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冰,随时等待电话铃响起的日子

2012年12月14日11:32  新民周刊

  不管2012年的末日预言是真是假,我们总得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

  记者|姜浩峰

  就像围棋棋盘上的一枚闲棋冷子,生于四川、毕业于天津大学的吴端,目前工作生活在上海市西南郊区的松江新城。平时,他和普通白领一样,开车上班下班;也像其他父亲一样,去幼儿园接孩子。

  然而,万一华东地区有上海“驴友”遇险,或者外地“驴友”在沪遇险,吴端就“摇身一变”,拥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蓝冰。

  蓝冰,户外应急救援的行家里手。当然,他不是超人,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蓝冰,是上海户外应急救援队2012年度的队长,年底他将平安卸任。但在2012以后,他仍将是救援队的队员。就像围棋棋盘上,假若有了千变万化的险情,他这枚“闲棋冷子”仍会派上大用场,一旦华东地区有“驴友”遇险,他就能和几十名志愿者一样,前往救援。

  互助精神在网上发扬光大

  想要采访到蓝冰,必须要等到身为高级产品研发工程师的吴端先生下班。在初冬的一个傍晚,位于上海松江新城的开元地中海星巴克,记者终于见到了活跃于磨房网上论坛上海户外救援技术交流专版的蓝冰。他告诉《新民周刊》,自己参与的这个户外志愿救援组织,从1990年代末就开始活动了。“那时候,网络还没有普及,户外志愿者救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蓝冰说。

  记者了解到,将热衷于自助户外旅游一族称为“驴友”,也是起源于那一时期国内某门户网站,随后又有了专门的户外专题网站。随着网络的普及,户外志愿者之间的联络能力也得以提升。

  比如2009年,有一帮上海的“驴友”去浙江景宁县东南部的炉西峡,不幸遇险被冲走。当时上海户外志愿救援队有几个人前往搜救。可毕竟是当地人更接近事发地点,也更熟悉地形。几个老乡救出了那帮“驴友”。“这并不是说我们上海户外救援队就没有前往的必要。浙江是我们能力范围内的地区,遇到险情,我们志愿者有义务前往;其次,即使是老乡先救出了‘驴友’,我们也可以提供专业的辅助工作;另一方面,还锻炼了队伍。”

  随着网络的发展,上海应急救援队不但开辟了磨房网专版,还于2011年建立起初步完善的后勤支援系统,申请了专门的手机求救号码——15921079835。如今,微信网络平台也正在架构中。

  去年的最后一个季度,蓝冰作为值班队长曾经手持这一电话号码。最终,那三个月电话没有响起来过。蓝冰说:“救援队设一名队长,任期一年。比如我是2012年队长,即将卸任。另外一年中还有四位值班队长,值班队长拿着求救电话,24小时开机,一人值班一个季度。这样,就能更好地为广大‘驴友’在长三角的户外活动保驾护航。”

  记者翻阅救援队花名册,发现目前救援队在册队员共53名,其中一线搜救队员8名、预备搜救队员25名、后勤队员20名。队员家的联络地址,从金山、松江这样的远郊,到市区,全都有。队员技能涵盖山林搜索、器械操作、通讯通联等。装备主要为个人技术装备。交通工具为私家车。

  救援队设有委员会,其基本职责是规划救援队发展方向,推举常任队长及值班队长,并为值班队长及各职能小组的行动提供资源支持。具体如:负责制定救援队的长期发展或培训计划;新队员的招募考核;以及遇到险情时救援工作的协调。

  去年作为最后一季度值班队长,蓝冰深深为电话没能响起而感到高兴,“其实我们不愿听到电话铃。”蓝冰说,“因为那意味着平安无事。”当然,只要有是发生,无论是有人求救,还是队员发现出意外而拨打这个电话通报,一旦电话铃声响起,家住松江的蓝冰,会立即召集其他队友行动。今年,作为队长,蓝冰需要负责的事情更多。不为人知,也不为蓝冰和他的队友们津津乐道的,是这支救援队其实还有一个更正式的名字——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山岳救援队华东支队上海中队。

  “凌晨4点蓝冰接杭州救援队太阳鸟电话,说昨晚有一人在清凉峰迷路报警,杭州救援队已经出发,让上海召集一下队员,假如需要的话可以立即出发加入搜救行动。经和蓝冰商量,分头联系以前报名的队员。关于迷路人员的信息是他是孤身一人去了清凉峰,已经通过110报警,其他信息不详。”今年4月30日9时4分,注册网名大付的一位网友,在磨房网上海户外技术交流专版发出这样一条帖子。至11时4分,救援队员“太阳鸟”打来电话,称已经找到求援者,状况良好,警报解除。

  原来,4月29日,杭州的邬先生独自一人登上了清凉峰,下午4点多迷路报警,临安警方立刻派人上山搜救,晚上11点12分杭州市户外应急救援队接到临安警方要求增援电话。接到电话后救援队立刻联络组织值班人员召集第一搜救梯队迅速集结,领取装备。凌晨2点多出发前往临安警署搜救指挥处与临安警方会合,了解情况后制定搜救方案,于30日上午6点55分到达野狼谷集合并建立了临时指挥部,7点10分通讯设备准备就绪,救援队队员及临安特警联合组成两个搜救分队出发上山。

  虽然是杭州人在临安出现险情,可上海志愿救援队早就做好准备。这就是志愿者的互助精神。

  队伍最缺的人才是医生

  “集中救援力量,整合救援信息,为上海及华东驴友提供更高效的户外救援服务。”这是救援队提出的目标,也是这支志愿者队伍存在的意义。提及队伍最缺乏的是什么,蓝冰告诉《新民周刊》:“我们的经费,目前主要是自筹。据我所知,也有外地救援队接受赞助的,目前我们没有赞助。” 其实,救援队目前急需日常训练及搜救行动经费、信息平台、技术装备支持。

  自筹经费,说白了就是凑份子。蓝冰告诉记者,目前救援队的伙伴们,来自各行各业。以外企白领、IT行业人士和金融行业人士居多,公务员比较少。而对于救援队来说,最缺的是医生。“公务员倒也无所谓,我们真的很需要医生。”蓝冰说,“可能医生作息时间不定,比如外科、骨科医生都是我们急需的人才,可人家说要到医院动手术就要去的,很难自己掌控时间。”

  学生中,不乏户外救援的热衷者。蓝冰说:“我们很欢迎学生参加我们的‘新兵训练营’。”言下之意,真若有救援活动,他并不主张学生冲在第一线。

  目前这支队伍,设有特勤部、搜救部、技术部和行政部。各个部分对成员的要求不同,肯定不是普通学生一上来就能胜任的。除了值班队长以上人员必须做到体能合格、有户外活动30次以上、领队10次以上之外,也可以看看一些救援队对一些普通组员的要求——

  特勤部医疗组,需要拥有医护专业资质,户外活动10次以上;特勤部交通物资组,需要有驾照,有山区驾驶经验,能连续奔跑1万米。当然,对信息组的要求则是“有一定户外知识,上网方便”。

  “目前,我们队员中,有四分之一是女孩子。她们负责信息收集之类工作。”

  提到队员的流动性,蓝冰说:“毕竟大家都是这个年龄——结婚、生孩子什么的,有时候单位里有事也太忙了。所以我们并不赞成一定要留在队里。如果忙不过来,完全可以暂时退出,可以保留会籍。只要有户外活动的兴趣爱好,有爱心,就有为‘驴友’服务的机会。”蓝冰强调,体能是一个重要指标,只有体能达标,才能参与真正的搜救工作。

  当然,并不是说家添了孩子,队员就完全无暇顾及救援队的活动。以蓝冰来看,目前他的女儿已经4岁。“我也带她参加一些徒步活动。比如今年国庆长假,我就带她到香港参加山区露营。她感到很好玩呢!”

  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

  既然是志愿救援队员,就要面对死亡。今年入夏不久,浙江“驴友”在溯溪中发生事故。杭州志愿者救援队参与事故救援。今年7月1日,蓝冰请来浙江救援队的“柳叶刀”,为队员们讲解救助经验。

  “柳叶刀”在讲解中提到了应对死亡威胁。而蓝冰告诉记者,在志愿者救援队成立初期的1990年代末,市面上就曾经流传过2000年地球毁灭的邪说。“其实,世界末日真要到来了,我们也没法控制。我们户外志愿者、户外运动爱好者,为了防灾减灾,提高野外生存技能。相对于大多数都市人,对现代文明的依赖性要求稍微低一些。”当记者提及2012年世界各地的天灾,比如美国的纽约等地风灾,蓝冰说:“美国也好,日本也好,他们对自然灾害的忧患意识,比我们强烈。从小学生开始,就不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当然,我们自从汶川地震以后,这方面的教育也开始重视起来了。不管2012年的末日预言是真是假,我们总得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比如家里常备蜡烛、火柴、手电和应急包。我曾经在网上贴出过专业版的救援知识,可以保证遇到灾难的时候,住楼房的话,有10天左右的生存期可等待救援。”

  提到了玛雅预言,提到“2012”,蓝冰说:“10亿美元一张‘船票’,你说和我有什么关系?我还是归我听音乐,听听古典音乐,也听听现代音乐;我还是看我的电影。我还是爱着我的家人,过我的生活,干我的工作,就好。”

  广告人的光荣与梦想

  希望身边的人都开心,在一个积极的氛围中生活,人也会变得很乐观。

  撰稿|埃莉诺

  赵子峡在一家全球排名第二的食品公司任市场部经理,他像是从《杜拉拉升职记》走下来的人物,衣着发型精心搭配,脸上带着职业性的笑容,说话逻辑清楚。从一个理工科毕业生到一家4A公司的“广告人”,再到全球500强企业经理,他的奋斗史活似一个男版“杜拉拉”。在这个都市中,有很多上班族像赵子峡一样凭个人努力和专业技能打拼,虽然他们头上没有光环,面前没有摄像机镜头或麦克风,不是所有人都在见证他们的奋斗,但他们组成了城市向上力量的基数,为一个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比稿之前,吃顿必胜客

  2001年,赵子峡从上海理工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广告公司实习,这个学IT出身的男生很快被广告行业的精彩吸引住了。一个学生到金融中心上班,身边都是衣着光鲜的白领,电梯瞬间把人送到几十楼,透过落地玻璃窗可以看到大半个城市的风景,同事都用英语飞快流利地交流,很符合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对自己职业的预期。

  当然,实习生做的工作并没那么酷,赵子峡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都是花在核对数字上。他要从面前几大摞的资料中找出几个数字,再看资料上的数字和方案上的数字是不是一致,“两张纸对齐放在面前,用一把尺压着,一行一行往下量,看两边的数字对不对。”不过理工科背景让他很静得下心面对枯燥的工作,所以当身边学广告专业的实习生嫌工作太闷而诸多抱怨时,这个踏实的年轻人被公司留下来,在高耸的摩天大楼里谋得了一米见方的位置。

  广告公司是个活力迸发充满灵感的地方,每次想到一个独特的创意,做出一个提案,都让赵子峡兴奋不已。而这个行业的高压和高强度工作也让刚出校门的赵子峡迅速练就成“铁人”。每次递交提案之前一个晚上,大家都会忙到深夜,当他凌晨一两点走出办公室时,看到繁华的市中心归于平静,不复白天的喧嚣,赵子峡却觉得满足。他带着激烈讨论的亢奋余热,回到家冲个澡,睡几个小时,第二天早上7点又神清气爽去递交提案。“当自己处在一个默契合作的团队中,整个团队怀着‘必胜’的理念不计辛劳地去做一件事,感觉这样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广告业内有个约定俗成的传统,就是比稿之前一定要去吃顿必胜客,讨个“必胜”的口彩,赵子峡是这条传统的忠实信奉者,每逢重大的比稿前,总要先去必胜客“沾点儿吉利”。“我们广告人可是为必胜客贡献了不少销售额。”后来发现,这样的“迷信活动”许多人都搞过,孩子大考前、运动员比赛前……甚至向女朋友表白,都首选必胜客。

  这样看似“幼稚”的方式其实欢乐的成分更大,赵子峡觉得,这其实是在工作、学习中缓解压力、提升状态的一种方式,“这种心理暗示很难说对比稿有实际帮助,但这是在给自己鼓劲,让自己的工作状态在一个饱满的位置,毕竟比稿时的临场发挥也很重要,有时可能就是你的自信和现场对客户情绪的掌控会让你最后取得胜利。”

  男版“杜拉拉”的奋斗

  比稿前讨“必胜”口彩的习惯其实事出有因,因为赵子峡在广告公司工作时,主要的客户就是必胜客,每次对方研发出新品时,就会召集市场部门和合作伙伴去“厨房”开会。“研发人员会充满激情地介绍他们新推出的美食,比如加了木鱼花‘会跳舞’的披萨,或是把饼底改成方形的,他们对自己的创造非常自豪,感觉好像他们发明的不是食物,而是改变人类生活的新事物。每个人会分一些新产品尝鲜,他们的情绪感染到我,让我感觉到,只有真正喜欢自己产品,觉得它好吃的人,才能想出最好的广告idea。”

  “跟这么有创意的一群客户在一起工作,人也会比较容易有新点子。”赵子峡当年的一些广告点子在现在看来或许并不新鲜,但10年前却很前卫。他们将一份生活类周报,设计成一份菜单的形状,除了在铜版纸上展示美食,封面还有透明的装饰,这大概是比较早的异形广告。他还邀请了当时很火的美食探访类节目去餐厅拍摄,请名人带着观众走访美食,一边在镜头前品尝新品,一边描述味道和感受。

  赵子峡认为,广告能传递给人一种正能量,一种对美好生活方式的追求,从广告中可以体味到平凡的幸福。“比如你看到一个美食广告,可能就会想约朋友去尝鲜,大家就有合适的理由组织一次聚会,沟通感情。如果广告里是情侣在一起享受美食,你也会联想这个食物TA是不是会喜欢吃,要不要带TA一起去试试。广告里家人之间的关怀,情侣之间的温情,传递出浓浓的温暖,让人也会想去关心家人,珍惜生活,因为广告里的故事很多就是自己的生活。”

  2004年赵子峡到现在这家食品公司任市场部经理,角色从乙方转到了甲方。在代表企业和广告公司合作时,自己广告人的经历让他更能设身处地为对方思考,并且提供需要的帮助。

  公司的七彩悬空楼梯和玻璃房办公室看上去很炫,咖啡喝茶一应俱全的茶水间也显得很人性化,休闲区的糖果色沙发和乒乓球桌更会吸引来访者的眼球。然而在这一切看上去轻松适宜的环境中工作的白领,生活却未必轻松。和在静安寺上班的很多白领一样,赵子峡会为每天去哪里吃午餐发愁,公司不会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设立员工餐厅,周围餐饮消费也不便宜。这只是生活压力的一部分。

  人们对白领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印象,喜欢在交谈时插入一些英语表达,也习惯用英语写Email,汇报工作时就是一场PPT技能展示秀。每个人墨守外企文化,比如赵子峡在拍照时眼光还会不时从镜头飘出去,和路过的同事亲切而恰如其分地打招呼。努力修炼自己的生存之道,在每个领域都适用。

  他们在电视上看林丹打球,去剧场为喜爱的明星或话剧导演捧场,大部分时间自己只是个平凡的观众,见证别人的奋斗,但在各自的小小天地中以自己的方式努力,过着光鲜亮丽上班族的市井平常生活,为这个城市的建设(或者为自己刚买下的住宅建设)贡献力量。

  赵子峡“可以从周五晚上一直宅到周一早上”,不流连于泡吧和夜店,休息日睡到下午自然醒,约朋友在家里打牌聊天。他说,以前的老板曾经说自己对未来最大的期待是“让世界更美好”,虽然听上去很“宣言”,但如果每天对家人、朋友、同事好一点,自己也会觉得开心。赵子峡说,这也是他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身边的人都开心,在一个积极的氛围中生活,人也会变得很乐观。

上一页123下一页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北京地铁连续发生女乘客被划伤案告破
  • 体育世俱杯-托雷斯连续破门 切尔西3-1进决赛
  • 娱乐晶刚大婚一月婚变动刀?霍启刚会嫩模
  • 财经机构指五粮液洋河等龙头酒企塑化剂超标
  • 科技iPhone 5大陆开卖:货源充足 售5288元起
  • 博客日本选出年度汉字 明星婚宴送多少红包?
  • 读书国殇日:勿忘中日历史惨痛黑镜头
  • 教育北漂硕士起薪仅2500 提及学历羞于启齿
  • 育儿男孩被幼儿园老师用椅子打骨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