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怎么评价官员
文_本刊记者 徐浩程
最近因为落马的不少官员是“干吏”,引来很多人讨论怎么评价官员,或者怎么能这么评价官员。
一个最新例子是刚被免职的原湖北省副省长郭有明。2013年6月郭有明回宜昌卸任市委书记时,湖北省官方还评价他“政治素质好”、“为人正派”、“对自己要求严格”,5个月后却应声落马,反差着实有点大,于是很多矛头指向了组织,尤其是组织部。
这些话多是组织部说的没错,但将责任推过去,他们肯定觉得憋屈。一名组织部的官员就曾对记者说,“老百姓还讲究个捧场,官员上任我们不说捧场,扶上马总应该吧。再说,说的又不是盖棺定论。”
他言下之意组织部给官员点赞,是为其树立权威性、合法性,不要想太多了。事实确实如此,并且有效,尤其是当一个地方官场动荡时。
一般来说,组织部会从党性修养、个人素质、工作能力、领导能力、实际业绩、个性特点等几方面来点赞一下官员。
首先是党性修养,用得最多的评价是“政治素质好”,稍稍高一点,就用“政治立场坚定”,其他还有“党性观念强”等。如果是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这方面也少不了,只不过换成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个人素质评价重复率最高的是“思路清晰”,“创新精神”,“勇于创新”。“思路清晰”当然不是说官员脑子不糊涂,翻译过来,应该是讲官员在前一个岗位上,治理思路清晰,有宏观谋划;与创新相对的词是守成、开拓性不足,一看就明白改革开放的事业需要什么样的个人素质。
再说说工作能力吧。这方面是评价中比较实在的干货。除了“多岗位锻炼”、“经验比较丰富”这类雷同的套话之外,基本上各个官员的评价都不一样,尤其是与实际业绩一起谈的时候。
当年,仇和离开宿迁时,江苏省委组织部给他的评价是,“创造性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追赶型、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路子。”此后张新实、缪瑞林离开宿迁时,江苏都只提具体工作,再未说过走出了一条路子。
有意思的是,也许是仇和个性太强,当时江苏并未评价他的领导能力。在这方面,组织部用语多是“组织领导和协调能力较强”。这是张新实、缪瑞林后来获得的评语。
按理说个性特征总会各不相同吧,实际上区别不大,高频词是“真诚”、“正派”、“团结”,还有“自我要求严”。不要忘了,这不是对官员盖棺定论,而是要提振信心、统一思想,换届时总是人心浮动时。
到这里,不要以为组织部只会说官员的好。几年前,宁夏石嘴山组织部就揭了官员的短。在公示时,将官员的不足公之于众,包括说一名组织部副巡视员“对党建业务研究还不够”,一名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委员会主任“工作中开拓创新还不够”。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评价市志办主任“说话有时不注意场合”,另有3人“批评同志不注意方式方法”。后者好理解,前者是说这位官员不懂上下级之间的区别呢,还是其它?
只可惜,这种创新很快就消失了。去年换届之年,没有一个官员公示上提到了官员的不足。
组织部还有可能揭官员短的时候,是考察干部时形成的报告。通常这类报告包括德、能、勤、绩、廉等几方面,以及不足。不过这些报告类似你我的档案,基本只有少数人能看到。
实在既不方便说好,也不方便说不好,那就干脆什么都不评价。前段时间,西部某市市委书记职务调整,就没有做任何评价。结果,大家都知道。
“老百姓还讲究个捧场呢,官员上任我们不说捧场,扶上马总应该吧。再说,说的又不是盖棺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