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骆家辉的眼睛一直瞄准着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5日14:00  南方人物周刊
骆家辉和妻子 骆家辉和妻子

  他的中国面孔,从美国人看来正是全球化和公共外交的典型代表,

  但在中国人看来却是难以信任的

  本刊记者 杨潇 发自北京

  2003年8月,星巴克咖啡在广州环市东路开设了第一家分店。两个月后,时任华盛顿州州长骆家辉到访广东。头一天他在批发市场促销华盛顿苹果,第二天就来到星巴克推广咖啡文化。他亲手调制了一大杯咖啡,说自己最爱星巴克的摩卡,而太太最爱的是拿铁,“咖啡和茶都是很美味的饮料,让人放松。人们在咖啡店看书、会朋友,相信中国人民很快也会像享受茶一样享受咖啡。”

  位于美国西北部的华盛顿州,当时是波音、微软、亚马逊、星巴克等大公司的总部所在地,也是美国对外贸依赖程度最高的州。彼时,骆家辉已任职近7年,“作为两任州长,骆家辉致力于在世界各地减少贸易壁垒,为美国产品开辟市场。他曾经10次率领贸易代表团前往亚洲、墨西哥和欧洲……”他后来在商务部的官方简历上这样写道,“他还成功地加强了华盛顿州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他在访华时把华盛顿州的公司介绍给中国,帮助把该州的对华出口额提升一倍以上,达到每年50亿美元。”

  2006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首次对美进行国事访问,他的第一站选择了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市,参观了波音公司,还与微软总裁盖茨一道用餐。据《洛杉矶时报》报道,已卸任州长的骆家辉正是背后的推动和协调者。

  造化弄人的是,这位第三代华人移民,如不出意外,将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回归祖籍地——出任美国驻华大使。6月23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通过了匿名投票,支持骆家辉出任驻华大使,但最终的任命还需要参议院投票通过。

  “骆家辉的眼睛一直瞄准着中国”,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骆家辉任驻华大使后《洛杉矶时报》的大标题。

  “我们家族走完这一英里,用了一个世纪”

  骆家辉祖籍广东台山,1950年出生于西雅图,是第三代移民。他的祖父骆世泽,坐着蒸汽船来到美国,给一个富有的白人家庭做佣人,这里离华盛顿州州长官邸只有一英里。骆家辉的父亲骆荣硕是二战老兵,退伍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开了一家小杂货店,一家7口挤在公屋里,生活困苦。骆家辉5岁前只会说台山话,不懂英语,在幼儿园因为不爱吃美式早餐而被教员打手板。

  靠着奖学金和助学贷款,骆家辉在耶鲁大学完成学业,获得政治学学士学位,3年后又取得波士顿大学法学学位。尽管在美华人素有不碰政治的传统,骆家辉却在1982年竞选华盛顿州议员成功,在拨款委员会任职期间,赢得技术专家的美誉。1994年,他成为华盛顿州金郡第一位华裔郡长,1997年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州长。

  骆家辉后来多次说,从打杂的仆人,到华盛顿州州长,“我们家族走完这一英里,用了一个世纪。”奥巴马说,骆家辉本身就是美国梦的主角,“有时美国的故事就发生在一英里之内。”

  从1997年到2005年,骆家辉见证了微软和亚马逊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兴起,却也不得不面对波音公司总部东迁芝加哥的现实,以及应对美国政府为减少债务而对公共开支的缩减。《洛杉矶时报》说,他在任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决策是推出31亿美元的减税和交通规划一揽子计划,从而说服了波音公司至少把“梦幻客机”(787 Dreamliner)的生产工厂留在华盛顿州。

  这也是中国从深入改革到“大国崛起”的8年,骆家辉并没有做一个旁观者。1997年10月11日,骆家辉自费与妻子李檬第一次回到广东台山水步镇吉龙村寻根祭祖,几万乡亲闻讯赶来,人们从村口的公路一直排到了水步镇。在此之前,他刚刚在北京受到江泽民的接见。有媒体说,骆家辉的寻根之旅也是中美关系冷淡期的一次试探之旅,他结束访华两周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开始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12年来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正式访美。

  骆家辉渐渐为中国高层所熟知。他说起美国国务院告诉他,在党召开会议时,胡锦涛不大可能会见外国人,但“他还是和我会谈超过了一个小时”。而《香港商报》则报道说,在过去的两年中,几乎中国高官每次访美时,都会与骆家辉见面。

  2006年,骆家辉再次回乡祭祖,此时他已放弃连任华盛顿州州长,更多地以私人身份奔走于中美之间。而作为希拉里•克林顿的老友,他也为帮助后者竞选2008年美国总统不遗余力,争取亚裔选票,直到投票前一日,他还在休斯顿的华埠为希拉里站台。

  希拉里竞选团队成员罗玲后来撰文回忆说,他手里拿着一叠宣传单,走近每个在超市盘桓的人,与他们打招呼,……最后干脆站在超市门口,给每一位进出超市的顾客发放宣传单。而在回答当地媒体关于“希拉里将如何处理中美经贸问题”的提问时,他说,“美国需要中国产的廉价产品,这样美国人口袋里可以多存点钱,可以帮助美国经济。但是美方应要求中方生产没有有害化学品的产品,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和质量。中方也可以反过来用赚来的钱购买美国的产品,如此促进双赢。”

  “将尽一切手段敲掉中国的贸易壁垒”

  2011年3月9日,奥巴马在国务卿希拉里的陪同下,宣布骆家辉将被正式提名为新任驻华大使,接替卸任的洪博培。

  “作为商务部长,我已帮助美国企业开拓了国际市场,在美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我渴望继续在中国工作,辅助你,总统先生,管理好对美国而言最重要且复杂的外交、经济与战略关系。”骆家辉在发言中说。

  为什么是骆家辉?

  大多数观察者都把“经贸”视作最有力的理由。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主任李侃如称,这反映出奥巴马政府对待经贸关系十分认真,希望挑选一位这方面的内行人士。

  《香港商报》的一篇分析文章说,奥巴马对驻华大使的布局体现了美国对华关系重心在于经贸,其重要性超过传统的地缘政治。2012年总统选战已经拉开先期序幕,决定奥巴马政府政治前景的核心在经济。然而,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分工的背景下,美国经济自身已经很难创造并保持住每小时30美元工资的就业岗位。清醒意识到这一挑战的奥巴马政府把创造就业的赌注押在出口上。从全球范围看,预期可持续快速增长的大型经济体为数寥寥,能在较短时间内吸纳美国大量出口潜力最大的就是中国。

  这恰恰是骆家辉的强项。作为民主党内的温和派,骆家辉一直被认为是一位“重商”的经贸问题专家,任职州长时,他便不遗余力地推销华盛顿州的产品,从波音客机到微软的正版软件,从拿铁咖啡到苹果和马铃薯;2009年起任美国商务部长,他同样不遗余力地推动出口,这一次推销的是全美国的产品——商务部长的职责正是在国内外促进美国企业的利益。

  事实上,骆家辉为此已经数次展现了他“强硬”的一面。2010年5月,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他直言认定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还需要很长时间;一个月以后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听证会,骆家辉声称“将尽一切手段敲掉中国的贸易壁垒”。

  今年年初,骆家辉又表示,人民币必须进一步升值,还呼吁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在敦促中国改善贸易做法方面也必须加大力量。最新的表态是5月4日,路透社报道:“商务部长骆家辉在本周三抨击北京阻碍外国投资以保护本土企业。他同时表示如果任下届驻华大使,要致力于推翻这些壁垒。”骆家辉还声称“中国政府正在违背其为海外企业提供更友好经济环境的承诺”,《华尔街日报》认为,这是“迄今对中国作出的最为严厉的批评之一”。

  无怪乎有中国网友感慨,“人还未到,声先夺人!”这不禁让人想到美国《外交政策》杂志3月发表的一篇评论,“认为骆家辉作为华裔,就职驻华大使,会享受‘游子归家’的欢迎……这是西方对亚洲国家普遍存有的一种误解。我敢肯定,亚洲人倾向于把亚裔美国人看作黄皮白心的香蕉。骆家辉不幸也属此类,他不会说普通话,更不认识汉字,他也从未在中国学习过。他的中国面孔,从美国人看来正是全球化和公共外交的典型代表,但在中国人看来却是难以信任的。”

  恰如一位评论人士指出的,作为华裔大使,有些问题上的立场恐怕骆不得不比非华裔大使更强硬,因为他要极力避免被指“亲华”,所以更要凸显自己对“美国利益”的职务忠诚。

  随着“中国因素”越来越呈现出其重要性,如《凤凰周刊》的一篇文章所言,从洪博培开始,美国驻华大使职位逐渐从“终点站”变为了“中转站”。换言之,在北京代表华府的工作,对政治人物而言,不再是“终极的荣耀”,而是政治生涯攀登中的重要历练与资本。

  但这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中美两国虽然互访不断,也的确在增进彼此了解,但从根本上来说仍然缺乏战略互信。两年前,华盛顿希望通过一种“私下讨论”的政策调整影响中国,但如今显然许多美国人觉得此举并未奏效,“他们感到失望,”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主任夏伟认为,“南海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现在,中国方案仍然在桌面上,但我们有了第二方案,也就是备选方案,要和日韩、东南亚诸国建立更亲近的关系。”

  夏伟说,中美关系现在固定在某一层面,“它并不坏,也挺好,但并没有进入一个新的层面。”骆家辉能改变这种局面吗?很大程度上,这并不取决于他。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南方人物周刊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中美关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