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使国界变模糊:可窥见神秘朝鲜日常生活

2014年02月14日14:01  新周刊
封面报道:模糊的国 封面报道:模糊的国

  世上现有199个国家。

  国籍,是每位现代公民与生俱来的第一道文明胎记。引领各国国籍的个人突破国境线、展开全球漫游之旅的,既有国际金融投资和贸易,也有留学移民和跨国婚姻,更有包括国家合作和国际旅行在内的诸多形态。而只要你迈出国门,少不了的是——护照。

  护照上的国,是拥有主权和国境线的清晰的国;护照外的国,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人口迁徙和互联网而变得日益模糊的国。在全球52个移民国家,人们能于每处异乡找到故国;在互联网上,国籍不是个人标配,趣味才是。

  去年,中国有近亿人次公民出境游;今天,国人仍在热烈讨论着中国护照的含金量和免签国数量,印度将成为第23个中国护照免签国。外交部表态会续争中国护照免签,让中国人走得更远、更容易。

  在此,请随《新周刊》穿越国境,走近六个移民国度里的异国移民,浏览八国人眼中的世界地图,共同憧憬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关山重重,何时飞渡?

  2000年前中国人修建了长城,为了给当时的统治者一层安全感。

  1961年东德在柏林建起一道墙,无数人的命运在此转变。

  今天,这些墙已成过眼云烟,但拆砖石墙易,破心中墙难。

  文/唐元鹏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总喜欢用“全球化”形容世界的趋势,便捷的旅行、跨国企业、世界贸易、移民等等,都作为全球化元素,对人类生活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但在所有属于新时代的概念中,没有一件如互联网那样,如此深远地重写世界版图,改变人类生活。

  一位英国小姑娘在2011年往海里扔了一个漂流瓶,2年之后,她收到一封email,来自一位捷克的小男孩,男孩说两年前捡到这个漂流瓶,但是当时不会英文,他花了两年学习英文,现在可以给她回信了。

  这个浪漫的小故事是全球化最好的注解,里面包含了国界、通讯、语言等等,这些在人类历史中,曾经严重影响彼此交流的元素。

  小姑娘用人类最古老的通讯方式之一的漂流瓶寻找朋友,捷克小男孩只用两年克服了语言障碍,而他的回信已经升级为人类最新的通讯方式——email。

  从漂流瓶到email,过去可能要用几年几十年完成的通讯,现在只要动一下鼠标。

  这就是互联网,聊天、交友、游戏、贸易、文化传播,都能通过电子产品,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完成。

  丰富、快速,消灭距离,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虽然网络到底有没有国界的争论还在,但国与国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这些变化,都在短短二十年间完成,人类从没试过如此接近。

  国之为国,在于有界,从城邦之围,到封地之壤,再到帝国之疆,直至今日民族国家之国界,既然这世上从没有一成不变的国界,那么任何边界最终也无法限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曾几何时,对于每个人而言,国的存在是必须的,它有时是民族概念,有时是地理概念,有时还是你死我活的意识形态。

  “國”从拆字来看,意思简单明了,就是把口和戈围在墙里。中国古代,“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戈是武器,口代表人口,两者都是国之大事,人们垒砌围墙将它们放置其中,便有了国。

  国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军事、战争密不可分。

  中国如此,世界其他地区莫不如是。中世纪欧洲的城堡就是大大小小的国。这时的欧洲谈不上国家概念,整个欧洲就是教廷在上,各个封建领主城邦组成的国。

  1648年的威斯特优利亚条约,被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是当代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转折点。它结束了欧洲各君主间的长期混战,划定了各国疆域且确认了它们的主权。

  但欧洲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仍处于“君主国家时代”,直到法国革命,美国学者R.R。帕尔默在1793年敏锐地指出,“国王之间的战争结束了;民族之间的战争开始了。”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国政治学家迈克尔·罗金斯列举了主权国家形成的几个里程碑事件:

  卢卡·帕乔利发明会计学,使控制大规模的商业成为可能。马丁·路德发表95篇论文,新教革命使英国、瑞典等国脱离天主教廷成为世俗化的国家。当然还少不了地理大发现,大航海时代来临。

  大航海时代掀起了殖民浪潮,世界上许多不毛之地因为殖民扩张,被强行并入“文明世界”。根据美国学者亨廷顿的统计:1800年欧洲人或前欧洲的殖民地(在南美和北美)控制了地球表面土地的35%,1878年这一数字为67%,1914年为84%。

  这些数据无可争议地表明了殖民主义对现代国家形成的决定性作用。

  今天欧洲的版图由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来,一战后产生了奥地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新国家,这被看成欧洲民族国家最后形成的定音之锤。

  二战则为世界带来了几十位兄弟姐妹——亚非拉大多数民族国家的建立。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还牵扯了纷乱不清的意识形态色彩,成为各种热战冷战的战场。法国人口学家索维在1952年为这些国家起了一个著名的称号——第三世界。

  但国家确立了,世界变得更好了吗?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看法是否定的:“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使人感觉到世界大倒退的,大概莫过于限制人的行动自由和减少人的自由权利。一九一四年以前世界是属于所有人的。”

  国家是一个族群利益的共同体,民族以语言、习俗、文化为基石。在一个日益开放的世界里,原本相互隔绝的语言、习俗、文化早已走向融合,利益的交换和分享更是使国与国之间的屏障颓然瓦解。

  回顾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就是一部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冲突的历史,它以战争这种最激化的形式呈现。

  珍珠港事件之后,美日进入战争状态,美国西海岸11万日裔美国人被政府扣留,关进了集中营,在所有被囚禁的日裔美国人中,62%是美国公民。他们直到战争结束后才陆续解放。

  这些出生在美国、说地道的英语、打着棒球、喝着可乐的人,可能连他们祖辈使用的语言都已忘得一干二净。却因为他们留着日本人的血便要身陷囹圄。

  更令人费解的是,这些“日本人”参加美国军队(442团)在欧洲作战,他们战斗顽强,不畏牺牲,同样拍着胸脯说:我是美国人,我要为保卫美国而战。

  民族、语言、文化、国家,这些构成人类社会的元素,在这个故事里纠缠不清。他们是美国人还是日本人,他们说英语不会说日语,他们走上战场与日本的盟友为敌。

  在此,国家该如何区分?民族是以血缘还是语言文化为标准界定?谁能说得清?

  发生在奥地利犹太裔作家茨威格身上的故事同样离奇曲折,二战前,奥地利被德国兼并,为避免可能遭到的迫害,茨威格只得逃离祖国留居英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正准备和一位英国女士结婚,但就在结婚登记时,传来了战争爆发的消息。民政官当时就婉拒为他们登记,理由是从现在起英国和德国已是敌国。

  茨威格的祖国到底在哪?他是奥地利人、德国人还是犹太人?民族、国家的困惑犹如大山一样压垮了茨威格,战争爆发两年后,这位知名作家客死异乡,年仅60岁。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类似的故事多如牛毛。国就是这么残酷地存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但恰恰在这些故事中,能清晰感觉到国界模糊、民族融合的趋势。到了今天,民族、语言、生活方式、社会习俗这些区分彼此的元素更加模糊。

  在美国、澳大利亚等移民国家,人们发现民族是可以融合的,在《星际迷航》、《末世天灾》等电影中,拯救人类的小分队肯定包括一个黑人,一个拉丁裔,甚至还可能有一个华人。

  语言的隔阂随着教育的进步越加淡薄,任何人只要去学习,可以在一两年之内基本掌握一门语言。再不济,网络还给你提供翻译软件,谁还会认为语言成为交流的障碍?

  生活方式的沟壑纵然存在,但许多习俗已经全球化,基督教国家庆祝圣诞,亚洲许多地方同样如此;服装在几百年的殖民化之下已经完成了全球一体化;饮食习惯除了某些宗教因素,品尝各国美食倒成为人类饕餮的新趋势。

  世界总是要前进的,过去以邻为壑、画地为牢的价值观正被大多数人抛弃。进入新世纪,人类更多选择和解,曼德拉的伟大不在于坐了几十年大牢,而是在南非结束种族隔离政策后,提出了“真相与和解”,从某种程度上,这几乎可以成为人类大同的基础理念。

  尽管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在一个人类日益走向大同的大趋势和大背景下,不同国家的人们,在保持自身不变的文化身份的基础上,做一个世界公民,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从人类婴儿时期没有边界,到一战、二战之后世界各国壁垒森严,再到今天,人类重新走向融合,国家变得模糊。

  人类从哪来回到哪去。但为了这个轮回,人类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到头来才发现,不如坐下来谈谈,化干戈为玉帛。

上一页12下一页

(编辑:SN086)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党报批色情业有益无害论:你家里人知道吗
  • 体育冬奥李坚柔夺中国首金 张虹中国速滑首金
  • 娱乐古巨基将娶女助手 20年爱情长跑终结果
  • 财经王石称今年楼市“非常不妙”
  • 科技中电信4G套餐出炉:上网卡半年300元包6G
  • 博客美军司令称“不介入中日之战”始末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硕士人数3年超男生遭教授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