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卡塔尔走出“断交潮”,有一股力量难以忽视
[环球时报赴卡塔尔特派记者 郭媛丹]去年6月5日,卡塔尔遭遇震惊世界的“外交雪崩”,以沙特、埃及、阿联酋、巴林为首的多个国家在一天之内宣布与其断交,并切断海陆空联系;今年5月底,卡塔尔政府在“断交风波”即将迎来一周年之际,邀请包括《环球时报》在内的多国媒体记者前去参观采访,对外展示他们没有被击垮,而是变得更加强大。记者在4天的参访时间里注意到,虽然这个国家仍然无法完全摆脱断交与禁运带来的“后遗症”,但它确实正在逐渐走出困境。在这个过程中,有一股力量是卡塔尔人难以忽视的,那就是“中国力量”。
这一年,卡塔尔有什么变化
走出卡塔尔机场,迎面而来的是一股夹带潮气的热浪。这是一个三面环海的阿拉伯国家,国土面积与中国天津差不多,2017年底的人口约为264万。
下午2时的多哈市中心,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海滨大道一侧是大海,另一侧是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大厦。城市里许多地方都在大搞建设,其中一部分是在为2022年世界杯做准备。一个工地的围墙上写着:卡塔尔值得更好。
《环球时报》记者抵达多哈的前一天,卡塔尔政府宣布国内零售商禁止出售来自沙特、阿联酋、巴林和埃及的商品。在当地一家家乐福超市里,记者看到这4个国家的商品全部下架,而来自其他国家的商品应有尽有:美国的苹果、澳大利亚的果汁、菲律宾的调味品、中国的玩具……最让卡塔尔自豪的是,该国一年之内实现了牛奶的自产自足,采取的措施包括从美国空运一万头奶牛,在一片荒芜的沙漠中修建了乳品加工厂。
卡塔尔的一切在一个外来者眼中都是欣欣向荣的,这应该是一件让卡塔尔政府觉得舒心的事情:这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卡塔尔政府通信办公室主任阿勒萨尼对记者介绍说,在断交之前大概有90%的食品和药品要通过“断交国家”进口。经过一年的努力,卡塔尔已完全不再需要依赖它们。
卡塔尔政府官员对前来参观采访的媒体记者说,他们没有被打垮,相反越来越强大。不过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一些负面影响依旧存在。一名在当地生活的印度人对记者说,超市里的部分替换品价格出现上涨。另一名公司职员表示,有的大公司在裁员,另外一些小企业甚至关闭了。此外,“断交风波”后,当地的部分家庭分居两地不能团聚,卡塔尔的人口也开始减少。
晚间在海滨大道附近的海滩散步时,记者与一名正在揽客的乘船夜游项目的雇员交谈起来。他说,与往年同期相比,游客减少许多,那天直至晚上9时他没揽到一单生意。
这一年,中卡合作进展如何
为摆脱“封锁”带来的负面影响,卡塔尔在这一年里展开密集的外交往来,中国是其重点合作对象。卡塔尔外交大臣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勒萨尼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是卡塔尔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而卡塔尔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也是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
中国驻卡塔尔大使李琛5月3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断交危机”对中卡之间的交往没有产生影响。今年是两国建交30周年,在政治领域,双方互相支持,卡塔尔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立场明确。
李琛说,在经贸领域,两国的合作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具体来看,中国有20多家大型企业在卡塔尔参与建设,涉及基础设施、通信、汽车等各个领域,其中的大项目包括修建世界杯主体育场、建设哈马德港口。据介绍,哈马德港口距离多哈市中心34公里,耗资74亿美元。该港口目前已经启用,卡塔尔可以直接从中国进口货物,无需再通过阿联酋迪拜转运。
中卡在能源领域的合作非常重要。卡塔尔能源工业大臣穆罕默德·萨达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去年,中国的天然气进口量增长46%,卡塔尔贡献了大部分。今年,中国将进一步增加25%的天然气进口,“卡塔尔已准备好迎接新需求”。据了解,此前,日本是卡塔尔液化天然气出口的最大客户,今年,中国有望超过日本。
李琛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卡两国贸易目前正处于快速上升的阶段。此前,国际油价下跌导致中卡贸易陷入低谷,但自2017年以来,这一情况已经改变,去年中卡贸易额达到110亿美元。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8》,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与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最快的贸易伙伴是卡塔尔,增速超过35%。
“中卡两国的合作前景非常好。”李琛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尤其是卡塔尔目前正在推进“2030愿景”,希望实现经济多元化、扩大工业发展,这给两国下一步的产能合作提供了新机遇。
除了政府层面合作,拥有强大购买力的中国游客对卡塔尔也具有不小的吸引力。2017年8月,卡塔尔政府宣布,对中国在内的80个国家公民实施落地签政策。根据卡塔尔旅游局的统计,今年第一季度,赴卡中国游客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7%,中国成为卡塔尔同期增长最快的游客来源国。
就职于卡塔尔航空公司的“90后”谢一飞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断交风波”后,最大的不便之处在于他没办法像以前一样从卡塔尔到迪拜与朋友见面。不过好消息是,由于实施落地签,他的家人可以随时从中国到卡塔尔。
中卡两国的旅游业合作将进一步扩大。李琛对《环球时报》记者说,5月,中卡两国就签署互免签证协议达成一致,现在正完成法律程序。
这一年,在卡中国人过得怎样
像谢一飞一样在卡塔尔生活工作的中国人大概有6000多名。一场突如其来的外交风波对他们产生了哪些影响是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
谢一飞在“断交潮”前几个月从总部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国际民航组织跳槽到卡塔尔航空公司。卡航是全球为数不多的五星级航空公司,也是受此次风波影响最大的企业之一。“刚被封锁那会儿,我们天天在办公室加班。”谢一飞说,邻近几个国家的航线停飞,卡航失去很大一部分市场。于是他们改变策略,开辟了很多新航线,其中包括积极发展与中国的业务。
谈起生活变化,谢一飞表示,他注意到超市里卡塔尔本国的商品越来越多,虽然物价有所上涨,但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在谢一飞看来,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与世界变得越来越密切。“我在卡航与外国商人接触得比较多,他们对中国不仅仅是有兴趣,而是非常了解。”谢一飞说,他和卡航货运高级副总裁去成都出差时,发现这个法国人对这座中国城市的了解远超过他。
《环球时报》记者在卡塔尔接触的另外两个中国人与代表“金领”的谢一飞不同,他们走的是中国人在海外创业的传统之路。苏丽萍和尤恒国是最早一批到卡塔尔打工的中国人,从一个月赚2400元人民币到自己开办建材店、按摩店,如今他们拥有自己的中餐馆。
在卡塔尔工作生活多年,苏丽萍夫妇从当地看到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2000年刚来这里时,中国人比较少,从事的工作都很简单,多半是在工厂、商场里打工,收入也不高。”苏丽萍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如今,卡塔尔有很多大型中企,他们参与了许多当地重要项目;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在这里开始设有分行;企业内的中国人也不再从事最基层的工作,而是向高级工程经理、银行高管等方向发展。苏丽萍告诉记者,以前他们雇用的员工多是中国人,但现在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上升,于是他们的大部分员工变成菲律宾人、越南人、孟加拉国人、印度人等。每个月,这些外籍员工的工资是1800元至3000元人民币。
“断交风波”给苏丽萍夫妇带来的影响同样是正反两面兼具。一方面,一些合作项目资金回笼慢;另一方面,以前从阿联酋、沙特进口的货物现在可以直接从中国进口。
谈起刚被封锁时的心情,毫不相识的谢一飞和苏丽萍夫妇居然给出了几乎一样的答案。他们说,那时候心里底气十足,因为自己是中国人,“即使真走到战争那一步,祖国肯定会来撤侨的”。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美日印联合海上军演 中国海军也来了
- 【 军事 】 中国军舰在关岛附近抵近侦察美航母
- 【 财经 】 霍尔果斯开查:范冰冰公司无实体办公
- 【 体育 】 俄罗斯世界杯32强最终23人名单汇总
- 【 娱乐 】 李雨桐妈妈曝薛爸曾两次找她们谈话
- 【 科技 】 小米:推迟CDR发行申请 先在香港上市
- 【 教育 】 集体保研这个学霸女神宿舍值得pick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