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 > 话题:你“中产”了吗 > 正文

如此“中产标准”让人起疑

http://www.sina.com.cn 2005/01/21 15:48   上海青年报

  □张贵峰

  “6万-50万元,这是界定我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收入(以家庭平均人口三人计算)的标准。”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份最新调查报告做出了以上结论,据
称,这一调查结果,使“中产”概念在我国首次得到了清晰的数字化界定。(据《华夏时报》1月19日报道)据报道,此标准是统计局城调队历时4个多月问卷调查,并根据世界银行的全球中等收入阶层的人均GDP起点(3470美元)和上限(8000美元),经过三重换算得来的,因此该标准“不是单向推导,是用结果验证了的”。并且,按此推算,2020年,我国中等收入人群将由现在的5.04%扩大到45%。

  ———中产从此有了清晰的标准,并且前景诱人,面对如此精准清晰的统计结论和美妙的“咸与中产”图画,看来想不动心都难。然而,这种靠写写画画、似乎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中产大餐,笔者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正如有关专家指出的,界定“中产”,“收入并不能够成为被强调的起点”、“这不是一个太有用的分类”。因此,“中产”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实际上是一种思想状态而不是经济状态,或者说不仅是经济状态,地位声望、教养职业、社会交往,都是不能回避的指标。实际上,对什么是中产阶级,曾大力向世界推介这一概念的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50多年前早就强调,作为一个新兴社会群体,与其生活、心理和社会地位状态相连接的责任、权利,是比物质收入更为重要的中产阶级内涵所在。

  然而,对上述专家学者公认的中产界定的复杂性,我们的统计结论何以习焉不察,执意要高举“唯‘财’是举”的中产观,急于打造数字化的中产标准呢?这对正确认识当前的社会现实,进而规划、指导其健康发展,有何意义?众所周知,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总体上仍处于低水平的发展中阶段,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在社会总体财富增加的同时,贫富差距逐年扩大,基尼系数不断攀升。

    ———如果我们无视这些最基本的国情,而忙着算计剥离了各种复杂内涵的“看起来很美”其实浮嚣不堪的所谓“中产标准”,并陶醉不已,我以为于国于民都是有弊无利的。

  而且,即使单从纯数字的角度看,“6万-50万”的中产标准也并非没有破绽,我们知道现实是,目前我国人均GDP不过1000美元多一点,到2020年再翻一番也才2000,离3470的中产起点还差距甚大,何以统计部门这么一算,就有45%的规模了?

  国家进步、社会发展不是文字游戏,只能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把复杂的发展问题简化为几个漂亮指标,乐于在纸面上演绎数字大跃进的做法可以休矣。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