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甘肃庆阳,重大交通事故。这是2011年关于孩子的众多新闻中的一条,因为19个孩子的生命,成为公共事件。
所有的不幸均使人悲伤,但孩子的不幸,尤让人心碎,因为这是社会和人心最脆弱的区域—他们天真而懵懂,还没来得及认识世界,就匆匆告别。
惟有冰心的这句话,“我是你们天真队伍的一个落伍者”,能表达一个成年人在岁末的心境—无奈、悲伤、愧疚、无言以对。
2011年,中国的财政收入突破10万亿元,中国是外汇储备最高的国家。而一辆合格安全的校车在哪里?这是众多国人的质疑和困惑。以人为本,不要只是一个口号。
2011年,各地此起彼伏关于孩子的新闻,屡屡冲击和撕裂着中国人的心灵,不用做复杂的统计,中国成年人,已背负着孩子情感和良知上的最沉重的债务。
2011年,不论是幸存的小伊伊,还是让人心痛的小悦悦,不论是湖南的沉船事件,还是甘肃的校车事故,都像是纯真世界向成人世界发出的控诉和呐喊。
不是所有已发生的新闻都成为历史,新闻是瞬间的,心灵的伤口才刚开始萌芽。新闻是冰冷的,生命却是鲜活的。成年人的无知、傲慢、不负责任,结局是孩子为之埋单,这是很难以国情来搪塞的罪过。
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从对待老兵和对待孩子的态度,可看出立足当下的两种向度,如何对待老兵,可看出一个民族是否真诚对待历史,如何对待孩子,可判断它是否对未来负责。
2011年,让人感到温暖的有来自民间的努力——“老兵回家”和“免费午餐”。每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兵回归故里,都让我们心头为之温暖;每一个孩子能吃上热腾腾的午餐,都让我们愧疚的情绪略为缓解。民间公益人士的努力,昭示着现代公民的意识在一步步苏醒。
高速飞驰的火车,能否放缓一下脚步?物质丰足是必要的,但在温饱已有基本保障的今天,一个社会的整体公正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孰轻孰重,值得重新探讨和反思。一个不能呵护和扶持弱势群体的社会,很难称得上正义。
南都周刊盘点2011年的新闻,舍弃掉其他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将重心完全放在中国孩子上,并不仅仅是关心中国孩子的命运,他们是中国当下命运的缩影,同时探照中国未来的命运。
这一年,有寒冰,也有暖流。当“7·23”动车事件的焦点集中于一个叫“小伊伊”的孩子身上,显现的是中国人的爱和关怀并不匮乏;当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重新走进校园,能看出执政者的快速反应和所作的努力;当“免费午餐”项目从无到有,南北呼应,各方支持,四处开花,中国社会蕴积多年的慈善意识找到了突破口。
历时三个月的策划,集采编精锐一个月的筹备,164页年终特刊,不仅梳理和回顾关于中国孩子一年的事件,还邀请了十位已为人父母的各界人士,写一封信给孩子;同时征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向成年人提问;在微博上号召网友,给孩子们留下他们的寄语。值得一提的是,《哈利·波特》作者罗琳亲自给特刊中孩子的提问回信,并附上了个人照片和签名。
这不是年终总结,更像是检讨书;这不是成人交给孩子的成绩单,更像是未兑现责任的债务表。
如果说知耻而后勇,是曾经积弱多年的中国人奋起直追的座右铭,那么从今往后,更将是每一个中国成年人面对孩子时的良知拷问。
不要让孩子们发出“不要当中国人的孩子”的质疑,那么,我们有必要从这句话做起—“不做天真队伍的落伍者”。
相关组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