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流:冰心一家人在动乱年代的劫难与际遇(3)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3/09 15:21 炎黄春秋 | |
1985年9月24日清晨,电话铃急促地响着,传来吴平的声音:“妈妈,爹爹已于早上六时二十分逝世了!”冰心放下话筒,已是泪流满脸。吴文藻在84岁离去,按说也算高龄了,但一想到他们六十几年的相处相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根据吴文藻的遗嘱,冰心将他平时的存款3万元捐给了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作为研究生的奖学基金,冰心想以此方式,继续 冰心在写下《生命从80岁开始》之后,又迎来了她的第二个创作的高峰,她写小说、写散文、写回忆录、写杂文,无论是哪种文体,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她的小说《空巢》获全国短篇小说奖;她的散文《我的家在哪里?》、《霞》、《绿的歌》等成为新时期的美文经典;她的为教育呼吁、为社会进步呼吁的《落价》、《万般皆上品》、《无士则如何》等,尤其是《我感谢》、《我请求》等文章,表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拳拳之心,形成了她第二个创作高峰的显著特点。 然而,此时的冰心毕竟已是90多岁的高龄了。 1999年2月28日晚,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比吴文藻整整多活了15年。然而,远去的吴文藻并没有离开过她。冰心在她遗嘱中交待,她死后,骨灰要与吴文藻合葬在一起,要用汉白玉作墓碑,在骨灰盒上写:江阴吴文藻 ,长乐谢婉莹。而汉白玉的墓碑上则可用谢冰心的名字。冰心之所以要作这样的交待,是因为吴文藻对她的称呼,永远是一个“莹”字,在吴文藻的心中,她是永远的谢婉莹。 2002年10月21日,冰心、吴文藻的骨灰,在儿子吴平、女儿吴青等家人的护送下,来到位于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北京长城华人怀思堂内的驼峰之上。这里是他们的长眠之地,这里就在长城的脚下,八达岭水关的长城就在眼前,远处和近处的山岭,红叶装点。墓碑由整块的高达二米有余的汉白玉雕塑而成,周边呈毛石的自然状,上方是冰心与吴文藻晚年相偎的艺术雕像,下方是一个古铜色的小读者雕像,造像取自冰心1926年北新书局出版的《寄小读者》封面。中间磨平的石面上,是赵朴初生前题写的手书: 吴文藻 1901—1985之墓 谢冰心 1900—1999 从此,他们两人永远地长眠在了古长城的脚下,并与中华文化名人雕塑纪念园中的叶圣陶、茅盾、夏衍、田汉、曹禺、徐悲鸿等一道,永远受到世人的怀念和瞻仰。 (编辑:独孤) |