,“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例如,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的设备、技术以及手段、方式,与国际一流媒体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另外,目前还存在着对外宣传面太宽,目标不清晰,公共外交与外宣人员缺乏,外事、外宣、内宣诸部门之间缺乏有机协调,未能很好地利用民间资源,导致在许多事件上中国在西方的国际形象比较负面,甚至有“中国威胁论”的论调出现。

  蓝皮书指出,我国文化软实力不足具体表现为四方面:包括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管理体制的制约、文化产业市场发育不成熟和文化出口能力弱。张鸣则认为,当前提升文化软实力有三个途径:一是教育体制改革;二是新闻出版制度的改革;三是改造文化体制。

  孔子像的“追求”

  就在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美国热播的同时,今年1月1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前落成,孔子正对东长安街,双手合于胸前,身体左侧佩有宝剑一把,目视着远方的紫禁城和毛泽东画像。

  在天安门前竖起孔子像,除了强调和谐思想和个人道德外,也被外国媒体视为是中国欲借助儒家文化的力量来扩大自身的软实力。实际上,在短短六年内,中国已在96个国家建了320个孔子学院,试图在全球扩大自身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力。

  孔子和章子怡,到底谁更能代表中国?根据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调查结论,答案是:孔子。

  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的报告“中国文化符号调查报告”显示,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20项分别是:汉语(汉字)、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毛泽东、故宫、邓小平、兵马俑、黄河、《论语》、圆明园、文房四宝、敦煌莫高窟、《史记》、造纸术、古典诗词和京剧。

  调查报告还显示,当代文化符号的被认可度普遍落后于传统文化符号,如当代人物符号中的章子怡、刘晓庆、韩寒、崔健、宋祖英、周杰伦等得分都在200名以后。科学家和当代新科技符号,如袁隆平、陈景润、联想、百度等的得分均在中间线左右;文学形象符号,如孙悟空、林黛玉、阿Q、许三多等得分也都在200名之后。

  王一川对《小康》记者说,所谓“中国文化符号”,就是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突出而具高度影响力的象征形式系统。文化软实力正是通过文化符号表现出来。通过中国文化符号观来把握、感知中国形象,进而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可参照的样本,不失为考察中国文化软实力状况的一条可行途径。

  《文化软实力研究蓝皮书》则指出,一个国家在构筑其国家形象,向国际社会传播其价值理念及文化输出时,传播手段与传播环境与先前已有很大不同,以web2. 0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建构与传播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平台与全新渠道。

  在“十二五”规划建议稿中,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单列一节,提升软实力已经成为重要国家战略。但如何提升国家软实力,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排名靠前的中国文化符号从来源看,都是来自中国古代文化传统而非中国现当代文化传统,更非当前倡导的代表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当代文化符号。中国古代文化符号确实具有魅力和作用,但光靠它们而缺乏中国当代核心文化符号,能够向世界展示完整的和活力充满的中国吗?这一结果使得我们认识到,加强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化符号的建设是多么迫切。”

  王一川表示,通过调查报告,要提升软实力,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几点:首先是与中国古代文化符号受到推崇相比,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化符号的影响力亟待提升;其次,文艺类、科技类、经济品牌类、媒介类等文化符号建设亟待加强;再次,富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和富有推广价值的中国文化符号分别侧重传承价值与宣传价值,其产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有待提高。

  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说:“什么叫软实力,就是对内的凝聚力和对外的影响力。一个国家要很强大,必须打造自己的软实力加强国内的凝聚力。”最近,时长约18分钟的《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通过网络首播。角度篇让更多普通百姓入镜,通过800多个画面,跨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研、教育、环境、民族等多个领域,阐述了中国发展的持续、多元且共荣的和谐理念,未来五年将验证这些画面中的软实力如何展现。

  政改渐进重要机遇期

  顺应民主就是顺应民心民意。民主,乃民心之所向、民意之所求,这正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不竭动力之所在。提速政治体制改革,实为当下民意诉求的一个聚焦点,不能视而不见

  文|侯少文

  提速政治体制改革,可以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相关精神中解读出这个含义。

  治本之策略是政治体制改革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法本身就积极稳妥。所谓积极,就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决心大,坚定不移,果敢得力;所谓稳妥,就是统筹兼顾、审慎决策、稳步实施。积极稳妥不是消极拖延,停滞不动。更须注意,《建议》提出,“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此精神当然适于政治体制改革。其中,“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就是积极;而“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就是稳妥。我们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重视政治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这就是提速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向和要求。

  古今中外的经验都表明,抓住和用好改革的机遇期甚为重要,它决定着改革与发展的成败得失、生死存亡。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正在渐渐进入一个重要的机遇期。早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闭幕词中就曾指出过,现在的世界潮流,民主是主流。今天世界性的民主化潮流更是锐不可挡。对外开放的中国不会不受到这种潮流的影响和推动。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努力,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又面临着一系列相互交织重叠的矛盾。矛盾深处是利益,这些矛盾集中反映了人民利益与体制弊端之间的冲突。老百姓最不能容忍的,是贫富差距扩大、腐败蔓延以及信仰缺失、民生不足、司法不公、非文明发展等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仅仅诉诸于一般性的教育和文本,至多扬汤止沸。治本之策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因受制于贪婪和扩张,没有任何既得利益和不当权力会主动退缩。唯有改革才能封杀它们的膨胀空间。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的时候才会产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正是社会矛盾运行到今天的必然要求。

  政治体制改革人大义不容辞

  更要看到,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洗礼的中国人民,其民主法治的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民主的工具意义是达成多数人的共识,它的价值底蕴则是人的自主追求,人们要按照自己的意志掌控自己的命运和利益。这是人性之所然,契合《共产党宣言》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内蕴。顺应民主就是顺应民心民意。民主,乃民心之所向、民意之所求,这正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不竭动力之所在。提速政治体制改革,实为当下民意诉求的一个聚焦点,不能视而不见。

  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大盘之中,各级人大义不容辞、任重道远。人大,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所无可替代的制度平台,是当代中国实现民主化、法治化的安全通道,大有作为,愿景可期。人大的视野广阔,领域方方面面,无论从哪个层面入手,只要不图虚功、不求面子、不违民意,把它做实做好,逐步深化、逐步扩展,就一定会大有益于民主政治建设。视当前的情势,尤应更多地关注公共财政建设。管好“钱袋子”,是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的重中之重。人民是主人,是财富的创造者,理应享用财富。官员是公仆,怎么收钱、怎么花钱,必须向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建设公平公正、民主法治的公共财政,是发展民生、遏制腐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修课,人大和人大代表应该擅长这门基本功。

  (作者系中央党校教务部政治学教授、博导)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SN024)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中国 发展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