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12月16日15:20 一财网

分享

  记者观察:全面两孩落地在即 各地准备工作冷热不均

  一财网 王羚

  中国正处在严重少子化叠加快速老龄化的人口新常态中。出生性别比失衡、老龄人口比重迅速增加,这些都会为未来的家庭建设、养老等带来严峻挑战。

  这几天,关于全面两孩政策的进展一个接一个,光昨天就有两个重要消息。一个是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另一个是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十八次委员长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决定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2月21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届时,审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将是该次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的来说,对于全面两孩政策,这两个都是好消息。昨晚就有朋友询问,《决定》通过是不是就算是全面两孩政策落地了?答案是否定的。

  《决定》其实是中央政治局作为高层对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实进行部署工作,等于提前做好相关工作安排。真正落地的时间,按照卫计委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的,应该是《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通过审议,也就是说,焦点在下周即将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

  按照修法程序,应先由有关部门先完成草案,然后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然后全国大人审议通过。现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早已完成,并于12月2日通过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审议,马上要进入最后一个程序。这个程序完成,全面两孩政策就在全国统一正式实施了。

  从目前的调查来看,各地在进行全面两孩政策落地的准备工作中冷热不均。有的省份,比如广东有些城市,已经准许符合二孩条件的妇女取环备孕,而有的地方,依然在严格查环查体,并且对已经怀上二孩的公职人员施加压力。根据读者的反映,山东某些城市突击征收社会抚养费的行为比较突出,不少还在怀孕的妇女就被要求先缴纳社会抚养费。

  值得一提的是,在昨天的《决定》里出现了这样的字句,“要严格控制政策外多孩生育,维护良好生育秩序。”这句话明确了当前的生育政策,只是放开全面两孩,对于三孩及以上家庭,仍将会采取严格管控的政策。根据调查,目前被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家庭中,95%以上是两孩家庭,三孩及以上家庭不足5%。

  根据卫计委公布的数据,全面两孩目标人群中50%以上是40岁以上育龄妇女,35岁以上的占60%。而多家机构的生育意愿调查表明,目前中国人整体的生育意愿已经相当低,可能在1.6到1.9左右,远远低于人口世代更替水平。同时,不同年龄的育龄妇女呈现出生育意愿随年龄降低而递减的趋势,也就是说80后比70后生育意愿低,而90后的生育意愿又低于80后。

  有人口学者认为,考虑到低生育率和低生育意愿现实,以及目标人群整体年龄偏老,全面两孩政策很有可能像单独两孩一样遇冷。人口学者姚美雄呼吁,当前要抓住人口结构优化的最后窗口期,为大龄育龄妇女再生育建立绿色通道,同时在全国鼓励生育二孩。

  人口生产有其特殊的惯性和规律。中国正处在严重少子化叠加快速老龄化的人口新常态中。出生性别比失衡、老龄人口比重迅速增加,这些都会为未来的家庭建设、养老等带来严峻挑战。当70后生不出来、60后婴儿潮群体进入老龄,新生代越来越不愿意多生,中国可能真的会错失人口结构优化的最后机遇。

编辑:SN054

相关阅读

农民工救得了中国房地产吗?

我退休后的愿望是,骑着自行车,到每一个城市,数房子,把中国有多少房子数清楚。我相信,我一定能够数清楚,因为,我们的一些统计机构连中国有多少老母猪都能数清楚,房子嘛,起码不会跑来跑去,是可以数清楚的。

因为雾霾油价不降,太智慧了

问题是,油价贵了,空气能改善吗?这不好说。据我观察,空气质量与油价的关系,好像还没有与“刮风”之间的关系大。再说,如果燃烧汽油是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那应该首先找中石油中石化问责——它们卖的油,难道质量不够好?

郎咸平宋鸿兵为何无人同情?

那些拥有各种炫目头衔、深厚社会资源和较强社会活动能力的闻人名士,不管是经济学家还是学术明星,都应该善待自己的名声,正确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千万不要利令智昏,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而违背学术良知和做人底线,误导公众。

如何清除落马书记市长痕迹?

官场政坛有诸多变幻,都是人的沉浮、升降和来去。有人喜,有人忧,有人置身事外,但留给主政之地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 六六:“掏鸟窝被判10年”量刑过重?
  • 铁路部门被谅解消费者同意了吗
  • 历史上有哪些国家是被那些谣言搞垮?
  • 我的梦想就是要住在一个会排队的地方
  • 你们发现没《跑男》真的有毒
  • 海菱:年近三十如何拒绝父母的逼婚
  • 高山市:藏在日本中部的怀旧小京都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