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评媒:首个国家公祭日都有什么活动?

2014年12月12日11:55     第109期      我有话说(0人参与)

作者信息

晓航

新浪新闻中心出品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超30万中国民众在南京大屠杀中死去。

  2014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将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当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将出席国家公祭仪式。

  国家公祭日从无到有,再到高规格的纪念仪式,体现了对历史和战争苦难的尊重和缅怀。一方面,可以用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人们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同时,这也符合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国际惯例。

全国各地祭祀活动多种多样

  中国人一向有缅怀先人先烈的传统,除了在清明节时家家户户扫墓祭拜,在其他一些特殊日子里,全国各地也会举行许多大型的祭祀活动。

  2011 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各族民众聚集在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身着素衣,面对遗址,整齐列队,深切哀悼罹难同胞,为在抗震救灾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和地震中的遇难同胞举行悼念活动。

  2012年4月2日,在位于陕西兴平市的茂陵,“2012刘氏宗亲宗庙巡陵祭”活动正式举行,由刘氏宗亲组成的祭祀团队将对西汉11个帝陵进行巡陵祭祀。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古老民俗礼仪。

  同一天里,成千上万只印有雷锋头像的风筝在长沙上空迎风飘扬,以此放飞雷锋故乡人对他的思念。当天,以“学习雷锋、争当锋蜜”为主题的清明祭雷锋活动在长沙望城雷锋纪念馆开展。旨在通过祭奠英雄人物,唤起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共识。

  2014年4月5日上午,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帝陵举行。来自海内外万余名炎黄子孙齐聚桥山,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

  2014年7月28日,中共唐山市委、市政府亦在地震纪念墙前为38年前唐山大地震24万罹难同胞举办公祭活动。在河北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内,小号手吹响了《思念曲》,前来祭奠唐山大地震罹难亲人的民众络绎不绝地向罹难者敬献花篮和鲜花。

世界各地的国家级纪念日

  其实,设立国家公祭日并非首创,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设立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战争中死难的国民,早已已成为国际惯例。

  1945年1月27日,苏联军队解放了最大的纳粹死亡集中营波兰奥斯维辛,该集中营在二战期间有110万人遭到纳粹屠杀。2005年第60届联大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月27日定为“大屠杀受难者国际纪念日”,这是联合国设立的纪念死难者的纪念日。

  德国、英国、意大利也纷纷通过立法将 1月27日定为纪念日,波兰还会在当天举行活动纪念奥斯维辛解放。

  1945年5月8日,德苏签订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结束。苏联将德国投降的翌日即5月9日定为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同在这一天庆祝的国家还有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波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英国、乌兹别克斯坦等。

  1941年12月7日,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遭日本袭击,致约2300多名美军官兵丧生。第二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发表讲话,称12月7日为“国耻日”对日宣战。

  2011年,珍珠港事件70周年当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12月7日为“国家珍珠港荣军纪念日”,以此提醒民众勿忘国耻,纪念死伤将士。

  1959年,以色列证实通过立法确定每年犹太历尼桑月27日(4月7日至5月7日之间)举行大屠杀纪念日活动,以悼念被屠杀的犹太人,几年勇敢抵抗纳粹屠杀的犹太英雄。

  1942年2月15日,日军攻陷狮城后展开了对华人的大屠杀。1967年2月15日,新加坡竖立“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并将每年的2月15日设立为“全面防卫日”,以此几年日本占领期间死难的同胞。

首个国家公祭日都有哪些活动?

  其实从1996年起,南京市就开始举行一些纪念活动。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全城都要拉响防空警报,凄厉的警报声让每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都能自然地想起发生在1937年侵华日军在南京屠城的这段历史。

  国家层面的纪念日及纪念活动也一直在酝酿当中。

  据新京报报道,2005年,时任全国政协委员的赵龙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提案,建议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纪念馆应升格为国家级纪念馆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同时建议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

  在2012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院长邹建平,第三次递交与南京大屠杀有关的议案: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祭日举行国家公祭。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

  近日,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筑及周边道路上布置了国家公祭日主题标语牌,纪念馆前设置了“12·13”花坛,迎接首个国家公祭日。

  根据南京市政府的公告,12月13日10时,公祭仪式开始。奏唱国歌后,全市主城区范围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应当停驶鸣笛致哀1分钟(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除外,火车、船舶同时鸣笛致哀),道路上的行人和公共场所的所有人员也同时就地默哀1分钟,致哀1分钟后恢复正常。

  公祭仪式举行的同时,南京将在北极阁、正觉寺等17处遇难者丛葬地举行各界群众悼念活动;下午将举行世界和平法会;傍晚举行为死难者守灵暨烛光祭活动。据新京报报道,上述活动,是江苏省和南京市在国家公祭日前后陆续开展的21项宣传教育活动的一部分。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顾问经盛鸿还接到通知,参加国家公祭仪式时不许带手机、不准带包、不能带照相机、不能戴帽子、不能戴围巾,穿着要适合庄重和隆重的场合。

  据澎湃新闻报道,12月11日中午,南京市公安局地铁分局为配合公祭活动,还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倡议,“作为生活在南京土地上的市民应该共同为死难同胞悼念,因此当天请大家暂时放弃艳丽的服饰,着素服出门。在10点01分共同为死难者默哀一分钟!”

  历史和苦难,应该让国人永远铭记。在国家公祭日悼念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晓航 杨箬洵)

(新浪网独家原创稿件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