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西自称浙江司法界实权派 曾滞停副处8年

2013年10月23日12:02  廉政瞭望

  出场者,陈有西

  文_本刊记者  潘则福  刘霄

  10月15日,律师陈有西决定暂停更新自己的新浪微博。他给出的理由是“盈满则亏,树高风疾”。

  过去几个月里,因为对李某某案作出不同于舆论的判断,他饱受争议。在微博舆论场,陈有西最近一次被批评,是10月12日。这一天,司马南晒出自己和陈有西的合影。公开报道证实,薄熙来主政重庆期间,司马南曾受当地政府礼遇。

  59岁的陈有西在李庄案第一季进入公众视野。此前,他的舞台主要在长三角。获得全国性声望后,他曾经的官场生涯,也被翻出。

  “郁郁涧底松”

  我那时是浙江司法界的实权派人物,别人都以为我当官会很顺利。

  1982年,大学毕业生陈有西,与自己当作家的梦想,擦肩而过。那一年,陈有西入选浙江省200名大学生后备干部。这给底层出身的陈有西鼓舞。

  “我觉得那时候的官场,还是多清明的。我没有任何背景,没有递一根烟,也可以入选后备干部。”陈有西说。

  到省委报到后,陈有西去了宁海县文化广播电视局。

  1983年的全国“严打”,因为缺人手,浙江省公安厅向省委要人。省委向公安厅推荐了在基层锻炼的大学生后备干部。陈有西被选中。

  浙江省公安厅给他分的工作是实地调查研究,对“严打”进行理论指导。

  因为不知道怎么审犯人,陈有西派往杭州市看守所预审处,从学习审犯人开始。头3个月,陈有西就住在看守所。

  工作7个月后,公安厅的领导希望他留在省公安厅。宁海县则希望他回去,县委组织部长跑到省里来要人。

  组织部长承诺,只要陈有西愿意回去,就可以当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

  陈有西做了一个不为外人理解的决定。“当时有好多人挤破脑袋想留在杭州,但我想县里有发展,就回去了。”

  在宁海县,陈有西成了文广局最年轻的副局长。很快,官场复杂的局面,超出了这个年轻人的经验。

  彼时,陈有西分管文化馆、14个文化站、新华书店、图书馆等,“但因为不是党委委员,我的话不管用。”

  8个月后,“因为觉得自己发挥不了作用”,陈有西给公安厅打电话,要求回去工作。没多久,公安厅干部处处长就来到宁海县要人。

  1985年,陈有西正式调任浙江省公安厅,担任研究室调研科副科长。

  1980年代的清明官场风气再次给了陈有西机会。回到省公安厅的他很快获得拔擢。1986年,陈有西成为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袁芳烈的机要秘书。

  其后,袁芳烈任浙江省高院院长,陈有西追随他入高院,并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省高院新闻发言人。

  “我那时是浙江司法界的实权派人物,别人都以为我当官会很顺利。没想到……”陈有西说。

  1989年,陈有西两次实名上书表达个人观点。陈有西称,为了不连累领导,1990年他主动辞去秘书一职。

  在沉寂3年后,1993年,陈有西在职考取了北京大学高级法官班,主攻行政法研究。

  去北大之前,陈有西感觉到“官场的风气已经不好了,吃喝玩乐、行贿受贿,已经比较普遍了。更重要的是,没有关系的人,已经很难受到提拔了。”

  “浙江来的学员陈有西”,在一群学员中,很显眼。在北大,陈有西写了3本书、14篇论文。

  已故的宪法行政法学泰斗龚祥瑞当时对陈有西欣赏有加。临终前,龚祥瑞把生平传记托付给这名非正式门生。2011年6月,《盲人奥里翁:龚祥瑞自传》出版。

  1994年,从北大回浙江省高院后,陈有西转到研究室担任副主任。北大一年的学习,冲击了他原来的观念。

  过去,他是一个很听话的党员,对权力的良性影响坚信不疑。担任省高院院长秘书时,陈有西处理群众信访,参与冤假错案的平反,他觉得权力是好的。

  “到北大后,我对法治有了新的认识。我开始明白,原来在公安厅和高级法院时所学的法学理论是肤浅的。公权力也有可能侵害民权、侵害规则。宪法和行政法才是治国平天下的学问。”陈有西说。

  北大归来后,陈有西写了篇文章《法治本体论》,阐明法治的优越性。他对现实政治秩序和个人际遇的反思,也在这个时期出现。

  “(北大法学院)很多学生首先选择出国,其次到企业做高管,第三做律师,第四才选择做法官。我开始觉得,人生不是只有做官一条路,做事并不一定要在体制内。”

  1995年,升迁无望的陈有西,在40岁这年辞去公职,进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工作。他和体制的关系,日渐疏离。

  做这个决定前,陈有西在副处级的官职上,已停滞8年。

  2013年9月25日晚,接受廉政瞭望记者采访的陈有西,用左思的《咏史》形容当时自己的处境——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草,以彼经寸姿,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那时候,我知道自己不过是涧底松,没有机会到山顶。”陈有西说。

  “清廉的人,会很痛苦。”

  有的人握有从政时的资源,辞职后下海去了。我那时脑袋里只有法律。

  陈有西说,妻子对他的辞职,未有异议。但陈家的生活陷入困境却是不争的事实。

  儿子想读杭州市重点小学,要4000块钱。没钱的陈有西通过杭州市教育局长找到校长,交了2400元后,儿子得以入学。

  “我那时候没钱,很多人不相信。我在高院工作,不收钱,也不和他们一起吃喝,很容易就被边缘化了。但我不否定体制内也有很清廉的人。清廉的人,会很痛苦。”

  同僚吃请的时候,陈有西把时间花在法律研习上。这为他日后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辞职后,陈有西称,自己当时唯一的选择,只有搞法律。“有的人握有从政时的资源,辞职后下海去了。我那时脑袋里只有法律。”

  出来的第一年,陈有西赚了8万块钱,当时高院不少同僚的工资,不过几百元。很快,开着小汽车回高院办事的陈有西,觉得自己很风光。

  除了陈有西,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期,浙江政界还有“出走者”。

  在陈有西之前,同为杭州大学毕业的宋卫平从舟山党校辞职了。1995年初,宋卫平的绿城集团成立。随后,绿城成为知名房地产开发商。

  与陈有西同期离开体制的原省委书记秘书,进入杭州房地产市场淘金后,也收益日增。

  陈有西开始疑惑:“体制内出来的人,都活蹦乱跳的。那为什么在体制内,这群77、78级的精英就没有获得上升通道呢?”

  离开高院4年后,1999年,陈有西离开社科院,正式成为一名执业律师。执业第二年,因为内耗,陈有西退出了自己当时任合伙人的海浩律师事务所。

  2000年,陈有西成立了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京衡,取“京华照物,衡平天理”之意。

  “李庄案”之前,陈有西的舞台主要在长三角。

  那时,他更多做公司法律风险防范和并购、建筑房地产、国际贸易、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代理。刑辩业务只占1/3,但也都是在当地有影响力的大案。

  这些刑案中,相当比重是职务犯罪。

  “我办这些案子有个体会,一些地方官场的坏风气,不但让人实现不了抱负,还会变坏。”陈有西说。

  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地级市,因为受贿10万元以上的科级干部太多,相关机构只好“法不责众”,一个都没抓。

  这个例子的信源,陈有西不愿多谈。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对腐败的批评与反思上。这个时候,他觉得自己是“体制外的健康力量”。

  “我有士大夫情结,信守做官不要钱,要钱不做官的为官之道。虽然不吃体制这碗饭了,但我对时局葆有关注。哪一天有合适的机缘,我愿意重新回到官场。但前提是,不做奴才。”

  这和前媒体人杨海鹏对陈有西的评价接近。杨海鹏认为,陈有西“身在朝野,心在汉阙”。

  有士大夫情节的陈有西被同行质疑对公权力态度暧昧。但夏俊峰案的免费代理,改变了一些同行的印象。和同行们褒贬不一相比,他的当事人家属对他评价趋于正面。

  夏俊峰的妻子张晶回忆,陈有西执业严谨,代理夏俊峰死刑复核案后,去法院阅卷,曾一天内就发现有利于夏俊峰案发回重审证据。

  陈有西代理兰世立案后,与兰的家属在社交平台多有互动。

  在另一个舆论场,浙江省公检法系统对陈有西的评价,更有戏剧性,“虽然对我不满,但需要的时候,就会找我。他们知道好的律师就是要敢说话。而如果是他们办的案子,就会阻止我来辩护。”

  作为浙江警察学院兼职教授,在浙江公检法系统,他的学生不少。权力对人心的异化,作为曾经的官场中人,他早有体悟。

  “站着也把钱挣了”

  没有一个律师像我一样,在公安、政法委、法院这些刀把子部门干了16年。

  最近陈有西的律所,又来了一位辞职的检察官。检察官出来当律师,陈有西这些年见得不少,“如果我们有些官场风气不改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出来。出来的人越多,体制内健康力量就会慢慢萎缩。官场里,等级制度一建立,分赃制度也就建起来了,这很危险。”

  年届59岁的陈有西还没有退休的念头。他喜欢用“出场”来形容自己介入热点案件,“要说我有傲气,这算是。我是知道自己分量的。”

  在外界表达对律师执业环境恶化担忧时,陈有西公开说,真正有水平、有道义、懂政治、能跟官方直接对话的律师,现在是凤毛麟角,而他算一个。

  傲气的另一面,是他待人接物的谦逊。这和陈有西批评体制和官场后仍可以与之互动一起,构成陈有西人格的不同部分。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是生存之道。没有这样的智慧,我的律师集团干不成这么大。”陈有西说。

  外界认为,李庄案让陈有西成名,陈有西不这么看。

  “同一个案子如果让其他律师来做,未必能达到同等效果。李庄案之前,我也不觉得自己是个小律师。”陈有西说。

  执业多年,熟谙官场规则的陈有西自有一套与公权力博弈的逻辑。和体制内的力量打交道,陈有西惯用“先礼后兵”。保护当事人的同时,亦能保全自己。

  “没有一个律师像我一样,在公安、政法委、法院这些刀把子部门干了16年。所以,我了解官场,可以站在当权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提点建设性意见。一些律师讽刺我是体制外健康力量,本质上是山头之争。我是站着也把钱赚了。”喧嚣袭来,陈有西如是自辩。

  一般而言,接到案子,陈有西会选择先进行内部申诉,为公权力留足面子。如果失败,再走法院。

  最新代理的王功权案也是这个思路。

  今年9月底,陈有西的助理已向侦查机关提交了《关于要求慎重处理王功权案不予报请逮捕的律师意见书》。

  “这是一个走钢丝的态度。我要让官方知道我的态度,但又不反感。” 在第一次申请会见王功权未果后,陈有西在微博上告诉粉丝,自己第二天会再去看守所。

  第二天,侦查机关的一名分局领导出来接待了陈有西。

  得益于深厚的人脉,一些敏感案子,他也会寻求高层人士助力。“我不希望马步未稳,自己就倒掉了。”陈有西说,这是一种韬略。

  一名资深刑辩律师认为,陈有西决定代理李庄案的过程也值得玩味。

  李庄家属表达委托意向后,陈有西向杭州市司法局、浙江省司法厅分管律师的领导进行了电话请示。相关领导同意后,陈有西正式答应接受委托。

  2010年1月,在向上海律协的同行们介绍李庄案,陈有西说:“面对这么重大的事情,组织、纪律观念要有,司法局管我们是对的,管我们是保护我们,有些东西不能过分孤军奋战。”

  这样的陈有西赢得了体制内的认可。

  2006年陈有西被评为杭州市司法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被评为浙江省模范党员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校长江平曾评价陈有西——善于把握中国体制内外的特性,做出了更有益于法治进程的沟通。

  成名后的陈有西还花了大量的时间,打理他的“陈有西学术网”,这里有不少体制内的读者。

  他有选择地把代理的案子和法理分析传上去。网友的每一条评论,他都要审查,通过了才能公开。

  在他的官网,他自己写文章尺度不小,却甚少接受外媒采访。深圳一名不愿具名的律师认为,作为一个官方认可的律师,陈有西的谨慎并无不妥。

  李某某案后,陈有西称自己又得到了一些精英人群的认同。他们拉陈有西进了多个微信群,“我打开一看,都是名人呀。”

  此时的存在感,陈有西颇为满足。

  9月25日,陈有西代理的夏俊峰死刑复核案以维持原判告终。

  当日早晨,张晶在见完夏俊峰后,给陈有西打来电话。陈有西没有接她电话,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可以说什么。

  “我每天都有沮丧的时候,但不表现在人前。我只要在公共场合,就可以马上完全恢复,这是一种强迫症。”

  9月26日,陈有西出现在成都天则所主办的“民营企业发展论坛”上。演讲后,陈有西乘着夜雨离开成都,他的下一站是兰州。同时代理几个大案,是他工作的常态。

  在机场,他发了一条微博——迷雾远方,云深不知处。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编辑:SN098)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孟建柱:东伊运指使天安门恐袭事件
  • 体育国锦赛-丁俊晖6-3艾伯顿 晋级4强 视频
  • 娱乐曝刘德华求名医生二胎 妻孕15周急安胎
  • 财经专家谈养老金并轨:待遇降低的改革难推行
  • 科技Nexus 5悄然上市:黑色16GB版已售罄
  • 博客美国允许食物中有老鼠毛或昆虫碎片
  • 读书揭秘:毛泽东最后十年只住游泳池
  • 教育农民工VS公务员:话语影响力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