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11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以下是芮成钢对赵启正的演播室访谈:
芮成钢:赵先生,您好,很高兴您来到我们演播室。
赵启正:您好。
芮成钢:赵先生,在您心目当中,未来五年我们国家应该是什么样的图画,刚才听到很多委员们描述了他们心中的蓝图,您作为这次全国政协会议的发言人,您觉得应该如何描述?
赵启正:五年看起来好像不很长,但是在中国,由于我们高速的发展,五年是不短的时间,的确五年之后很多面貌会改变的,我们有一些朋友在国外留学或者出国工作,一回来北京变了,怎么变了?说出很多。我们在这里生活,每天变一点,我们感觉不明显,所以我们想象五年之后,假设这个人离开中国五年又回来了,他会感觉和今天很不相同,那么可以这样想。我觉得一个是各地区的差异会小一些,因为今天我们看北京、上海、广州,然后我们再看稍微小一点的城市,中等的,再差一点的城市,差异很大。我觉得这些比较发达的城市,从基础设施来看,从投资来看,快到顶峰了,它发展的余地并不太多了,它改进的将是功能,就是运行要好。假设一个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像一个很好的足球场,有灯光、有绿草,赛球赛多少?一年赛一次,又不是国际水平,那没有被充分利用,功能没有发挥,所以大城市是发挥功能的问题,每天在这个球场中都有球赛,有国际水准的球队,有国际裁判,有全球转播,所以我觉得大城市在这五年中是功能的发展,而不再是基础设施的投资。国家用于基础投资的钱能够用于中等或者更小的城市,这样那些城市变化会很大。
芮成钢:消除地区差异的背后也包括消除贫富的差距。
赵启正:是连在一起的。现在我们大城市就业问题很严重,大学生愿意留在大城市,为什么?大城市就业机会多。另外好的工作场合多,信息方便、购买方便。但如果中等城市也比较好,何必留在大城市?中等城市和中小城市也能够发展,并且生活指数较低,我们并不赞成优秀的人才都在大城市,没有找到更合适的工作也是委屈你了,而到中小城市可能做得更好。我想是这样的,我有一些博士生毕业之后,他说我是不是选择最好的城市、最好的大学,不一定,中等城市、中等大学就很好了。另外在宏观结构来说,我们经济结构要改善,经济结构改善带来出口结构改善。我们现在GDP虽然世界第二,和日本相比差不多,他们很多是用高科技赚的钱,比较轻巧,而我们出口加工却占相当比例,我们不那么轻巧,这个我们会改变的。
芮成钢:老百姓此时此刻最关心的,可能还是在民生问题上哪些指标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赵启正:我想房价不能再涨了,我希望稍微落一点,工资往上升。
芮成钢:赵先生,我觉得这个问题您最有发言权,您曾经是上海市主管外贸的副市长,也是浦东新区第一任管委会主任。为什么我们中国这么多投资到国外去,给他们创造就业、给他们创造工作机会等等,理应受到最热烈的欢迎,为什么遇到这么多壁垒?前一段时间我们在达沃斯做一个讨论的时候,奥巴马曾经的经济顾问萨默斯竟然公开地说,说对比十年前,中国企业在美国企业家心目中的这种好印象似乎还下降了,这是为什么?
赵启正:并不是全部都不欢迎。现在中美之间是贸易逆差,我们如果兼并他的工厂实际是减少逆差,但他不愿意做,并不是全不愿意做,你去买金融产品他高兴极了。什么是金融产品?国债、两房、债券,中国人买我给你。你买实体的,不愿意卖,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看不懂中国,中国买了我这些企业,对中国帮助是不是太大了,对我的安全有没有影响啊?多疑,不能成事。比如说华为要收购3Leaf,并不是3Leaf的全部,是3Leaf的部分专利和部分的部门,他也不干。他觉得华为是不是把专利拿去了,把他们美国工厂拿去,对美国不利。严格讲华为还不是纯中国的工厂,它是在中国发家,上市了,是国际跨国公司,因为有中国因素、有中国影子,他也不干,他犯了多疑症,疑什么?中国威胁到他,这是主要的。第二也有商业利益,他觉得中国如果掌握这些东西,将对他们的高级产品形成竞争。第一为主要,这样就形成障碍。
芮成钢:有很多猜忌、揣测和不信任。
赵启正:是的。
芮成钢:如果这时候给电视机前想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家支支招,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包括您这些年来一直在全国政协的框架倡导下,比如利用公共外交的渠道等等,如何更好在国际上推广介绍中国,消除这种不信任,从而间接可能会让中国企业走出去更容易一些、更顺利一些。
赵启正:我觉得中国的企业家不能是一个纯企业家,他应该是一个国际观察家,要有全球视野,不止是全球的市场,要懂政治、懂环境、懂文化差异。我在浦东新区接待大量跨国公司总统,你跟他谈话的时候,他不像一个纯商人,他谈国际、谈国内、谈汇率、谈宏观,有时候像一个副总理,我们企业家也逐渐有这样的水平,你不了解一个宏观的情况你去收购或兼并,会受到经济以外因素的制约,而对这种制约我们如果了若指掌,知彼知己,就能克服,若不知道,就不行。所以我希望企业家把自己的知识面、自己的经验扩展一下,因为本专业很熟,你有时间扩展,这样你去和国外交往就容易,包括和外国的政治家、总统、副总统交往都是可以的,因为你是大企业家,他愿意和你交往,从中发现他的利益所在。你有利,我也有利,这样就容易了。
芮成钢:您对比一下,比如您作为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的时候,那时候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企业的形象,和今天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是不是还是有一些变化?因为今天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开个玩笑,有时候真的会招致外国的企业或者政治家的羡慕嫉妒恨,是不是加重了这种疑虑?
赵启正:那当然是了,比如高铁,我们火车跑得这么快,同行是有点着急,你怎么这么快?因此你再买我专利,我就不太愿意卖。当然也许有一天人家要买我们专利,总有那么一天,不能说中国不进步,所以我们进步给人留点利益,要双赢才好。
芮成钢:赵先生,我们知道这两年您一直在这个框架下倡导公共外交的概念,我也知道您曾经写了一本畅销书,应该是在1985年,《向世界说明中国》,这本书已经再版十次,我想它受欢迎的程度,也说明无论是从1985年还是到现在,这都是我们面前非常重要的任务,向世界说明中国,因为世界对中国总是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看法,所以我们中国企业在国外才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比如最近老遇到一些外国朋友,他们觉得中国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了,到北京、上海看到繁华的景象,让他们想起60年代的美国,遇到这种情况,您一般怎么解释?
赵启正:你说的事情发生过,就是今年元旦我遇到德国驻中国的大使,他说我们欧洲人怎么也不能理解,你们中国老说自己是发展中国家。他说赵先生,你解释解释,你们怎么是发展中国家,我们怎么感觉不到呢?我说你感觉不到,中国人自己感觉得到,为什么?你看到的是我的外衣,我内衣比较穷,你看不见。外衣是什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内衣是什么?西北的乡村、西北的小城市、小县城。他说你这个说法,外国人感觉不到,中国人自己感觉到有道理。为什么?因为外宾来的大量是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并没有到那些边远地区去,日程来不及。而我们地方接待,有的时候愿意让人看到比较光彩的一面,就造成了这样的误解。
芮成钢:您觉得公共外交这种理论的倡导和实践,落实到如何更好帮助我们去消除误解,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您打算做哪些推动工作?
赵启正:公共外交包括两方面,一个是政府的公共外交,包括你们电视台对外的广播,各种语言,包括《每日中国》、北京广播。还有我们的普通大众,特别是有机会接触外国的人,他有责任对外国人表达中国自己。刚才你老跟我谈企业家,企业家是跟外国人接触最多的,他们到外国去谈什么,他谈的是企业,他理解的就是中国的经济政策。教授出国访问,你谈的是中国教育,那就是中国的教育政策,那么我们这么多人出去,现在有多少人出国?港澳台不算,一年至少1200万人,如果出去,每一个人都能表达一点中国,那就好了。但有的同志出去,不太愿意见外国记者,不愿意发表演说,我们说多做少,其实说也是做,我们不能纳于言、敏于行,要表达,这就是公共外交,人人有责。
芮成钢:我们今天节目开始预告赵启正先生本人会到我们演播室,跟我们进行互动之后,在短短一个小时时间之内,收到了无论是通过互联网,通过电话,通过短信,给我们发来各种的建议和问题,我归纳了一下,大部分都是房价、上学的学费问题、收入的问题、医疗的问题等等这些民生的话题,在这些民生话题当中,您觉得今年政协会议上还会给我们哪些期待和展望?
赵启正:“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书,这个我们都看到了,其中很重要一句话,就是说,国民收入,就是我们的工资的增长,要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要与经济发展同步意思是什么呢?如果GDP涨8%,工资也应该涨8%,不是的,比8%还要高。因为GDP计算的时候,是把通货膨胀那点刨去了,否则物价涨了,生产费用也增加了。现在不是,这个8%是去掉通货膨胀,按钱算,比8%还高,这是一种希望。如果物价能够控制住,我们工资往上涨的话,就能缓和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大家对工资增长有很大期望。
芮成钢:谢谢,谢谢赵启正先生。再次感谢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新闻发言人,同时也是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先生跟我们分享他的观点,谢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