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改革释放红利
未来文化体制改革将在“既要改、又要稳”的基调下,一则坚持不改导向的重要原则,二则继续推进改革,进而推动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张冉燃
在即将过去的2013年,身处改革“深水区”的文化体制改革释放出改革红利。
从文化事业看,文化惠民落到实处。比如,通过建立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合理分担的公共文化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全国已经实现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部免费开放,基本项目健全并免费提供。
从文化产业看,向好之势基本确立。今年上半年,移动游戏市场规模突破50亿元,较去年下半年增长135.3%;1~9月,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64.25亿元,同比增长34.86%。
从文化开放看,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影响日益广泛,以2013年“欢乐春节”为例,该活动在世界99个国家和地区的251个城市共举办385个项目,已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文化品牌。
从文化管理体制看,继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加快文化立法,推进公共图书馆法、博物馆条例等立法进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和文化产业振兴方面的立法调研,相继出台文物保护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配套规章,也是这一年的亮点。
文化领域的种种崭新气象,令公众赞叹不已,人们通过屡创新高的参观人数、日益增加的文化消费等,真实表达了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肯定。与此同时,人们也期盼文化体制改革继续走向深入,以满足自身不断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
此番心声,得到决策层的回应。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这为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定下了“既要改、又要稳”的基调。所谓既要改,就是要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而推动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改革亦要稳,要把握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在改革中始终坚持不改导向。
如果说文化体制改革是一篇大文章,那么导向不变,就堪称贯穿这篇大文章的一根红线。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强调:“文化体制改革不论怎么改,都要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这就是:导向不能变,阵地不能丢。”
蔡武表示,导向不能变,是指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文化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方向,既不能走老路也不能走邪路,这是方向性、导向性的要求;阵地不能丢,是指无论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还是经营性的文化产业,都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活力,使之成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龙头和主力军。
而在导向不改的前提下,《决定》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作出部署,要求在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等4个方面有所突破。可以想象,倘若文化体制改革能在这些相对棘手的地方取得更大进展,就会进一步弥合城乡文化差距、提升国家文化品质。
此外,2013年文化领域的一个耐人寻味的变化是,文艺晚会包括节庆演出等,开始摒弃以往追求大场面、大制作等的“尚大”之风,转为“勤俭节约、力戒奢华”。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明令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一时之间,依靠政府财政资金举办的各类节庆晚会、大型演出数量锐减,中国的演艺市场被认为经历着一场政策“暴风雪”。
中国演艺市场大体由商业性演出、企业包场演出,以及政府出资为主的节庆演出、政府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演出等组成。政府采购的演出在国有文艺院团的整体演出中占比较大。因此,政府订单和企业订单大幅下降,意味着文艺院团的生产经营势必受到一定冲击。
中国演艺市场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公众花钱看演出的消费习惯尚未真正养成,特别是大部分转企改制的国有文艺院团底子薄、包袱重、经费自给率低、赢利能力弱,转制后生存发展压力巨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应当扶持演艺企业,将国有文艺院团“扶上马、送一程”。
中国的演艺市场能否适应新的环境和形势,《决定》会在未来对文化体制改革产生何种深远影响,值得观察。□
科技体制改革:围绕创新展开
中国科学院先行先试,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孙英兰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十八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科技改革的内容也被放在“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中。不难看出,国家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使之与市场接轨并成为现代市场体系一部分的决心。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国家战略,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无不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息息相关。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针对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科研管理体制不顺、科技与经济融合不够及科研评价奖励体系不完善等深层次问题,新一轮的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为了理顺管理部门和院属科研机构的关系,打破学科壁垒和研究所间的藩篱、强化协同、提高效能,今年5月10日,中国科学院正式启动院机关科研管理改革工作,撤销原有的4个核心业务局和院地合作局,合并组建了3个新局,并根据工作性质、管理方式的不同,建立三类不同的评价体系,其工作覆盖全院所有科研院所和教育机构。毫无疑问,中国科学院先行先试的改革必将推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事实上,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已为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作出了积极探索。通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建立国家高新区,推广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等科技产业化示范工程等工作,我国产业技术进步快速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从2006年的4.2万亿元提高到目前的近10万亿元。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作用也不断增强。2012年,全社会首次超过万亿元的研发经费支出中,企业投入已超过74%。随着政策与法治环境的不断优化,市场导向的创新格局正初步形成。
但作为技术创新主体,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依然突出。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已成为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关键。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提出以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为重要抓手,部署了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12项重点任务及相应的政策措施,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实际上,自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发布后,多项改革政策文件已经陆续出台。
据了解,为破除制约科研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层次障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关部门在加强顶层设计同时,一些新政策、新举措正在有序、稳步推进,如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科技项目公开、透明的管理信息平台和经费监管体系,向社会开放,接受社会的监督;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健全创新环境和政策;改革奖励制度,优化奖励结构,减少奖励数量;继续推动完善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强协同创新、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等等。
改革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就在落实。可以相信,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中国的科研环境将有重大改观,中国的科研体制将更顺畅,更有利于出人才、出成果,更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