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 > 人物往事 > 正文

朝鲜历史上的一曲悲歌:闵妃与大院君的生死恩怨(3)

http://www.sina.com.cn 2004/12/10 17:12   世界知识

闵妃  1882年朝鲜大旱,人心浮动,有军人起事。大院君利用局势,引起义军人把矛头指向闵妃集团,袭击戚族家宅,处死领议政(首辅)李最应,冲入王宫搜寻闵妃。机敏的闵妃见势不妙,立即化装成宫女出逃,避难于忠州。由于闵妃出走,诸闵姓被杀,中央政府瘫痪,高宗国王请大院君出台主政,大院君第二次上台。

  重新复出的大院君手中有权后立即改编军队和政府,恢复旧制,将闵妃势力从各要职中剔除,建立起以他为中心的统治机构。为了防止闵妃集团再起,大院君宣布闵妃已死于乱军,并煞有介事地筹备为闵妃举行隆重国葬。

  其实,此时闵妃正在避难所秘密召集侧近商讨对策。她派员潜入汉城,告国王闵妃依然健在,然后通知驻在天津的亲信,令他们以国王名义请求宗主国出兵靖难。

  此时,清政府已从多种渠道了解到朝鲜的动乱,为防止日本借机入侵朝鲜,清廷决定依制出兵朝鲜。清廷决定派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三艘军舰前往,同去的还有以干员著称的候补道员马建忠。果然,数日后日本借动乱中日使馆被烧、数人死伤为由,强行派兵入侵朝鲜,强迫大院君政府接受其提出的六项要求,否则开战。大院君无法应对,逐写信给此时已随清军到达仁川的马建忠,请他出面调停。此前马建忠和丁汝昌已得到闵妃集团汇报,称此次事变中重臣被杀,国王被囚,日人寻机入侵,朝鲜处境危殆,皆大院君所策划,恳请清军采取果断措施。这样,马建忠、丁汝昌在朝鲜翁媳争权中开始偏向闵妃。

  清政府照会日本,称朝鲜为中国属邦,日使馆在朝受惊,中国理应护持,日本不要对朝采取激烈行动。但日本视此为侵朝良机,坚持出兵朝鲜,其军舰已先中国军队到达月尾岛。马、丁见状,立即电秉张树声(李鸿章丁忧在家,两广总督张树声代其职责),建议在日本采取行动之前解决朝鲜问题。李鸿章幕中干才薛福成亦向张建议说,目前大院君虽对日强硬,但实难支撑,一旦他不耐压力而投降,或被日掳去,都可能造成朝鲜事实上听命于日本的局面,那将对中国大为不利,因此作为紧急措施,亦为除去后患计,宜抢先罢黜大院君。张树声认为此说有理,即令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率军入朝,支援马、丁。

  1882年8月20日,吴长庆军到达马山,高宗派员慰问安置。两日后,吴、马约请大院君赴清军营地会谈。寒暄后,大院君被告知速去天津听旨。他当夜便被送走,次日乘济远舰赴天津。数日后他见到了特旨复出视事的李鸿章。李责备他是这次事变主谋,招致朝鲜陷入兵火祸乱。随后大院君被囚禁于保定,直到三年后方被放还。

  大院君复出执政33天被执囚,清政府指示朝鲜政府与日谈判,化解危机,同时罢斥大院君亲信,镇压起义领导人。潜居外地的闵妃此时正以欣喜的心情注视着京城的动态。9月中旬,政局明朗,闵妃在清军护卫下回到汉城。朝鲜政府再次改组,戚族执政,一些与日本有牵连的“开化党”人物进入政府。

  悲惨结局

  日本维新走上强国之路,朝鲜一些开化人物决心模仿。日本认为这些人可资利用,便假意支持。1883年法国为夺取中国另一个藩属国越南挑起中法战争,清政府从朝鲜撤出部分军队以应付南方战事,仅留袁世凯驻守朝鲜。日本认为有机可乘,便支持开化党于1884年(甲申年)发动政变,惨杀朝鲜重臣多人,然后组织政府。当时率军驻朝的袁世凯敏锐判断此后有日本黑手,便对政变进行镇压。于是,执政三天的开化党政府垮台。尔后中日间就朝鲜问题进行外交谈判,最终签订《天津条约》,形成中日对朝共管局面。为了牵制日、俄对朝觊觎之心,李鸿章促成朝鲜门户开放,同欧美诸国建交,以夷制夷。

  此前,朝鲜曾以“敝邦人不惯外务”为由请清政府派遣外务顾问,李鸿章就把其幕中德国人穆麟德派往朝鲜。不意不久后穆即为俄国收买,他极力向闵妃集团鼓吹朝鲜要“引俄拒清”,甚至秘谋俄朝签订“保护条约”。此事被李鸿章发觉后,立即将之罢斥。为牵制闵妃,李鸿章下令放还大院君。1885年10月初,当大院君在袁世凯护送下乘北洋水师军舰返回朝鲜时,闵妃集团除在礼仪上给以冷落外,还借机把昔日大院君的追随者30余人处决,以示下马威。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依惯例请清军平乱,丁汝昌奉命率舰入朝。日本军队乘机不请自至。后来起义军议和,日本拒绝中国提出的同时撤军要求,反而挑起甲午中日战争。随着中国军队在战争中的失利,日本加大对朝鲜的勒逼压迫,先是要求朝鲜政府按日本方案进行“改革”,后要求朝鲜逐华兵、废华约,被朝鲜政府拒绝,日本即于1894年7月23日派兵包围朝鲜王宫。日本驻朝公使则同朝鲜的亲日派密谋以武力推翻闵妃政权,并动员大院君重新出台执政,老于世故的大院君起先拒绝,日本进一步施压后方答应配合。于是日军进攻朝鲜王宫,将高宗和闵妃软禁,随后成立亲日派政府,着手“改革”。为消除中国影响,日本迫使朝鲜新政府发布法令,废除沿用千余年的中国纪年,改用“开国纪元”,如将光绪二十年(甲午年)改为“开国503年”,随后废除科举,改革官制,史称“甲午更张”。不久后日本通过迫使朝鲜同之签订“同盟条约”,把朝鲜绑在战车上。

  在日本重压下,朝鲜上层发生新的分化。如果说此时朝鲜政府中出现一批亲日分子的话,那么高宗和闵妃仇日情绪依旧,表面上与日军周旋,暗中派密使赴清军营中慰问输诚。慈禧太后寿辰时,他们循例仍派进贺谢恩使赴北京,进贡银10万两。大院君也不是一个受制于人的人,他虽为日本推上台,但对日本也是阳奉阴违。后来日本新任驻朝公使井上馨得到大院君写给清军将领的一封信,以此作为他内通中国的证据把他赶下台。

  1895年1月,在井上馨的压力下,高宗率世子、宗亲大臣赴太庙向列宗列祖誓告“独立”。誓庙以后,朝鲜政府即把国王及王室成员称号升格,国王由原来的“主上殿下”改称为“大君主陛下”,“王妃殿下”改称“王后殿下”。这年4月,日本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马关条约》,正式宣布中国放弃对朝鲜宗主权。中国退出朝鲜以后,闵妃失去靠山。当她看到俄国联合德国、法国压日本退还辽东给中国以后,认定俄国是阻止日本进一步侵略朝鲜的强大力量,便谋求接近俄国。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对闵妃动了杀机。1895年10月8日,日本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消灭了闵妃。

  闵妃死后,高宗成为日本人手中玩偶,朝鲜独立和主权一步步被日本侵夺。高宗不克恐惧,于1896年2月逃进俄国驻朝公使馆,一年以后才返回王宫。1897年1月,高宗改朝鲜国号为“大韩帝国”,同时追谥闵妃为“明成皇后”。闵妃死后三年,即1898年,她的政治对手大院君也在抑郁中死去。1907年日本逼高宗退位,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朝鲜亡国。1919年,日本人毒杀高宗,引发朝鲜历史上轰轰烈烈的“三·一”反日运动。

  闵妃死后初葬杨州郡清凉里,高宗去世后便合葬于今韩国京畿道杨州郡金谷洞洪裕陵。在王宫景福宫则立有“明成皇后遭难碑”供后人凭吊。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燕于)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