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两百年家谱 十年未更新

0

【山西】两百年家谱 十年未更新

第706期

2016年02月20日21:11我有话说(0人参与)
导读

云图是家谱的一部分,图上的每个方格填着家族中去世的人的名字,家族中男丁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方格,去世一个填一个。族里包括爷爷和三爷爷在内的很多老人都说,云图高度超过4米,密密麻麻的方格里填的全是家族的先人。

  你是谁?你从哪儿来?

  出门在外,常被问及这两个问题,我只说我是山西人。

  再细究下去,你的根在哪儿?

  一本家谱,足以解决上述疑问。

  我家有本家谱——《张氏宗谱》。据其记载,祖上从陕西米脂迁至山西。家谱从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修成,到目前延续已有200多年。我这一代已是在山西落户的第21代。

家人围坐一起看族谱。家人围坐一起看族谱。

  家族里从我爸那一代起开始四散,我家家谱在更新完第21代后,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再更新,而张门的第22代,最大的孩子也快成年了。

  我家住吕梁山下,山西文水孝义村。我家张姓一族在村里不算名门,但也较旺盛,孝义村的“九街”曾无外姓,全是张姓本家聚居于此。据家谱记载,始祖张少卿从陕西米脂迁到山西定居,到修家谱时已有14代,即张门一族定居山西,到今天约有四五百年历史了。

  “门里(族里)谁家结婚,谁家就敲锣打鼓,抬轿把家谱和神位(云图)请去他家。那时候的拜高堂,就是拜家谱云图。”今年已82岁的三爷爷张鸿仁说。

  云图是家谱的一部分,图上的每个方格填着家族中去世的人的名字,家族中男丁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方格,去世一个填一个。族里包括爷爷和三爷爷在内的很多老人都说,云图高度超过4米,密密麻麻的方格里填的全是家族的先人。

  还在三爷爷小的时候,每年大年初一,全族男丁长袍在身,穿戴一新,祠堂打扫干净,各色供碟摆齐,挂出写满先人的神位云图,在族中长者的主持下进行祭祀仪式。

  “穿衣服不能漏屁股。”三爷爷说,那是他幼时最初的记忆。

  后来长大些后,他还记得,户(族)里有族产,族里的地每年打的粮食或租地的钱作为族里的经费,族里还置办了锅灶什物,供族里人家婚丧嫁娶办家宴使用。

  建国后,张门的祠堂被分出去住了人,人们结婚拜毛主席取代了拜高堂。

  “文革”期间“破四旧”,很多人家的家谱烧的烧、毁的毁。“队里要求把家谱交出去,最后没办法交出一张老神子(云图)。”三爷爷说,家谱就一本,最后被保了下来。

山西张氏家谱。山西张氏宗谱。

  建国后的好长时间,人都吃不饱,谁还管礼乐之仪。之前小心翼翼收藏的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就这样被有意无意地淡忘了。

  三爷爷也不记得是哪一年,族里又举行了一次祭祀,拜完先人,每个男丁分了三斤羊肉。

  “多少年不填了。”我爸说,不知道我们这一辈还在不在上面。我爸也已迈入知天命之年,他也没见过家谱。

  今年大年初一,我翻家谱发现,我弟的名字已经在列,但填写的人已忘了哪一年加上去的。

  如今,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本能的飞往繁华的都市。“奔前程”这个带有功利性的行为,轻易打散了只为血缘延续下来的族群。

  漂泊的不仅是客居他乡的我们,留守农村的人也不甘居人后,越来越多的人搬离农村,在县城买房,即便在县城买不了房,也要想尽办法先租个房子搬出去。

  家族还在繁衍,张门的第23代、24代还将延续,老人们行将就木。百年之后,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会不会出现在家谱上,我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像我三爷爷那样能把家族故事讲清楚的人,更不知道该如何向后来人解释“他是谁,他从哪儿来”的问题了。

  (新闻极客 张晶)

责任编辑:王辉 SN193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