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流:邓小平的恩师--这娃娃将来定有出息(4)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1/06 17:21 炎黄春秋 | |
周总理夸汪云松:你为我们国家培养了两个副总理 从此,汪云松对新中国对共产党充满了信心。由于邓小平的关心和亲自提名,1950年1月,汪云松被推选为重庆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特邀代表,不久便担任了西南军政委员会监察委员,接着又应邀赴北京列席了全国政协会议。 在重庆市档案馆,记者在浩繁的档案中,查到了汪云松在重庆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上一段发言的原始记录:“我以76岁的老汉来参加,觉得这实在是70多年没有见到过的。记得幼年时读过两句书:‘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蒋介石统治时代弄得民不聊生,叫做天下无道。今天毛主席、朱总司令扭转时局,解放了全中国,从此天下无道变为天下有道了。……还希望各位代表提有关国计民生的提案,一件一件地提交政府,又把大会的决议件件实行了,这样我们庶人就不再议了。” 在北京出席全国政协会议时,那天怀仁堂举行宴会,邓小平把汪云松介绍给了毛主席。大概毛主席对他早有所闻,当下便笑容满面地说:汪老对重庆是有贡献的,创办了自来水公司,还办了个汽车运输公司。宴会上,毛主席坐在第一桌,第二桌是邓小平、陈毅和汪云松等,这样的安排无疑是考虑到三人之间的交往。席间,邓小平半开玩笑说:陈老总我们两个分一下工,请客由我负责,完了你负责把汪老先生送回住地。陈老总当然满口答应,宴会一散,便用自己的小车把汪云松送回了住所。云松先生的大孙女汪毓秀接受采访时还告诉笔者:爷爷回渝后曾谈到,政协会议结束在怀仁堂和中央领导人合影时,他拿到照相站队的号票一看,不由心头一热,这号数恰好和他的年龄一样,便猜测可能是邓小平的有意安排,于是感叹:“只有小平才知道我的确切岁数,共产党做工作真是细致得很!”不知此事真如云松先生的猜测,还是只是一个巧合,但这事足可看出云松先生对共产党已经是钦佩之至了。 担任了一系列社会职务之后,汪云松时常出面参加社会活动。1952年春天,成渝铁路即将完工时,邓小平又特意邀请汪云松坐着铁路工务车到工地上视察。见到工地上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云松先生心潮难平,回想旧中国几代人未办到的事情,共产党一来就很快办到了,更对共产党多了几分敬意。 采访中,重庆文史馆年近古稀的退休干部陈联合给笔者谈到这样一件事,这件事曾令云松先生感动不已。当年,曾任二野敌工部长的杨松青担任重庆市委统战部长后,了解到汪云松和邓政委的那段历史,更注意从多方面关照这位曾帮助过共产党的老人,时常主动登门向汪老征询意见,商谈有关事宜。有一天傍晚,杨松青带着统战部工作人员陈联合去汪云松家,途经群林市场里的拍卖行时,碰巧见到汪云松的一个家人正拿着从家里悄悄拿出来的几幅扇面在卖,才一元钱一把。杨松青知道这是汪老十分珍爱的东西,当下便自己掏出钱来买了两把。到了汪家,杨松青说:“汪老,你家××把你恁个贵重的扇面拿出去贱卖,正好被我们碰到了。你看,我给你买回两把。”汪云松接过扇面,脸上充满感激之情,连声说:“你看,你们还是供给制,怎么好意思让你来花钱呢?”这虽是一件小事,但汪云松却从中看到共产党团结、关心民主人士是真心实意的。 鉴于几年来的一系列感受,汪云松决心要向共产党表示一点儿心意。1953年11月23日,汪云松致函重庆市政府,准备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件宝物———清代乾隆御窑古月轩所产的宝石浆胎东方红天球尊(原名“美人齐”宝石料瓶)作为1954年的元旦献礼捐赠给党中央,并希望市政府代为转送。该天球尊状似花瓶,长颈巨腹,双层结构,全高36.1厘米,颈长21.5厘米,腹围55.5厘米,它凝聚了清御窑能工巧匠们的高度智慧与诸多心血,价值不菲。 老先生的美意岂可辜负,重庆市政府即于当年11月27日致函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请示“是否即需(将该天球尊)呈送中央”。据有关同志回忆:当时,中央有关部门接函后,起初有些为难,因为按照我党的规矩,不允许给中央送礼。可小平同志知道了这件事后,立即对有关同志说:别人的礼不能收,汪老先生的这份礼无论如何都要收下。你们要了解汪云松,不要伤了他的心。于是中央办公厅当即将函转给文化部办理。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经过一番研究,于12月24日致函重庆市政府:“该瓶寄京途中恐有损坏,可请西南博物馆鉴定,并由你府代为接收,并希照一相片,连同鉴定意见一并寄与我局。”1954年元月8日,重庆市政府代为接收了汪云松所赠宝物,之后致函西南博物院,要求派员前来鉴定。不久,西南博物院派出了古董专家潘必琼前往鉴定,并写出了鉴定结论:“此类料器在西南甚为少见,我院亦无此收藏。”做完这些工作,重庆市政府即将鉴定结果和所拍照片、草图一并函寄中央文化部。 1954年6月,在慰问人民解放军的热潮中,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代表团第三总分团(其中第一分团由重庆市市长曹荻秋等41位重庆各界代表组成)带着天球尊来到了北京,将这一珍贵的礼物献给了毛主席、朱总司令和他们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 1957年1月,周恩来总理和贺龙副总理访问亚洲6国后,从昆明乘飞机到了重庆。2月10日傍晚,周总理等来到市工商联二楼学习室,会见工商界代表。当介绍到汪云松时,得知他有过清代知府头衔时,周总理笑着问他:“你是候补还是实授?”汪云松回答:“实授吉林五常府。”周总理称赞说:”汪老先生你真不错嘛,为我们国家培养了两个副总理(注:指邓小平和聂荣臻)!” 1952年,筹备成立重庆文史研究馆时,邓小平提名让汪云松担任该馆副馆长(暂未设馆长)。1953年6月1日,重庆文史研究馆正式成立,不久,汪云松走马上任,便尽心尽力地开展工作。文史馆员不少是前清举人、秀才,曾目睹了世纪风云,熟悉历史。汪云松将他们组织起来,先着手编撰重庆市志。尽管他已80高龄,但每次讨论稿子都亲自主持逐字逐句地修改,定稿后又组织老先生们用毛笔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当两本《重庆市志略》抄好后,除了馆藏一本,另一本送市委办公厅存档。接着,应市委书记任白戈之邀,他又组织老先生们整理传统川剧唱词,为川剧改革做出了贡献。 1957年底,云松先生体内发现了胃癌。他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一再叮嘱家人,一定要把家中珍藏的全部古玩字画捐给国家。1958年2月8日,云松先生与世长辞,享年84岁。中共重庆市委统战部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由邓小平的弟弟、当时任重庆市副市长的邓垦主持并致悼词。悼词中充分肯定、热情赞颂了云松先生一生中为国家和人民所做的好事。据他的后人回忆,云松先生患病后,邓小平曾打电话请他到北京治疗,他逝世后邓小平也曾打来电话表示哀悼。 云松先生去世不久,他的亲属何佩华和汪平叔便将保存多年的377件古玩字画整理出来,上交给了国家,由重庆市文化局具体接收。笔者手中拿到了一份抄录下来的交接清单:“唐邛窑碟1件;宋川东窑香炉1件(带金);蜀窑瓶1件;康熙御书1件;乾隆缂丝中堂1件;康有为横幅1件;张大千山水画卷1件……”这些珍品的价值,已根本无法估量。云松先生对国家的一片痴情,于此可见一斑。 (编辑:独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