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想把天津变成第二个沈阳(组图)(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11 15:58 法制晚报 | |||||||||||||
![]() 被保安队俘获的暴乱分子 ![]() 被保安队俘获的暴乱分子 ![]() 原犹太商人私人住宅在伪满时期成了土肥原贤二住宅 激战当日百姓遭殃生灵涂炭 8日晚10时30分,枪声响了。在日军炮火的掩护下,便衣队由海光寺等地冲出,分数路袭击中国的警察机构、天津市政府及河北省政府。同时,日租界军警宪兵也全体出动。 一时间,城内交通断绝,商铺闭门,许多无辜平民死于非命。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杨大辛先生那一年刚刚6岁,他回忆说:“1931年11月的那几天,日本人的炮弹就在我家的房子上面飞来飞去,我当时十分害怕,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才知道就是日本人组织的一群汉奸在袭击天津警察和保安队。”暴乱当日,大批难民流离失所,数无辜民众在混乱中致死。 中国方面事先得到情报,做了戒备,暴乱遭到了东北军组成的天津保安队的痛击。从日租界冲出的便衣队多人被击毙,有的被俘获。一区六所的争夺战尤为激烈,双方均伤亡多人。一区六所先被便衣队攻占,保安队击退便衣队,又把它夺回来,接着又被大批冲来的便衣队抢占。战斗至深夜11时30分,便衣队企图袭击闸口电话局。闸口附近的一区一所被猛冲上来的便衣队所占据,其他各处虽有便衣队猛烈进攻,均被保安队击退。保安队击毙暴乱分子60余人,捕获300多人,斩首和枪决了40多人。便衣队失败后逃回日租界。 溥仪被挟持出津 这段时间,土肥原也加紧了对清逊帝溥仪的游说。1931年10月的一个夜晚,土肥原闯进了溥仪的“静园”。他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温和恭顺,对溥仪说:张学良把“满洲”闹得民不聊生,日本人的权益和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证,日本因此而出兵。土肥原紧紧抓住溥仪朝思暮想重当清帝的心理,接着说:关东军绝无领土野心,诚心诚意地要帮助“满洲”人民建立自己的新国家,国不能无主,你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尽快回到祖先的发祥地领导这个国家。 溥仪当即表示同意。但由于日本军部和内阁对于起用溥仪及时机问题的认识仍未统一,为此溥仪身边的遗老遗少发生了争执,使得溥仪也陷入了混乱,犹豫不定。土肥原见状,便指使手下的特务采取流氓手段进行恫吓。溥仪一会儿收到陌生人送到家门口的炸弹,一会儿收到措辞恐怖的黑信,一会儿接到威胁电话,还发现一些身藏短刀的人在附近转悠,弄得胆小的溥仪心惊肉跳、坐卧不宁。 11月8日动乱爆发当日,日租界和附近的中国管区宣布戒严。日军的装甲车以“保护”的名义开到了“静园”门口。当天晚上,溥仪终于按照土肥原的精心安排潜出家门,经舟车辗转秘密到达旅顺,婉容皇后也被女谍金璧辉诱骗到长春。 天津保安队的不败而败 虽然中国军队镇压了便衣队暴乱,但日本却以“危及日租界侨民生命安全”为借口,要求中国保安队从日租界边界线撤退300米,否则日本将采取自由行动。15日,东北军当局在与日方谈判时妥协,答应了日本人的无理要求。但是日本人仍用大炮轰击了省市政府和公安局。 第一次暴乱被击溃后,日本侵略者于11月26日再次组织暴乱。便衣队事先潜出日租界,进入天津市区。当晚,日租界电灯熄灭,日军用大炮轰击省市政府以及公安局、电话局,以掩护便衣队进犯。结果,天津保安队又一次击垮了便衣队。 日本人见其企图破灭,恼羞至极,再次寻找借口,提出中国军队退出天津、天津人民不能有反日行为等无理要求,同时又向天津增兵,以武力进行恫吓。国民政府竟接受了日方的无理要求,于11月29日命令主要由东北军组成的保安队撤退到今天的河北区一带。 最终将士们在一片哭声中撤离了自己的防线,旁观的群众都是垂泪相送。12月1日起,日租界内部分街道电灯开放,日本商人悬挂日本国旗,庆祝胜利,还强迫中国居民也要悬挂日本国旗,否则就要有牢狱之苦,天津保安队的不败而败和日本侵略军的不胜而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次抵抗侵略的战斗中表现突出的几位中国军人,都被调离天津。 日本人虽然暴动失败,却实现了秘密将溥仪带出天津的计划,也成功地迫使中国军队撤出天津。此后,日本人又策划了“察东事件”、“河北事件”、“张北事件”一连串的阴谋事件,直至提出“华北自治”,进而到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一步步实现其侵略华北的野心。 (编辑:燕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