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 > 人物往事 > 正文

读史明世:为国家远虑而奋不顾身被腰斩的晁错(3)

http://www.sina.com.cn 2005/02/07 14:47   新浪文化

  晁错毕竟是个书生,他对诸侯王对中央政权的危害是看的透彻,可是却没估计到各诸侯王联合反叛会有怎样的后果。景帝生长于深宫,对军事也不了解,只是认为这样做对,而且相信晁错算无遗策,便同意了削藩。

  晁错正全力以赴处理削藩事宜,他父亲听到各地诸侯怨声载道,矛头都指向晁错,就
急急忙忙从颖川跑来,对晁错说:"皇上才即位,你秉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聚敛一身怨恨,你这是在干什么?"晁错说:"事情就应当这样做。不如此,天子不尊贵,国家不安定。"他的父亲叹气说"刘氏是安全了,晁氏却危险了,我还是离开你回去吧!"这位老人一到家就服毒自杀了。临死前说:"我不忍见祸及身。"事情的发展,果如其父所预见。

  削藩十多天后,久蓄反心的吴国便联合楚国等一共七国公开叛乱。七国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旗号,攻击晁错"侵夺诸侯封地,专以劾治污辱诸侯为事,不以诸侯人君之礼待刘氏骨肉,所以要举兵诛之"。

  七国反叛的势头很猛,没有心理准备的景帝有些慌了手脚,便和晁错一起商议军事。晁错不懂军事,认为诸侯王都是王爷,皇上应该御驾亲征才对。景帝反问道:"朕带兵出征,谁来镇守京城呢?"晁错又说:"臣留守京城。陛下出兵,应该堵住荥阳,徐僮一带地方不放弃掉,让叛兵自生骄气,然后一鼓可平。"向来对晁错言听计从的景帝这一次没有听从他的建议,而是任命周亚夫和窦婴为帅,带兵征伐七国。

  大臣爰盎一直和晁错不和,原因不详。凡是晁错呆的地方爰盎一定躲开,而爰盎在的地方,晁错也不去。两人从未在一间屋子里说过话。爰盎曾经做过吴国的国相,因害怕吴王势大,不敢向朝廷报告吴国会反,他回朝后吴国反叛,景帝一怒之下把他免为庶人。这时他通过窦婴,说自己有计策可以不战而平息七国之乱。窦婴以为他真有安天下的妙计,便马上报告给景帝。景帝正为军事失利犯愁,闻言大喜,马上召见。召见时晁错也在座,景帝问道:"你曾经做过吴相,今吴楚反,你看法怎样﹖'爰盎说:"这不足忧,一定能打败之。'景帝说:"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豪杰,其蓄谋叛变已久。如今他头发都白了,其计不百全是不会起兵的,你为何说他无能为呢﹖"爰盎说:"吴国铸钱、煮盐获利是有的,但哪有豪杰为他所诱呢,即使吴招得豪杰,会辅其做正当的事,是不会促使其叛变的。吴所诱的都是无赖子弟,以及私铸钱币的亡命之徒,所以互相勾结作乱。"晁错插话说:"爰盎说的很对。"景帝接着问爰盎:"计将安出?"爰盎说:"请叫左右退出。"景帝叫左右退下,惟独留下晁错。爰盎说:"臣所说的,人臣不得知。"景帝才叫晁错离开。晁错退到东厢,心中十分痛恨。这时,爰盎才说:"吴楚宣称,高皇帝分封给王子弟封地,今贼臣晁错擅自削夺其地,所以起兵共诛晁错,如恢复原有土地就罢兵。为今计,只有斩晁错,派使赦免吴楚七国,恢复被削夺的封地,则兵可不血刃而俱退。"景帝默然良久,说:"如果能如此,为安天下,我不会爱惜一人。"爰盎很聪明,害怕景帝杀了晁错会后悔,再来怪罪自己,便把自己先从责任中脱离开,说:"臣的愚计只有这一条,皇上还是好好想一想吧。"景帝没有说话,只是任命他为太常,让他治装准备去吴国议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