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祁连山上向下望,山洪冲积而成的扇形戈壁滩一览无余,不远处,印入眼帘的便是金黄色的巴丹吉林沙漠余漠。两种地形之间,夹着一片不足4000亩,远看像火柴盒的村落,便是明水河村。一个建于1991年,地道的移民村,隶属于甘肃张掖市临泽县。
村子名为明水河,但却是一个没有一条河流过的戈壁滩村。25年过去,全村170户,不足千人。
这也是个“孤岛”一样的村子:向东距离邻村,有近2小时的自行车程;向西隔着一条山洪沟,对面是邻县的村子;向北步行1个多小时,爬过巴丹吉林沙漠余漠,可以到312国道;向南穿越40多分钟戈壁滩,可以到达铁路兰新线。
除夕前一天,傍晚6点,孙永从县城高铁站接到回家过年的妹妹孙有后,开着尼桑皮卡,一脚油门,15分钟,两人便带着年货回到了村里。9年前,同样的路程,需要骑自行车走2个多小时。而在更久以前,则需要穿过戈壁滩,骑行3个小时。
2009年6月,在筹备两年后,全长7.8公里,造价每公里33万,横穿沙漠,直达312国道的柏油路开通了。据村支书介绍,1991年,全村只有一台两家合买的拖拉机,至今全村已有50辆小汽车,几乎每家一台农用车。
25年里,在这个从戈壁滩发展起来的移民村里,越来越多的移民二代逐渐长大,成功走出村子。据统计,至2015年,全村已有61个大学生,其中全国重点院校学生有20个。因为“好学生多”、“发展快”,村子早已声名在外。这也为这个移民村营造了一种重教育的氛围,如今,学生上下学全部有车接送。
作为移民二代,孙永虽然不是大学生,也告别了农民身份,在县城开了一家汽修店。如今,他的下一代已被安置在县城。很多移民二代和三代,虽然住在村里,却也不像世纪之初那么艰辛。
“作为移民村,移民一代中的40-60岁人口,占到了全村人口的五分之二。”村支书坦言,用血汗创建了这个村子的移民一代,几乎都步入了老龄阶段,而移民二代的脱离务农,极大加剧了这个年轻村落的劳动力不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土地流转将会成为该村的主要经营方式。
当然,也有留守村子的年轻的移民二代,开始尝试通过网店售卖当地土特产,探索新的赚钱门道。
(王巧爱)
责任编辑:王辉 SN193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标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和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