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 > 话题:清华两教师英年早逝的背后 > 正文

话题:清华教师英年早逝--谁能为他们的死负责

http://www.sina.com.cn 2005/02/28 16:46   新浪文化

  1月下旬,在短短的4天时间里清华大学两位正当壮年的教师焦连伟、高文焕相继去世。医生诊断认为,死亡与其超负荷压力有关,而令人担忧的是类似这样英年早逝的事件绝非个例。

  日本已将“过劳死”列入工伤范畴,但我国相关法律无此规定。

  谁能为他们的死负责?谁来关怀走在“过劳死”边缘的人群?冷冰冰的死亡背后是法理和人情的双重欠缺。[发表您的高见]

清华大学校门

冷暖人生:清华大学两教师英年早逝

  医学专家认为,这些年轻教师遭遇两个转型:社会转型和身体转型。社会转型使他们焦虑,身体转型让他们多病。如果不重视并克服这些问题,他们随时可能累倒。“他们是累倒的一代,太累太焦虑了。”北医三院一位职业病方面的专家说。

  尽管这天清华大学已放假两天了,但仍有数十名师生参与了网上的讨论,大家一致呼吁校方应关注年轻教师的生存环境。这也成为当天BBS上最热门的五大讨论主题之一。>>全部  [发表您的高见]

一位清华讲师的生存现实

  “房子,孩子的教育,经费,职称,真的会把人压得喘不上气来。”工程物理系一位教师说。以焦连伟为例,在过去6年时间里,焦一共参与了12个科研项目。先后参与指导研究生13人,本科生2人,同时还负责5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妻子王玮介绍,焦5年多来从未有超过两天的假期。>>全部 [发表评论]

一位“重量级学者”的病逝

  熟悉高文焕的人如此描述其状态:呕心沥血、废寝忘食。他所在研究所为照顾科研人员身体,规定晚12点前办公室必须熄灯。但如果没有人催,高时常通宵达旦地工作。2004年4月,高被确诊为肺腺癌,而且已是晚期。在医院治疗9个月后,高文焕去世。为其诊断的医生表示: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最终没能挽回他正当壮年的生命。>>全部 [发表评论]

绝非个案的“过劳死”

  ·1月5日凌晨4时许,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学者萧亮中在睡梦中突然大口大口地喘气,5分钟以后他与世长辞。据报道,击倒这位32岁年轻人的,是过度的劳累和生活压力,以及他内心郁积着的难以言表的焦虑。>>全部 [发表评论]

  ·1月26日,新华社发表长篇报道称,“我国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张颖清,不幸于2004年10月20日英年早逝后,在科技教育界引起强烈震动。”>>全部 [发表评论]

过劳死:中青年知识分子不可承受之“累”

  中科院政策所曾联合心理学专家做过一个调查,其中包括中青年科学家的生存状况问题。根据这份报告,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以来,科技人员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65.37小时,是国家法定工作时间——每周40小时的1.63倍,甚至有15%的科技人员每周工作超过80小时。而在清华大学加班的教师更是“通宵达旦”。 

  一位年轻的博士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在前几天一直加班到晚上九点,而在前几个月任务压下来的时候,经常连续几天工作到夜里12点。尽管他只有25岁,已经担心自己会“过劳死”了。他认为,目前科研人员的工作强度,甚至超过了以“拼命”著称的外企公司。>>全部 [发表评论]

清华两教师早逝背后的法理和人情双重反思

  一方面,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劳动保障制度,但是仍然没有考虑到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劳动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形式。尤其对于大量的脑力劳动者,包括教师、记者、研究人员来说,他们承担的社会责任重大,他们工作中的精神压力也相应很大,但是这种压力,并不以肉体损伤表现出来,所以他们成为劳动保护中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群体。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对过劳死的国家补偿制度不健全。过劳死,尤其是中青年业务骨干的过劳死出现后的抚恤,没有得到法律上的重视。人们一再感叹天妒英才,却并没有从制度层面对家庭和个人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全部 [发表您的高见]

  ·谁来关心过劳死的人群? ·关于“过劳死”问题的法律思考

小调查:
你认为造成过劳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个人不注意爱惜身体
社会竞争太激烈
工作太劳累
环境、食品污染太严重
心理压力大,总是处于焦虑之中

相关资料:什么是“过劳死”

  据新华社2001年的报道,有专家警告说,各企事业单位应该为员工提供健康卫生的环境和工作场所,否则,前些年在日本出现的“过劳死”会很快“传入”中国。

  “过劳死”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超过劳动强度而致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淤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发表您的高见]

过劳死的危险信号请您逐一对照:

  日本公众卫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曾对日本“过劳死”高发现象作过详细研究,从预防角度,他们列举了27种过劳症状和因素:

  1.经常感到疲倦,忘性大;

  2.酒量突然下降,即使饮酒也不感到有滋味;

  3.突然觉得有衰老感;

  4.肩部和颈部发木发僵;

  5.因为疲劳和苦闷失眠;

  6.有一点小事也烦躁和生气 >>全部 [学会放松,远离过劳死]

  (责编:幽山)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