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坚持回家过年 游子寻“根”所在

0

【四川】坚持回家过年 游子寻“根”所在

第707期

2016年02月20日21:13我有话说(0人参与)
导读

小时候,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也俗称“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到竹林里砍下一根坚硬高长的竹子,用来打扫“扬尘”,晚上还要写灶书“祭灶”。腊月二十六清晨,要上坟,爷爷领着后辈趁天未亮上山祭祖。腊月二十八凌晨,要团年。腊月三十,要守岁……

爷爷奶奶在一起66年,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年结婚的。爷爷奶奶在一起66年,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年结婚的。

  正月初一。

  我问爷爷:“初一在传统习俗上有什么讲究?”

  爷爷说:“原来讲究吃凉粉、穿新衣,现在很多都不讲了!”

  我的家乡位于四川省德阳市,这里地处成都平原的北部,村里有2000多人。对于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回家过年,一个老问题总是不经意间蹦出来:过年的传统习俗都去哪儿了?

  爷爷今年90岁,是远近闻名的生意人。

  爷爷说,他小的时候,过年是一年中最期待的日子,因为过年有肉吃、有压岁钱拿。其实,爷爷说的肉,只不过是较平常多了几块而已,而压岁钱,也只是一两分钱。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爷爷说,在他们那个年代,没有电没有春晚,大年三十除夕夜全家人围在一起,点亮煤油灯守岁,初一天还没亮,家家户户的小孩就要向长辈行跪拜礼,以示拜年,初二要随奶奶回娘家,连日的劳累,到了初三,就应该好好休养。

  吃团圆饭在过年时是重要的习俗。爷爷说,在农村,这是非常讲究的。过年期间,初一、十五要吃素,早上吃汤圆,中午吃长寿面,晚上吃豌豆凉粉。吃饭通常在供奉上祖的堂屋内,家家户户都备有一张方桌,长辈在上,晚辈在下。饭桌备好后,晚辈要等长辈先动筷,家里成年男子一般都要喝上两盅,说些吉祥话,向长辈表示敬意。

  实际上,爷爷所说的这些习俗,在我父亲这一辈还不曾消失,只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增添了新的内容。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里是周围响当当的“万元户”。1988年,在家家户户还没有黑白电视机的时候,身为电工的父亲,从长虹电视机厂购置了一台19寸的彩电,这在当时却是十足的“时新货”。

  父亲说,那些年的年三十,院子里最热闹的莫过于我们家,每个人比以前吃肉吃糖还要兴奋,因为每年年三十,都有春节联欢晚会,虽然电视机不够明亮,信号时断时续,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幸福和满足。

  父亲说,对于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春晚是春节里最鲜明的记忆,作为农村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必需品”,看春晚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的习俗。

  而我常常问自己:我的根在哪里?

  我从12岁开始,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学习生活,在外“漂泊”已经超过16年。但每到农历年底,都要想方设法回家过年。

  我清晰地记得,小时候,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也俗称“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到竹林里砍下一根坚硬高长的竹子,用来打扫“扬尘”,晚上还要写灶书“祭灶”。腊月二十六清晨,要上坟,爷爷领着后辈趁天未亮上山祭祖。腊月二十八凌晨,要团年。腊月三十,要守岁……

  如今,这些习俗仍然保留着,只是践行习俗的人没有变,还是爷爷和父亲。

  对于漂泊在外的自己,又确是“空心人”,定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

  以至于现在每年过年,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我们都要极力寻找“年”,创造“年味”。虽然年味在变淡,但仍然保持高强度的走亲串友节奏,每年过年都要到亲戚家吃上一顿,这个年才算圆满。

  “年”牵动着你我,牵动着家族,或许这就是根之所在。

  (潘强)

责任编辑:王辉 SN193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转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