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逸文:从NEW YORKER到BE

2013年01月30日12:02  南都周刊

  作为美国老牌杂志《纽约客》的驻华记者,欧逸文(Evan Osnos)已经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7年。

  和他的前任何伟(Peter Hessler,《纽约客》驻华记者,著有《寻路中国》)类似,欧逸文描述中国的文字,用词漂亮考究,连驻华的外媒同行们都流行追看他在《纽约客》网站上连载的专栏——中国来信 (Letter from China),这些文章被视为解读中国的经典美文。

  欧逸文认为,预言中国在世界的崛起,是从拿破仑以来西方人一直很热衷做的事情,如今这已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事实。“我现在做的大部分工作是描述在中国发生的事情,然后去解释为什么,以及中国怎样在新的世界版图里扮演新的角色。”

  用博客点评中国

  欧逸文并非新闻科班出身,他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政治学系。也许是为了契合《纽约客》的风格,欧逸文采写了各种类型的中国人物,既有贾樟柯、韩寒、胡舒立和李阳等名流,也有像他的书《中国愤青》里主人公唐杰这样的普通人。

  用几个月的时间、几万字的篇幅去描绘一个中国人,他采取方式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想尽一切办法紧贴对象,去他的家、办公室,甚至跟他一起旅行。

  但这并不表明他遗忘了自己的专业出身。他频繁发布的博客文章,很多都是对时政的犀利点评。

  他全程采访了中共十八大。他在博客里写道:大会堂是毛时代的人民圣殿。近年来,它向商业敞开了怀抱,《大河之舞》和百老汇音乐剧《Cats》在这里找到了舞台,肯德基2000名经理云集于此商讨炸鸡之道。周四,当他们迈着精确的政治猫步走上红地毯时,至少在这几个小时里,大会堂再度充溢着圣光。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新一任常委见面会后,欧逸文也走了一下红地毯,端详着习近平刚才站立的地方。“那里贴着‘1’字,这意味着,只有中国权力最大的人才有资格站在这里。透过一品红和兰草丛,眼前是密密麻麻的相机镜头,还有十几亿人的期待。”

  欧逸文试着从中国新领导人的角度去审读中国。他在文章里评论说,那位有着播音员一般浑厚磁性嗓音的人,将会面对一个面貌迥异的公民社会:伴随着科技发展和财富增加的,是愤世嫉俗。

  “他会比前任们面临更多公开且无情的质疑。” 欧逸文告诉《南都周刊》记者,他认为2012年最重要的中国新闻是最高领导层的权力交接。不光是换了面孔和名字,其交接过程也有了一些变化迹象。

  他对十八大的关注从开幕式持续到常委名单公布。他从这次盛会的细节中读到一些微妙的变化。“习近平的首次发言没有使用那些惯常的口号,作为新的最高领导人,他利用这个机会展示了不同的风格。”欧逸文告诉《南都周刊》记者。

  他认为新班子面临很艰难的任务。在建立权威方面要比前辈们面临更多的挑战。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从经济领域,还是在外交方面,即使是对比十年前,中国的情况要复杂多了。“现在说他们是否能比前十年干得更好,还为时过早。”

  “不过,我很高兴看到习近平正努力去除繁文缛节,强调实干。”欧逸文说。

  描画“铁老大”

  2012年的欧逸文是兴奋而忙碌的。他的文章涉及了几乎中国所有的热点事件,包括中共十八大、反日游行,莫言获奖等,甚至还有陕西表哥和广东房叔。

  欧逸文平均每月在《纽约客》网站上写十几篇关于中国的博客,他见报的大稿,最新的一篇是去年10月份的《铁老大》(Boss Rail),该文借刘志军落马对中国铁道部进行了全面梳理。

  他如此形容这位前部长:刘志军将他凌乱的黑发往中间梳以掩盖秃顶,戴一副牛角材料的方框眼镜,这种眼镜在党的高层干部中非常流行。

  为了向美国读者形容中国“铁老大”的概念,欧逸文巧妙地利用了数据对比。他笔下的北京南站,“和帝国大厦所用的钢材一样多”,而每年的旅客吞吐量可达 2.4亿人次,比美国最繁忙的火车站——纽约的宾夕法尼亚车站(Penn Station)高30%。

  他说,中国铁道部的员工数量几乎等同美国政府的所有文职雇员。这个“官僚帝国在规模和独立性上仅次于军队,拥有自己的警察、法庭和法官, 铁道部是国中之国。”

  欧逸文一般两到三个月出一篇稿,有的时候是六个月一篇。一篇文章大概要采访五十到八十个人,积攒有两百到三百页的采访文字。在《纽约客》,昂贵的差旅费似乎从来都不是问题。这让《每日电讯报》的记者摩尔极为羡慕。

  “如果编辑认可你的故事的想法,觉得有价值,他会为你努力争取足够的条件让你去做。”在一次讲座上,欧逸文告诉他的中国同行们。他觉得现在这个时代有《纽约客》这类的杂志存在,自己能够为它工作,非常幸运。他自己从来没有因为成本的问题而被拒绝某个选题。

  “当然,记者也不可能靠这个发财。”欧逸文说。

  此外,《纽约客》的信息核实制度(fact-checking system)也让欧逸文颇感自豪。这个信息核实部门像一个独立于编辑团队之外的审计员,对每一篇文章中的每个字进行核实,有二十到三十个全职人员进行工作。

  欧逸文驻华之后,《纽约客》总部增设了两个事实核查员。他们都会讲普通话,有一个还会讲广东话。他们会在核实之后的字上画一条线,表明事实核查员对这篇文章所有文字的准确度和可靠度负责。

  几乎所有的采访对象都会由事实核查员通过打电话或者写E-mail进行追访。  “被采访的人可能会非常惊讶,他一开始在街上碰到一个老外,被问了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三个月后,他又接到来自纽约的一个越洋电话,用普通话问他对三个月前一场篮球比赛的看法。”

  中国与乡愁

  谈到2013年,欧逸文告诉记者,他的新书已进入收官阶段, 但还不到剧透的时候,但他相信,内容一定会吸引中国读者的兴趣。

  新的一年里,他将继续观察不同人的生活状态,在对繁荣、平等和道德的争论中,他们所发生的改变。“在中国,人们对上述概念的理解和诠释,每个月都在变化。”

  最近欧逸文采访了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观察他和来自中国各个地方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他对公平、道德和市场经济的论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纽约客》的前任驻华记者何伟是很多中国读者眼中的写作大师,也是不少中国记者的偶像。当记者向欧逸文抛出与前任对比的问题时,欧逸文表现出了中式的谦逊:“我觉得何伟是一个更好的作者。”

  不过,在2011年北京798艺术区一次几乎没做前期宣传的媒体讲座上,欧逸文惊讶地发现,台下坐满了中国同行和热心读者,连过道都挤得水泄不通。

  “欧逸文采访风格扎实沉稳,文章不但有料,其文笔也带来了阅读快感,”一位旁听过讲座的北京记者告诉《南都周刊》记者说。

  欧逸文曾说,中国能勾起他的乡愁。他是个 New Yorker,也是个Bei Jinger。

  与大多数驻华记者租住外交公寓不同,欧逸文和他的美国妻子租下了北京毗邻孔庙的一座四合院。他从事的职业和居住的地方,比绝大多数人更贴近这座城、这个国的脉搏。

  (本文部分素材节选自欧逸文先生2011年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讲座。)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习近平:发展公共交通治理雾霾
  • 体育NBA-詹韦62分热火擒湖人 书豪6犯火箭负
  • 娱乐各地春晚精彩回顾 赵本山收山作
  • 财经日媒称中国外贸首次超美国成世界第一
  • 科技传苹果正测试腕表类智能设备
  • 博客唐师曾:庄则栋逝世 庄则栋最后一篇博客
  • 读书真实战斗力:朝鲜军事实力大公开(组图)
  • 教育超七成年轻人认不全亲戚 统称叔叔阿姨
  • 育儿深圳白领月薪低于4千不如回家做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