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眼:缺席的代表们为啥敢想不来就不来

0

风暴眼:缺席的代表们为啥敢想不来就不来

第162期

2015年03月09日19:02我有话说(0人参与)

开篇语

  两会日程过半,有人忙着出席,有人忙着缺席。

  3月9日,《京华时报》一则《河北团小组讨论会1/3代表缺席副书记痛批》的报道被网络纷纷转载。

  报道称,8号上午,河北团第二组小组讨论会,约有三分之一的代表未到场。会议中途又有代表陆续退场,最后仅剩仅有一半多一点的人“坚守”会场。省委副书记赵勇批评说:“当人大代表不能浏览观光啊,想来就来想不来就不来。”

  央视也接着报道了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对于代表们缺会的态度:绝对不能无故缺席。

  一位资深媒体记者告诉新浪网,从他常年报道两会的实际情况来看,人大代表缺席小组讨论会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代表们旅途奔波来京开大会,为何来了又缺席?

曾有小组讨论会还不到一半人出席

  全国两会每年都开,三十多个代表团齐聚北京,日程大多在十天左右。这期间有全体代表需共同参加的全体会议,如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高工作报告,全国人大表决各项议案决定时。

  也有各代表团自己的全体会议,更多的是各省代表团分组后的小组讨论会,会议规模在三四十人左右。

  媒体记者透露,往往规模越大的会议,出席率会越高。像全体会议和全团会议,国家领导人,省委书记,省长在场的会议,代表们往往到的比较齐全。而到了小组讨论会,上座率就没那么有保障了。

2015全国人大会议开幕 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2015全国人大会议开幕 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有记者往年还经历过出席人数不到二分之一的小组讨论会,有的开会二十分钟因没人发言便草草收场。

  关于缺席,最直接的情况,就是人没在。

  那些空着的座位,不少没有解释,也没人知道原因。

  还有一种缺席,是人还在,神儿没了。

  代表人是在会场,但全程不说话,也不发言,按点儿来,按点儿走,形同虚设。

  人大代表赵冬苓曾和新浪网说,来两会为什么要认真准备呢?因为我不想来举举手就回去。

  说起缺席,就还有一种缺席,是职责的缺席,人也在,也说两句,可既不提建议,也不提议案。

缺席的代表委员都去干嘛了?

  此前,明星委员刘翔,曾因缺席两会被媒体揪着不放,列出他从2008年到2013年,连续五年担任委员,都在请假。他要么没来,要么来了没参加完两会的日程,请假的理由主要是参赛,备赛和疗伤。只有2011年的两会没有请假,但是那一年刘翔没有准备提案。

政协委员刘翔(资料图)政协委员刘翔(资料图)

  刘飞人毕竟给公众交代了缺席两会的原因,不少人也表示理解,并认为,他最重要的事情还是把栏跨好。

  那其他缺席的代表委员们呢?都在忙什么?

  常跑两会的记者分析,除了真正因身体健康问题不能出席的,有的是因为能力有限,觉得在讨论会上说不出啥就干脆不参加。有的代表在自己的专业业务上很能干,但是在讨论国家大计的问题上参与的能力有限。而书面的建议更需要前期的大量调研,议案还要争取到30名代表的联名。

  更不济的,就是缺席了讨论会去忙自己的私事,把出差开会当成公费旅游和走亲访友的契机。

如何保证“上座率”?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对着媒体呼吁代表们:一年就开一次会,你代表的是人民,你带的是一份责任,必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么你就别当人大代表。

  从道理上讲,同样作为人大代表的地方官员没有权力来管缺席的事儿,但多么简单的道理却还需要书记们一次次强调。

  代表的缺席情况成为两会期间不那么美丽的风景。归根结底,是一些代表委员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怎么才能让他们不但人在,心也要在呢?

  让公众监督发挥作用。就像赵冬苓说的那样,如果开会时候打个盹,被拍了多不好。那能不能启动媒体的资源,在电视和两会的官网上直播讨论会的情况,人没在的,和神儿没在的,一目了然。

  提高人大代表能力的指标。代表们的职责可不是开个会举个手,平日工作里代表们的调研情况能不能提前和公众们做个报告和沟通呢?

  每次开会,是否可以把自己提的建议、议案、提案在两会结束后,及时向公众公开,尽到职责要让大家看到,不尽职责也要让大家看到。

  学者沈友军建议,“如果累计缺席达到两次,不管是什么原因,都说明该代表不适合担任代表,应主动辞去代表身份,或由会议组织者劝退。”

  都不愿意为了人民认真开会的代表,会认真为人民服务和工作么?

  (新浪网吴云青报道)

  (新浪网独家原创稿件,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文章关键词:缺席代表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