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危机链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这是一项跨部门、跨领域的工作;当前企业社会责任宣传力度不够,居民缺乏关注和了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堪忧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松
从“达芬奇”家具造假,到味千拉面“骨汤门”上演,在中国的诸多企业创造利润、拉动经济的同时,也面临着产品造假、安全事故、污染物随意倾泻、员工权益保护等多重挑战,公众对其社会责任的要求正日益凸显。
为了解当前中国城市居民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的看法,《瞭望》新闻周刊联合国内专业民意研究机构——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于7月15日至20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2416名年龄在2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了街头随机拦截访问。
本次调查覆盖东北、华北、华东、西北、西南和中南六大区域,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沈阳、大连、上海、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昆明、西安、兰州等16个大中型城市市区。
从本次调查情况看,超过九成半的城市居民认为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但现实挑战是,当前企业社会责任宣传力度不够,居民缺乏关注和了解;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也不乐观,诚信缺失现象令人堪忧。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多种因素制约企业履行社会责任,61.0%的居民认为是缺乏相应法规、标准,55.6%的居民认为是缺乏激励政 策,47.7%的居民认为是企业高层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够。居民普遍认为加强宣传、制定标准、政府推动、多方支持,才是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主要途径。
居民对企业社会责任认知度低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与日俱增。但目前居民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了解程度并不容乐观。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居民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了解程度为57分,属于“不太了解”水平。其中,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示“非常了解”的仅有3.7%,19.4%的人“比较了解”,“一般了解”的占48.3%,“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分别为15.7%和13.0%。
需要说明的是,本次调查问卷中选项“非常了解”赋值100分,“比较了解”赋值80分,“一般了解”赋值60分,“不太了解”赋值40分,“不 了解”赋值20分。其中,得分在85~100分之间属“非常了解”水平,70~85分之间属“比较了解”水平,60~70分之间属“基本了解”水 平,40~60分之间属“不太了解”水平,40分以下属“不了解”水平。
“企业主要是通过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将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战略、方式方法,其经营活动对经济、环境、社会等领域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取得的成绩及不足等信息,向社会进行披露。”长期专注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的山东省工商局巡视员、省企业信用与社会责任协会会长王天仁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 介绍道。
据了解,自2006年2月16日《中国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大纲》(征求意见稿)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指引》公布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和发布。
当前,居民对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关注度依然偏低。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居民对企业发布的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关注度仅为53.5分,属“不太关注” 水平。调查中,表示“非常关注”的居民仅占4.1%,“比较关注”的为18.6%,“一般关注”的为32.2%,“不太关注”和“不关注”的分别为 31.0%和14.1%。
同样,居民对企业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的了解程度也很低,了解度仅为46分,属“不太了解”的较低水平。在调查中,仅有1.4%的居民“非常了解” 企业年度社会责任报告,10.1%的人“比较了解”,“一般了解”的占31.6%,而“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人分别达31.4%和25.6%。
本次调查还对企业社会责任具体内容的认知进行了测试,选项均为正确答案。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居民选择的是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员工权益等选项,而对于公平经营、环境保护、社区发展等的选择较少。
具体来看,72.3%的居民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应包括“保护员工在工作中的各项权益”,占比最高;66.5%和64.0%的人分别选择了“尊重、 保护人权,促进人权发展”和“建立透明、公正、有效的组织治理机制”;选择“尊重、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占58.7%;选择“遵守市场竞争原则,公平运营” 和“保护环境”的分别为52.3%和51.6%;而选择“促进所在社区发展”的比例最低,仅为28.7%。
从本次调查情况看,居民对企业社会责任认知度低,原因之一在于传播渠道过于单一。调查显示,92.2%的人是通过公共媒体获取相关信息,明显高 于其他渠道;其他如政府发布的信息,选择比例为26.5%,行业协会、参加会议/论坛分别为10.7%和10.2%,认证机构的获取比例为7.8%,国外 合作方为1.6%。
调查还显示,超过九成的居民认为企业应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公布履行社会责任的资讯。其中91.3%的居民认为“企业应该公布履行社会责任的资讯”,7.4%的人“不知道”是否应该公布,认为“不应该”公布的仅占1.4%。
美兰德公司高级统计师周江分析认为,当前公众普遍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认为是多做公益事业,或等同于在天灾人祸中给受害者捐款,这与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传播渠道单一,宣传重点多是救灾,公众难以获取全面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有极大关联。
多种因素制约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2010年11月,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指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整体仍处于“旁观阶段”,并没有真正履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近年来,在企业社会责任中,企业诚信缺失尤其严重。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的社会诚信度得分仅为53.1分,属于“不太诚信”水平。调查中,仅 有4.1%的居民认为企业“完全诚信”,53.1%的人认为“大部分诚信”,认为“大部分不诚信”和“完全不诚信”的居民分别为36.6%和6.2%。
而居民最关注食品和医疗保健行业。当问到“您认为最应该推行企业社会责任认证的领域是哪一个?”时,食品行业以52.7%的选择比例高居榜首;其次是医疗保健行业,选择比例为29.7%。其他行业的选择比例均比较低。
“食品、医疗保健与居民日常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居民易获得深切感受。”周江认为,“最近食品造假事件频发,更是引发居民对此高关注。”
那么,中国企业为何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出现缺位呢?调查显示,其中75.6%的居民认为“政府监管不到位,相关法律法规滞后”是主要原因,选择 比例最高;“企业商业道德滑坡,见利忘义”的提及率为67.5%,居第二位;选择“公众自我保护意识淡漠”和“企业缺乏相关制度和规范”的比例分别为 48.2%和45.9%,分列三、四位;另有18.9%的人认为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事实上,当前制约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缺乏相应法规、标准、激励政策,以及企业高层的社会责任意识不足,等等。
在本次调查中,当问到“您认为目前制约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61.0%的居民认为是“没有相应法规、标准”,选择比例最 高;其次是“政府缺乏政策激励”,提及率为55.6%;选择“企业高层的社会责任意识不足”的比例为47.7%,列第三位。其他如“缺少促进企业社会责任 实践的专业协会和社会组织”、“企业缺乏相关培训”、“成本过高,企业难以承受”等因素也有一定比例。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商业欺诈、产品质量、劳资纠纷、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反映强烈,并认为这对企业声誉危害较大。
当问到“什么样的事件会危害企业的声誉”时,73.8%的居民认为是“商业欺诈”,选择的比例最高;选择“因产品质量遭到客户投诉”、“劳资纠 纷”和“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人数比例在50%~55%之间,分列二至四位;43.0%的人选择“因超标排污而遭到环境部门的查处”;其他如“与供应商等 商业伙伴发生纠纷”、“员工因工作环境恶劣而辞职”、“企业相互拖欠货款”、“在经济官司中败诉”、“与政府就企业经营许可/税费等发生冲突”等的选择比 例均在30%以下。
“作为制药企业,为患者提供放心药是制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双鹤药业总裁李昕认为,“同时,作为对社会负责的企业,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 号召,努力将公司建设为节能型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传播健康新理念等等,这些都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呼声趋高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大多采取“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模式,对履行社会责任并不重视,有关部门也缺乏相应的引导。”周江说,“随着 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企业必须担当起更多的促进和谐的社会责任。没有社会长期稳定的和谐发展,就没有股东长期利益的最大化。”
调查显示,高达95.9%的城市居民认为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其中认为“非常应该”的为71.7%,“比较应该”的为24.2%。选择“一般” 的为3.3%,认为“不太应该”的仅占0.8%,没有人持绝对反对意见。换算成分值看,期望值高达93.4分,属于“非常期望”水平。
在本刊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企业担心履行社会责任会“提高企业经营成本”和“降低企业经营效率”,加大企业自身负担。而本次调查结果却显示,居民对此赞同度相对都不高,分别为67.5分和54.2分。
从调查数据分析,多数居民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本身具有很多好处。调查中,78.6%的居民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利大于弊”,19.0%的人认为“利弊相当”,认为“弊大于利”的仅为2.4%。
具体而言,好处有三:一是树立企业形象。调查显示,居民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度达89.7分,属于“非常重要”水平。其 中,认为“非常重要”的占57.6%,认为“比较重要”的为34.1%,“一般”的为7.6%,“不太重要”和“不重要”仅分别为0.6%和0.2%。
二是提升企业商誉和品牌形象。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对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升企业商誉和品牌形象”的赞同度高达87.9分。其中,认为“非常赞 同”的占53.5%,认为“比较赞同”的33.9%,“一般”的11.6%,“不太赞同”和“不赞同”分别仅为0.6%和0.4%。
三是提高企业竞争力。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对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赞同度达82.2分。其中,认为“非常赞同”的占36.4%,认为“比较赞同”的为40.7%,“一般”的为20.9%,“不太赞同”和“不赞同”仅分别为1.6%和0.4%。
接受调查的居民还普遍认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调查中,当问到“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平时应积极参什么活动?” 时,82.6%的居民认为是“环保”活动,75.4%和74.4%的人分别建议企业应参与“救灾”和“扶贫”活动,68.0%的人建议企业参与“社会公 益”活动,47.7%的人建议参与“社会基础建设”。
对于企业与周边社区的互动,在调查中,67.1%的人建议企业“参与社区经济和公益事业发展”,58.7%的人建议“组织社区居民来企业参观”,分别有49.6%和47.3%建议“发放企业宣传材料”和“为社区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政府主导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当前应在政府主导下,动员多方力量积极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这是一项跨部门、跨领域的工作,是涉及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系统工程。
“推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各级社会责任领导协调机构,确定牵头部门解决各自为战、力量分散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延缓工作进程。”王天仁说。
首先,尽快发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在本次调查中,对于结合国情制定并发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居民支持度高达86.9分,属于 “非常支持”水平。其中,51.2%的居民表示“非常支持”,33.1%的人“比较支持”,“一般支持”的占14.9%,“不太支持”和“不支持”的仅分 别占0.6%和0.2%。
“目前企业社会责任认证标准,都是以发达国家的立场、眼光和实际制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些标准常常难以达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雷明教授认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参与制定、认知、理解和使用国际通用标准的同时,求得经济稳步健康发展,是个难题。”
而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李绍荣教授看来,中国企业要增强国际竞争力,要想在国内与国际市场上创名牌、立尊严,就必须将自己放在国际社会责任标准的体系中,让社会责任成为企业价值观的一部分。
“应尽快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以及一个政府推动社会责任的协调机制和沟通平台。”南开大学教授齐善鸿认为,“中国企业要真正履行社会责任,增加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根本上要依靠市场机制的规范、完善和政府对市场的有效监督与调控。”
“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也在相应变化。”齐善鸿建议,“政府应建 立长效跟踪机制,密切关注国际上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最新动态,收集主要目标市场国家关于社会责任的新法规、新标准,同时,也要跟踪国内企业问题发生形态和 机制的变化,及时提出相应对策。”
其次,政府主导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普及。当问到“在中国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普及,主要由谁来推动?”时,65.9%的居民选择“政 府”,比例远远高于其他选项;选择“媒介和中介组织”的为10.3%,选择“国内企业”、“社会公众”和“行业与专业机构”的比例均在10%以下。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企业竞争不能“没有底线”,因此,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关注各类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理应成为政府的使命和追求目标。
“要有效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政府、协会、企业、社会‘四管齐下’的推进策略。”在王天仁看来,总体思路是:政府主导,企业自律,行会引导,社会监督。
“在全球化过程中,企业也必须由政府来主导、组织和协调,形成统一的力量,才能在国际社会的社会责任运作中拥有发言权。”王天仁表示。
“从现实情况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政府不应缺位,企业也应遵循一定的法律和社会规范。李绍荣认为,“只有政府真正把社会责任纳入到考核体系中,主动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政府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加以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再有,从政策法规、宣传、培训等多方面支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调查显示,为更好地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64.7%的居民认为应“进一步完善相 关法律法规”,选择比例最高;认为要“制定企业社会责任国家标准”和“政府推出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优惠政策”的人分别为54.8%和54.1%;还有 一部分被访者认为“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为企业提供相关培训”等支持。
多位受访专家都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最有效的推进手段是政府主导下的产业引导、政策优惠、法律规制和舆论宣传。但在本刊记者采访中,不少企业负责人认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此缺乏必要的支持政策。
“为推动广大中小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政府可考虑吸引广大行业协会、社会团体、龙头企业、国际组织等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推进基金,在一定范围内 帮助企业弥补推进成本。”齐善鸿说,“当然,要解开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结,还需要从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进一步完善对中小企业的资金、管理等方面 的支持政策。”
“政府推动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时应循序渐进,把握让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短期内增加企业成本及长期趋势上促进企业发展的辩证关系,在推动时机 和力度上做到有先有后,有主有次;一些对环境污染较大,或声誉不佳的产业在推进其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具有紧迫性。”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陈 明生副教授认为,“政府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在推行高标准的同时,一定要同步出台促进产业升级、技术革新的相关产业政策。”
同时,通过制定法律、严厉惩罚、建立诚信档案等措施促使企业提高诚信水平。对于企业诚信缺失严重的现状,在调查中,78.1%的居民认为应“制 定相应法律法规,对不诚信企业给以严厉惩罚”,61.0%的人建议“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出面建立企业诚信档案”,50.2%的人建议“各行业协会建立本行 业的诚信经营标准”,40.3%的人建议“银行建立便于查询的真实的企业账目往来记录”。
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对于促使企业注意环境保护,居民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其中,76.2%的居民建议“对污染环境的企业进行严厉惩罚”,分别 有63.4%和61.0%的人认为应“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和达标标准”和“制定相关激励政策”,56.0%的人建议“政府组建检查组定期检查”。
“不少企业违法后,所付出代价远远小于违法收益,相应惩罚性制度的缺位,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之一。”王天仁认为,“只有采取严厉的惩罚赔偿制度,企业才会自律,也才会有发展的坚实根基——企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