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0
新浪新闻客户端 点击或扫描下载 关闭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韩寒郭敬明争霸:谁是青春文学一哥

2013年12月19日12:57  新民周刊 我有话说

  韩郭争霸:谁是青春文学一哥?

  这个夏天,是郭敬明的夏天,是电影《小时代》的夏天,这是否真的意味着,郭敬明的崛起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记者|何映宇

  韩寒和郭敬明,同为“80后”小说家中的领军人物,也算一对欢喜冤家。

  韩寒成名略早于郭敬明,但很快,郭敬明就异军突起,凭借其出色的商业头脑,成就如今7个亿身家的图书小霸王,大有谁与争锋之势。

  从开卷15年来的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来看,单纯就图书销量而言,郭敬明已完胜韩寒,成为畅销书文坛一哥: 14年中,郭敬明共有23本书上榜,其中9年拔得头筹,荣登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宝座,最夸张的是2011年,郭敬明的玄幻小说《临界·爵迹》(I、II)、《临界·爵迹∶燃魂书》和《幻城》、青春小说《小时代3.0刺金时代》、《夏至未至(2010修订版)》6本书上榜,风头一时无两。

  而韩寒有16本书上榜(其中包括一本由他主编的《独唱团》),2001年凭借处女作《三重门》登上开卷榜的第一名。当然,他能分居虚构和非虚构两榜(他的《青春》和《我所理解的生活》都在非虚构类榜单上),也算另一种收获。

  郭敬明并非一个人在战斗,他的出版公司旗下近年涌现出一批具有市场号召力的青春小说作家,经常关注图书排行榜的读者对于这样的现象已经不陌生了:在周排行榜中,有多本书(有时甚至是10本以上)都出自郭敬明及其旗下作家之笔。

  《小时代》开创郭时代

  今年,郭敬明高调进军电影市场,两部由其担任导演的《小时代》(1、2)以近8亿的票房震惊影坛,虽然口水与板砖齐飞,但不能否认,郭敬明的商业头脑和品牌效应让他成为吸金大户。电影《小时代》首映礼,媒体记者被挡在门外,郭敬明的粉丝的尖叫声震耳欲聋。

  继2007年大卖的《悲伤逆流成河》之后,小说《小时代》是郭敬明更加野心勃勃的一部长篇小说。长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小时代》限量首印99999册,请注意,这只是首印。要知道,即使是莫言这样的大作家,得诺奖之前,上海文艺出版社最初出版他的5本长篇小说,首印数不过区区1万册而已。一切迹象都表明,这本书将续写这位“中国最成功的作家”(《纽约时报》语)的畅销书神话。

  “2007年10月,我开始写作《小时代》,”郭敬明对记者说,“这部小说讲的是四个女孩子的故事。像连续剧一样,《小时代》也是连载的,美剧是一边拍一边播,我是一边连载一边写,不断地听到观众/读者的反馈,去调整它的剧情。《小时代》也可以说是在记录我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感受,和我之前的作品很大的区别就在于,以前都是写校园、爱情的,没有太多社会的东西。但《小时代》不同,我连载的时候,比如说当年6月份的这一回,写的就是6月份在上海发生的故事。9月份,上海环球中心开幕,我也会把它记录在我的小说中。小说和当下都是同步的。”

  这种互动式的写作凭借《最小说》的超高发行量,在文字载体之初就为他赢得了无数粉丝,使得电影未映先红。电影《小时代》更引发了进一步的郭敬明热潮,引发挺郭派和倒郭派的相互骂战。

  畅销排行是一种鼓励

  面对成绩和质疑,郭敬明还是比较冷静的,他对记者说:“畅销书排行榜只是从比较商业的角度来看问题,对我自己而言,它肯定是一种鼓励,无论对作为作家的我还是对于我的公司,至少是一种业绩上的肯定,我当然会很开心。但是因为中国的传统媒体和大众心理还是不习惯将作家和财富联系在一起,古往今来作家都很清贫、也很清高,也必然会引起很多很多负面批评的声音,我觉得这种批评的声音也是好的,一个事情都有两面性,这些负面的批评可以让我保持清醒,让我清楚自己的位置,也让我可以去做更多我想要做的事。我的理想是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位传世的巨匠,但这需要太多个人思想的修为,我不一定能做得到;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业者,有一定的商业法则来遵循,这是我可以努力达到的目标。”

  郭敬明不认为作家在商业上有所成就有什么可耻,恰恰相反:“特别在我毕业之后,作为一个男孩子或者说作为一个男人,在长大以后有一份事业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作家体现的是一种很独立的状态,它是很特殊的,但是你真正拥有自己的公司,拥有自己的产业,这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这一切并非一蹴而就。从2004年与友人共同创办Mook书《岛》到2006年10月正式创刊《最小说》,现任最世文化副总经理的痕痕说,创业之初的艰辛旁人无从体会:“当时我们只有一个人作图,一个人排版,小四约稿写稿,我审稿。常常通宵排版,通宵打印。”

  这边风景独美?

  与郭敬明类似的,韩寒旗下也有一个团队,他们创办的《独唱团》杂志也曾异军突起,在图书市场上刮起一股超劲旋风,似乎双雄争霸的局面正要形成时,韩寒转向App新媒体,在纸质同类杂志领域,郭敬明团队显然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一年前,方舟子死磕韩寒,一时间,东风义愤填膺,西风正气凛然,口水大战,各领风骚,杀得天昏地暗乱石崩云,难分难解。

  韩寒虽经历“代笔门”危机,其作品的畅销程度丝毫未减当年,与郭敬明“抄袭门”事件后屹立不倒几乎如出一辙,负面新闻的杀伤力对于这两位青春文学的主将而言似乎是绝缘的,这反映了市场的理性还是非理性?

  青春文学,在郭韩争霸中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类型,辛夷坞、笛安、七堇年、张悦然等人的作品在市场上也有不俗的表现,成为市场新宠。毫无疑问,韩寒、郭敬明们的存在是传统纯文学所不能代替的,但如果仅仅阅读这样的作品,是否会营养失衡?阅读的人应该是杂食动物,涉猎的面宽广一些,也许就能看到全新的风景。风景中没有韩寒和郭敬明,说不定并非是一种遗憾。

  纸上求长生

  中里巴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作者究竟是何许人也也许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书,给读者一种自信(也许是盲目的自信):书在人在!

  记者|何映宇

  看了几本书就能远离医院了?反正很多人是相信的。

  从新世纪以来的开卷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中医药大学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东方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推出的“国医健康绝学系列”是一块不折不扣的金字招牌。

  其中,第一册:中里巴人的《求医不如求己》;第五册:马悦凌的《不生病的智慧》;第六册:中里巴人的《求医不如求己(2)》;第十册,《求医不如求己(3)》,在2008-2010年的开卷排行榜上占据了显要位置,中里巴人的《求医不如求己》,更是荣登2008年开卷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的年度总冠军,你要知道,曲黎敏红极一时的《从头到脚说健康》在当年不过排名第八。

  书在人在

  在中国,看病难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那么如果有一本书,花费不过二三十元,就能防患于未然,甚至大病化小小病化无,岂非以小钱换健康的美事一桩?

  好妈妈既然能够胜过好老师,那么身边手头有那么一本好书,是不是就能胜过好医生好郎中呢?这样的逻辑貌似合情合理,因此,当一本被称作是“改变中国人健康生态的第一方案”的《求医不如求己》横空出世之时,正合读者心意引发市场热烈反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中里巴人本名郑幅中。他自称其父是八卦掌第四代传人,自幼师承父亲的道家导引养生之功,还从祖父的亲笔秘笈中汲取中医精髓,是《人体使用手册》的作者吴清忠的中医启蒙老师。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述中医和健康常识,不经意间正切中了时代的命脉:不论是受疾病困扰的中老年人群,还是在日常生活重压之下、常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的都市白领,都迫切需要这样一本书,你想,有个小毛小病,不用费神到大医院排队也可药到病除,废除多少麻烦事呢!

  中里巴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作者究竟是何许人也也许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书,给读者一种自信(也许是盲目的自信):书在人在!

  很显然,这一类图书的一大特点就是亲民。他们绝不会一本正经和你大谈医学术语,让你看得云里雾里,作者都用深入浅出(也许更准确的说是浅入浅出的方式)来和你唠疾病,马悦凌《不生病的智慧》就是这样的调调:“补足气血,让每个脏器都吃得饱饱的。一说起气血,一般人都觉得是很玄的东西。中医认为,一个人健康的标准就是气血充足。人体的脏器就如同人一样,吃得饱了,干起活来才有劲。而血就是脏器的‘饭’。当体内的各种脏器每天都能吃上满满一大碗干饭时,干劲就十足,工作就干得好。而当人体的总血量不够,也就是给脏器减了饭量,虽然它们都还在运转,但因为没吃饱,就容易疲劳,无力,抵抗力下降,就出现了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时间一长,各脏器由于供血不足,各种疾病都会惹上身来。”

  有这样一本健康宝典在身边,随时翻翻,了解一些常识,似乎也不错,但要注意,盲目迷信,有可能就要吃药哦。

  神医还是神汉

  随着这套书的热销,争议与质疑也不可避免地接踵而至。

  中医水太深了,当年被鲁迅火力全开猛烈批评,成为要被扬弃的中国传统糟粕中的一员。“文革”时期,针灸麻醉的宣传故事又被传得神乎其神,可谓两种极端,显然都非对待中医理性的态度。

  气功的热潮之后,进入新时期,各路神人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成为不明就里的大众崇拜的偶像。道士李一忽悠了多少明星信徒?皈依弟子超过3万,一半正在商界;而在另一半中,政界、演艺界、学界的精英亦不乏其人。张悟本“悟本堂”已经人去楼空了,可是想当年,张悟本以井喷的方式成名的时候,“中医食疗第一人”的头衔确实让很多读者对张悟本的一套食疗理论深信不疑。你看2010年开卷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上,排在头名的,正是张悟本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张悟本声称,有病不用看医,吃绿豆就可以了。说不定张悟本是绿豆经销商的托吧,反正此书一出,立竿见影,不仅图书热销,居然还引发了全国市场的绿豆涨价,从每斤4.8元一路上涨到12.8元,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如果绿豆真能治百病,恐怕大小医院都得关门大吉。绿豆,性偏寒,夏天一碗绿豆汤,沁人心脾,一个字:爽!但要说人人适合,还能包治百病,那就大错特错。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营养食疗门诊主任医师罗正威就认为:“绿豆味偏甘性偏寒,有清热解暑、利水的功效,但正因为它性偏寒,所以人在食用时应该有选择性。”

  张悟本的“绿豆治百病大法”最后被证明不靠谱,那么其他几位养生书大咖的论调呢?

  《不生病的智慧》等多本畅销书的作者马悦凌,她提出的“生吃泥鳅”让100多位食客因此中毒。和张悟本一样,马悦凌也频频出现在电视养生节目中,在《壹周立波秀》、《星夜故事秀》、《百科全说》中大谈她自己的一套养生经,经过电视这种强势媒体的推波助澜,很快就让人们记住了这位新晋的“健康教母”。

  而事实上,“悟本堂”没有卫生许可证,张悟本也没有从医资质,“悟本堂”因而被取缔;而2011年7月,淘宝网上一直火爆经营的“马悦凌旗舰店”也迅速销声匿迹,如今,记者在淘宝上搜索“马悦凌”,出现的网页显示的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无法显示‘马悦凌’的相关宝贝”。

  还有中里巴人提出的“推腹法”。所谓推腹法,顾名思义就是推肚子,用手指、手掌、拳头皆可, 由心窝向下推到小腹,就是通过简单的手法,帮你清扫经络垃圾,从而达到舒肝理气、开胃健脾、补肾养心的目的。这种外部的物理手法,消除腹部赘肉是否有效都有疑问,更不要说“一切慢性病都可以用推腹法来解决”的神奇疗效了。

  种种乱象,不免让人猜疑,这些充斥市面的健康养身书,到底是有助于我们的健康长寿,还是适得其反?

上一页12345下一页浣欎笅鍏ㄦ枃

(编辑:SN054)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欢迎发表评论

发布
  • 新闻李肇星讲跟儿子斗嘴事 胡锦涛:孩子有理
  • 体育CBA-北京负天津 广厦更衣室失窃
  • 娱乐林志颖回应被打假:合法未谋取暴利
  • 财经刘永好自曝饲料含转基因:企业越大越爱用
  • 科技中移动600亿造全球最大4G网
  • 博客北京台主持人:呼吁提高地铁票价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盘点五花八门性教育:学生参观异性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