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中国智库数量不多质量不高

2014年03月17日10:04  《决策》杂志
决策杂志2014年2-3月份合刊封面 决策杂志2014年2-3月份合刊封面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杨敏 王运宝 查英 夏自钊

  策划人语

  “问道者更正,闻道者更容”,《晏子春秋》里的这句话,说的是政府开门纳谏,可以获得更多民意支持。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论衡》里的这句话,说的是政策是否有过失,老百姓最清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问道”与“辅政”的表述不胜枚举,它不仅关乎治国理念、治理方法等技术问题,更关乎治理合法性等诸多价值命题。

  “问道”之道,兹事体大。

  从掾属、幕僚、师爷,到顾问、专家、智库;从峨冠博带、羽扇纶巾,凭一人智、一张嘴就可以指点江山,到大数据、云计算、问卷调查,靠团队协同,才可以完成咨询任务;从孟尝君三千食客仅为个人服务,到智库发展水平关乎一个国家软实力。

  在中国,“智者”与“智库”的意义,发生了质的改变。智库发展水平,已经是“国家智商”的重要标准,也是政府理性的重要刻度。

  当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即将迎来发展的春天,政府与智库,“问道者”与“闻道者”,你们准备好了吗?

  “政智互动”时代

  本刊记者:王运宝

  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中国智库发展进程上极不寻常的一年。

  从国家最高领导人对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做出批示,到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的表述,再到官方智库、高校智库和民间智库的积极建言“发声”,这些都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中国智库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

  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背景下,智库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将扮演何种角色?能释放多大能量?政府和智库是否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做好了准备?

  智库的“春天”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首次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稍早前的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出重要批示。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2013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务虚会”上强调说:“这是迄今为止,中央最高领导专门就智库建设作出的最为明确、内涵最丰富的一次重要批示,把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智库发展提高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智库是政府的“外脑”,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智商和政府的理性。那么,中国智库建设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迎来了这个“春天”的?

  从发展的大环境来看,外部环境改变对智库建设产生了新的推动力。2008年之后,世界金融危机带来全球性治理难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诸多肯綮之处,利益纠缠、诉求多元,公共决策风险性陡然加大,亟需吸纳众智,优化解决方案,这对智库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被称为“中国最高级别智库”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当时,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很多国家经济遭到重创,我国经济也受到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全面分析并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通过扩大与国外的交流,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应运而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告诉《决策》。2009年3月20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成立,成为中国现代智库建设的一次质的飞跃。

  从智库发展的整体现状来看,中国的智库发展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的智库存在差距。另一方面,决策对智库的需求很迫切,智库也应该在决策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朱旭峰讲述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的一个小细节,就是一个例证。

  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在2009年7月,在中国代表团与美国代表团的面对面会谈中,美国的部门负责人都会有自己的“外脑”,他们会提供谈判的政策方案。会谈中当美方提出一个议题后,中方因为没有详细的前期研究而缺少有力的回应,也缺乏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支撑。“这时,就明显感觉到中国的专家研究还不能满足需要,实际上这里真正的趋势是政府决策需要智库。”朱旭峰分析说。

  这种决策对智库的需求,在2012年和2013年又一次表现得特别明显,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后,各类智库提出的多套改革方案相继对外发布,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目前,中国智库建设正向纵深展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背景下,包括地方智库在内的中国智库体系也进入转型的关键期。

  那么,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新”在何处?

  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处长陈干全博士认为,只有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才是新型智库。“新型智库一定要是专业化、职业化的;要能合力发挥作用,各干各的肯定不行;如果体制内和体制外不沟通的话,也不符合治理现代化的要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继承则从体制机制创新的角度分析说:“新型智库在组织形式、人员管理、经费使用、分类考核、薪酬制度和管理方式上都要创新。”

  “智库是思想的工厂,智库的使命是通过新思想来引领决策,新型智库不是解读而是引导政策”,魏建国从智库的政策供给角度分析说:“智库应该在政策出台之前,提供决策方案,拿出政策思路。真正有影响力的智库要出招就不是一般的招,而是高招、绝招。”

  智库产品需求的多个维度

  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专家詹姆斯·麦甘认为,智库的目的是服务于决策需求,如果智库的思想产品不能解决决策中遇到的问题,不能为决策所用,就不是成功的。

  当下,中国政府的决策咨询需求,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各类智库又能否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为政府提供高质量的政策方案?

  朱旭峰曾对某市344名局处级领导干部进行问卷分析,其中一项“所在单位举办专家决策咨询活动频率”的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视角。

  调查显示,“专家书面咨询意见”频率分布为:“每月”采纳为12.5%、“每3个月”为11%,“每半年”为14.2%,“每年或者以上”为12.2%,“从不采用这一咨询形式”的为5.8%。

  “组织专门研讨会或论坛”,“课题招标或委托研究”、“专家服务团活动”、“听证会等其他活动”的采用频率,“每半年”、“每年的”频率均高于其他选项。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背后隐藏着丰富的信息,所有数字说明从政府决策咨询常态化的需求看,采纳频度并不高。

  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会不会激发政府对智库产品更加旺盛的需求?

  陈干全从公共治理的角度,提供了他的观察视角。在他看来,政府对智库需求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也因不同行政层级而异。

  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决策平台的开放性越强,吸纳智库意见也越多,如中国经济第一方阵的广东、江苏、上海等省市,对专家咨询的重视程度较高。从事权角度来看,行政级别越高,决策咨询的需求越大,因为省以下的决策权较小,市县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执行大于决策。

  政府咨询需求除了常态化的,也有一定的“阶段性”,重大改革方案和规划出台前夕,都是咨询服务的“旺盛期”。同时,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领导风格,在面对不同的决策事项时,也有差异化的咨询需求,合肥市肥东县委书记杨宏星说:“当我遇到法律问题时,特别需要专家咨询。”

  以上诸项因素,都是影响政府对智库产品需求的维度。当下,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又会对政府决策咨询需求产生新的变量。

  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特点,首先是治理主体从一元走向多元;其次是决策过程的开放性;再次是良好的回应性。

  由是观之,治理现代化语境下的公共决策,再也不是个“黑箱子”,而是个“金鱼缸”。这为智库参与决策咨询提供了空间,“这可以理解为政府对智库发挥更大作用的一种渴望”,陈干全说。

  在武汉,市长唐良智聘请“布衣参事”,就是地方政府主动开放决策,问计智囊、提升治理水平的一次创新。经过连续两年的公开选聘,目前武汉已初步形成专家、民间、企业、官员、媒体“五智汇聚”的智库格局。

  唐良智表示,他们既“接地气”又“接天线”,复兴大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市政府需要智库多出“好声音”、多聚“正能量”。

  准备好了吗

  1月22日发布的《全球智库发展报告2013》显示,截至2013年8月,全球各地共有智库6826家,中国为426家。中国经济排名世界第二,智库总量仅为美国的1/4。在按规模、能量与贡献的排名中,进入全球智库前100名的中国智库仅有6家。

  在前年的全球智库峰会上,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的一句话深得媒体好评。他说,什么时候我们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和智库到国外挣钱了,中国才能成为大国,而现在我们要靠国际的智库来办事。

  从科技部下海到安邦咨询公司的贺军,则把中国的智库比喻为“一麻袋土豆,小个很多,大个很少,专业性不够”。

  一句话来概括,中国智库数量不多、质量不高。

  怎样才算是高质量的智库?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处长凌宏彬博士从智库建设的视角分析说:“我们可以把高质量智库五个字分开来解读。高,高端、高地,思想营地;质,就是成果的品质和品牌,要以质为本;量,是矢量和产量的结合,成果要有服务的方向性、产出的稳定性、持续性;库,是人才库、成果库、信息库,还有外围的专家库”。

  因此,借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春风,中国智库发展面临双重任务:数量上要赶超,质量上要提升。而要完成中国智库的转型,政府和智库都要做好准备。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决策时必须强化咨询意识,主动问计于智库。国务院参事、《中国智库》主编任玉岭认为:“为确保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一定要在决策前请智库机构拿出决策的依据、思路和框架,必要时应同时由不同智库机构提出多种具体方案供决策者遴选。”

  在江苏,成立于1997年1月的“江苏发展高层论坛”,已连续举办了31次,陈焕友、回良玉、李源潮、梁保华、罗志军5任江苏省委书记亲自主持,向500人次的专家问计江苏发展。

  江苏跨江发展、苏北振兴、沿海开发、苏南现代化等重大战略决策出台前,都会问计于智库专家,该论坛已成为江苏省决策咨询的最高平台。

  从地方智库政策供应的角度来看,智库必须拿出用得上、靠得住的决策方案,做“智囊团”而不是“刀笔吏”。魏建国告诉《决策》:“智库的作用可以概括为6个字:解惑、出招、指路,智库的方案一定要解决领导‘过河’的问题,提供到达河对岸的船和桥。”

  再从地方智库本身发展来看,需要破解人才、资金、渠道、影响力、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等问题,首先是人才和研究团队的提升。

  最后,是地方智库联盟或智库网络的建设问题。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智库之间加强合作的必要性日益凸现,建立智库网络、智库联盟渐渐成为共识。

  实际上,广东、武汉等地已先行一步成立智库联盟。2010年9月,“广东智库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由广东省社科院等20多家社科研究机构共同发起,构建起覆盖广东全省的理论研究和咨询研究网络,目的是更好地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随后,2012年,武汉智库联盟也宣告成立。

  这些地方智库的创新实践表明,地方新型智库的增量空间很大,地方政府的决策咨询需求,将是其发展的最大动力。

  但是,只有当政府和智库都做好准备,才能真正迎来“智库的春天”。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编辑:SN089)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正直播马来西亚航空飞机失联事件 专题
  • 体育英超-曼联主场被判3点球0-3利物浦
  • 娱乐50岁德普与27岁双性恋女友低调订婚
  • 财经第三方监管加码:余额宝或被限1年买1万
  • 科技3.15特别策划:“十问”空气净化器
  • 博客徐静波:中国媒体在马航报道中为何落后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招聘会遇怪问题:女大学生被问有无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