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追梦
■本刊记者 王运宝
一个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再次搅动起合肥,乃至整个安徽,甚至在更大范围的中部与长三角地区,也激起了层层涟漪。这一全新的战略定位是把合肥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
经过蓄积、迸发,再到升腾,合肥在过去的5年里用一连串的惊叹号,生动诠释着“区域经济最活跃的改变者”的内在涵义,在跨越赶超中打破既有的城市排名格局。合肥正在成为新的城市坐标系的塑造者。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想象力,在新一轮城市格局发生深刻改变的趋势下,合肥为什么要构建区域性特大城市?合肥追梦大城崛起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支撑力?合肥又将如何圆梦大城?
大城之梦
放在区域经济格局的坐标中会发现,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是一个不断从寻梦到追梦的深层推进过程。其背后既蕴涵着合肥自身发展的诉求,也有安徽崛起的战略需要,以及周边城市格局变化所产生的发展压力。
合肥的大城雄心之所以格外受人关注,首先是因为合肥一直以来都不够强大。从中部省会城市的视角来看,武汉是“第一梯队”,经济总量超过5000亿元;长沙、郑州紧随其后,总量超过4000亿元,是“第二梯队”。合肥虽然在“十一五”时期先后超越太原、南昌,彻底甩掉了“中部谷底”的尴尬,但仍然没有进入“3000亿元俱乐部”。而经济总量“3000亿”指标是一个城市迈向大城市的重要标志。
如果对中部6个省会城市的“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对比分析会发现,武汉、长沙不管是在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工业支撑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上,都高于合肥。到2015年,合肥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总量超过6000亿元,而武汉的目标是进入“万亿俱乐部”,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长沙按照翻番的定位,也能够基本达到万亿规模。而且,长沙人一直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在“十二五”末,争取在全国省会城市的经济竞争中进入前5名。2010年,长沙的排名由第14名跃至第7位,“加速度”令人惊讶。
如果再把观察的视角和眼光放大,从合肥转身向东,与周边的省会城市分析来看,杭州、南京的经济总量都已经突破5000亿元;合肥与济南还有1100亿元的差距。而且,按照“十二五”发展规划,南京、杭州的地区经济总量都将突破万亿元。
2010年,合肥成功跻身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在22个成员市中,合肥的经济总量排名第十,在合肥前面的常州是2930亿元、绍兴是2782.7亿元。与苏浙沪其他城市相比,徐州以2800亿、温州以2925亿稍高于合肥。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的分析发现,合肥惟有奋起直追,才能占有一席之地。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是解决自身发展不足、总量不大的内在需要。“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就是要向南京、杭州、武汉看齐,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成为长三角的重要核心城市,合肥才会真正拥有话语权。”合肥市发改委主任王厚亮对《决策》分析说。
从合肥扩大到省域经济竞争力上来看,长期以来,安徽缺少的正是一个具有带动力和辐射力的特大城市,这种“短板效应”在与周边省份的竞争中,显露无遗。2010年,合肥GDP占安徽全省的比重为22%,人口仅占8%。相较于武汉之于湖北、长沙之于湖南,都是较低的。
目前,安徽周边的江苏、山东、浙江、河南都是经济大块头,安徽要实现走在中部崛起前列的战略目标,在省域竞争中增加安徽的话语权,作为省会城市,合肥首先要增加自己的经济力量。“合肥必须发挥火车头作用,安徽就如同是17节车厢的火车,要想跑得快必须车头带。”王厚亮分析说,“合肥要承担起‘带头大哥’的责任,只有建成区域性特大城市,才能拥有吸引力和向心力。合肥要像太阳系中心的太阳一样,吸引周边的城市一起发展。”用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综合处处长石象斌的话说,合肥的发展对全省将形成强大的“灯塔效应”。
而且,周边城市群都在“跑马圈地”。向东看,南京都市圈将安徽的马鞍山、芜湖、滁州、宣城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杭州湾都市圈也将黄山作为自己的后花园与休闲地。在北边,徐州都市圈将宿州、淮北圈入自己的范围。
与合肥同属中部的三个城市群,更值得关注。
2010年下半年,河南的中原经济区势头强劲,在原来的中原城市群基础上,范围大大扩展,将安徽皖北的阜阳、亳州、宿州、淮北纳入进去。西边的湖北省,在武汉都市圈的基础上,规划建设“长江经济带”,一条从宜昌开始的千里“黄金腰带”贯穿整个湖北。扩张的不仅只有湖北,在湖南,已经从长株潭城市群扩展到3+5城市群。
这些城市群的经济实力,都在合肥经济圈之上,也在皖江城市带之上。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2010年,长株潭三市的经济总量6700亿元,超过合肥经济圈。如果计算广义长株潭3+5城市群,8个城市的经济总量接近万亿,相对来说,包含合肥在内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经济总量是8224亿元,稍逊一筹。周边城市群所形成的挤压,也迫切要求合肥建成区域性特大城市。
因此,“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与城市经济发展的趋势、国家的区域经济战略、安徽省的中心城市带动战略,都具有一致性,也符合合肥自身发展的需要。”合肥市市长吴存荣对《决策》分析说。
大城之基
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势所必然,那么,合肥具备哪些条件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让我们从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高铁站说起。
在合肥老城区、政务区、经开区与滨湖新区的交接地带,合肥高铁站正进入建设高潮期,在林立的塔吊之间,重型机械轰鸣,工程车川流不息。高铁站所在的包河区常青街道党工委书记周卫东一直在为服务大建设忙碌着,他告诉《决策》:“高铁站片区将崛起一个新城,是合肥的新地标。到2013年,合肥最热的地王将会在常青。”
以高铁站为圆心,面积23平方公里的合肥高铁站片区,通过全球问计的方式,已经规划完毕。这里将是合肥全新的“对外门户”,年客流量3000万人次,远期可达5000万人次。紧随人流进出的,是资金流、信息流,更是发展的机遇流。
正在从蓝图变成现实的高铁站片区,是合肥大建设的一个缩影,更是合肥大发展的最好写照。进入“高铁时代”,是合肥追梦大城的关键一步。高铁的背后,是合肥交通优势的嬗变。王厚亮对《决策》形容说:“过去是绕着走都不一定能绕到合肥;现在变成了想绕都绕不开,必须经过合肥,这就是合肥建设综合性交通枢纽最大的变化。”
以合肥为中心,到周边南京、武汉、杭州、上海,以及更远的北京、广州、重庆、成都等城市,都已形成畅通快捷的交通网络。与交通提升同步发生改变的,是合肥区位优势显现。在交通的支撑下,半径500公里范围内,可以覆盖数亿人口。
紧随其后的,是产业转移加速度。不管是联合利华从上海西迁合肥,还是格力、美的北上合肥,大项目“抢滩”合肥,一方面是合肥优势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为合肥构建区域性特大城市提供原动力。
如果说综合交通枢纽带来的是合肥发展对外空间提升的话,“141”组团则开拓出合肥特大城市的承载基础。
根据安徽省人口计生委的统计预测,未来安徽省总人口将会增加到7000多万,根据合肥人口达到全国省会城市占全省人口比例平均水平的13.5%计算,合肥的人口也将达到1000万。那么,在空间上如何承载呢?刚刚通过专家评审的《合肥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描绘出了未来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之“大”:到2015年,城市人口达到400万,建成区410平方公里;到2030年,城镇人口为900万,城镇化水平90%;全市城镇建设用地为900平方公里。
更具创新性的是,合肥将会走出一条组团式、敞开式的城市发展之路。城市核心区、政务文化新区、滨湖新区、高铁站片区,以及4个城市副中心,都将是城市功能完备的城区。以高铁站片区为例,通过快速交通线和轨道交通,连接周边的老城区、滨湖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政务文化新区。高铁站片区作为合肥的一个新地标,将成为合肥楼宇经济的又一个新高地。
从区域经济格局的战略重组来看,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决不是合肥一城在单打独斗。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杨伟民认为,中国城市发展进入了“城市群化”的时代,合肥同样如此。特别是随着合肥自身经济能量的扩张,合肥经济圈越发变得风生水起。
吴存荣告诉《决策》:“合肥的大城时代,首先是都市圈的概念。”按照合肥经济圈发展规划,未来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的电力能源保障,燃气、饮用水、绿色农产品的供应等城市基础体系,都将与合肥经济圈城市共同打造,双赢发展。换句话说,合肥经济圈必将会反作用于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成为合肥大城崛起的坚强基石。而且,随着内外部城市格局的深刻变动,这些推动作用还将持续强化,毕竟,“握紧的拳头比分开的五指更有力量”,王厚亮形容说。
大城之力
“什么叫区域性特大城市?关键在两条:一个是产业基础,一个是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这两条,就能够加速人口集聚,加速要素流动和发展。”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的解读,实质上是概括出了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支撑力。
2月20日,合肥轨道交通的近期建设、规划设计以及一系列轨道工程的时间表浮出水面。根据线网规划的安排,轨道交通线将结合合肥“141”组团空间发展战略布局,最终形成由12条线路组成的轨道交通网络,总长超过300公里。
与地下轨道交通相对应的是,由高架桥网络组成的空中快速交通体系,已经先于地铁形成。2006年合肥启动“三大推进”以来,合肥强力推进以路桥为重点的“大建设”,累计投入1074亿元。从金寨路高架桥飞架南北到2011年开工5座高架桥,都为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提供了坚实的交通基础。“立体化的交通体系,让合肥成为一座‘动’起来的城市。”孙金龙总结说。
大建设“给力”大发展,但基础设施先行,只是提供了区域性特大城市的一种承载力。现代产业基地的打造,才真正成为合肥的“大城之力”。“一个城市的发展,没有产业支撑,就没有生机和活力。”孙金龙在合肥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说。
在产业支撑上,合肥的步伐迈得铿锵有力。从2005年7月“工业立市”战略正式实施以来,到2010年,合肥工业实现“6个千亿”的重大突破,即一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过千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过千亿,工业投资过千亿,家电产业产值过千亿,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过千亿,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过千亿。合肥工业高歌猛进,石象斌概括说,工业产值、增加值、投资、产业体系、载体建设“五箭齐发”。
以合肥第一个千亿产业家电制造业来说,合肥已经成为全国家电产业链最长、品牌集中度最高的第一大家电产业基地,年产量从2005年的1000万台套,到2010年翻两番增加到4200万台套。到2015年,合肥的家电总产量将达到一亿台套,成为全球家电制造中心。
从全国最大到全球中心,虽然只是一个概念的区别,背后却承载着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最大支撑力。不仅家电产业,到2015年,合肥将形成3个2000亿产业、3个1000亿产业。在千亿产业的带动下,合肥的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3000亿元,有望跻身省会城市“第一方阵”。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将达到5000亿元,占安徽省的50%,可以说是“再造一个产业合肥”,届时,合肥将成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在产业支撑上,自主创新试验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在政策上特别“给力”。2011年2月,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集中区启动建设,以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为龙头,一个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的新城区,将崛起于合肥东北部。
追梦大城需要产业支撑,产业崛起需要投资加力。2010年,合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0亿元,与武汉、长沙并列中部省会城市“第一梯队”。放在长三角22个成员市中,合肥的投资也毫不逊色。统计显示,合肥排名三甲,仅次于苏州、南京,高于无锡、杭州、宁波。“十二五”时期,合肥规划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2.5万亿,其中工业投资累计8500亿元。
那么,钱从哪里来?
合肥作为后发型城市,与武汉、长沙、南京等省会城市相比,存量资源较小,合肥只能通过招商引资,借力发力。“十一五”时期,合肥招商累计突破4000亿元。按照发展规划,未来5年累计招商引资10000亿元。2011年春节大年初一,合肥市党政代表团奔赴浙江青田、温州招商引资,成为全国招商的一大创举。
合肥大城崛起,不仅仅是道路的延伸、产业体系的扩展,更重要的是城市功能与城市结构的提升。
表面上看,不管是滨湖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是承接产业转移示范集中区,都是城市在物理空间上的扩展。但从根本上说,是在不同的城市功能上为合肥发展提供不同的能量,只有所有城区共同发力,才能支撑起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
最近3年里,不管是外面的党政代表团来合肥考察,还是合肥外出招商开推介会,都会播放反映合肥发展变化的专题片,先有《巨变》、再有《大跨越》。从奔腾的语言中,能清晰感受到合肥的“市气”正在发生脱胎换骨式的蝶变,开放、创新为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奠定了理念基础。与此同时,思想大解放的“头脑风暴”、“商鞅变法”式的效能革命,都在改变着合肥这座城市的气质。
相对于产业转移、交通建设、招商引资等外在的有形之变,观念与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合肥追梦大城的核心。从本质上说,这才是合肥真正的大城之基、大城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